摘 要:“摩擦力的秘密”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的一節(jié)課,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從不一樣的教學思路去一一破解本節(jié)課相同的教學重難點,完成本節(jié)課所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像這樣的同課異構可以取得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更加有側重點地表現(xiàn)教學意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教學方案都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能在做中學,學中玩,玩出科學。
關鍵詞:科學;探究式教學;同課異構
“摩擦力的秘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無處不在的力”單元中的第4課。本課從宏觀出發(fā),引導學生認識摩擦力,了解減小摩擦力的辦法,了解生活中對摩擦力的應用。本課要求學生在認識摩擦力的基礎上,學會對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測,并通過簡單的器材自行設計切實可行的實驗來分析數(shù)據(jù),驗證猜測,得出結論,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凸顯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基本理念,并且要將所學知識拓展到日常生活中,明白“科學為人類生產生活服務”的內涵。為此,嘗試了以下兩種探究式教學路徑。
一、優(yōu)化教學實驗型
(一)親力親為的導入模式
剛開始,老師讓學生平舉右手于胸前,然后做前后來回平移的動作,大約做十次,接著再把手放入水槽的水面上,做和剛才同樣的動作,最后再讓學生把手擦干凈,再用同一只手放在桌面上做同樣的平移動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從做中學,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摩擦力。有的學生雖然不知道這樣一個阻礙我們運動的力就是摩擦力,但親身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
(二)優(yōu)化實驗的傳授模式
在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生活中哪里存在摩擦力,通過提問“那生活中的這些摩擦力是好還是壞呢?”讓學生對于摩擦力的功與過進行分析以及交流。之后再拿出一輛小車,創(chuàng)設出如何減小小車在滑板上摩擦力的問題情境,并且展示出本節(jié)課所需要的器材,讓學生通過這些有限的器材自我思考,設計探究方案。很多學生在拉小車時都會用水平方式勻速拉動,然而這樣讀數(shù)不方便且操作別扭,拉動起來誤差比較大,所以這時候老師要啟發(fā)學生利用滑板上的滑輪,讓學生以豎直方式勻速拉動小車,這樣可以測得比較準確的摩擦力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得出結論。
二、“伏筆”教學實驗型
(一)趣味游戲的導入模式
學生積極性調動的最關鍵時刻應該就是上課開始前的導入部分。通過一場“不公平”的拔河比賽讓學生認識到摩擦力的存在。剛開始,老師先在拔河的繩子上“做手腳”,在繩子的一端涂上肥皂水,另一端不作處理。接下來,請兩位力氣相差懸殊的同學,讓力氣大的一方抓住涂有肥皂水的一端,另一個力氣比較小的同學則抓住正常端,當比賽開始!“咻!”一下子,力氣比較大的一方竟然輸了!如此極大反差讓學生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這時候可以采訪一下力氣比較大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讓學生知道,原來是因為老師“耍賴”,在繩子上做了手腳,老師這時可以提問“為什么涂有肥皂水的一端比較滑以后,我們的大力士就使不上力了,是大力士的力氣比較小,還是什么樣的力減小了呢?”從而為闡釋摩擦力的概念埋下了伏筆。
(二)“驚喜型”實驗的傳授模式
通過趣味的游戲導入后,再根據(jù)滑滑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滑滑梯時產生的摩擦力是好是壞?”。在學生各抒己見后,提出“生活中多少也會有摩擦力,那產生的摩擦力是有功的還是有過的呢?”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摩擦力的功與過”這一問題。處理完這個問題以后,接下來老師再拋出:“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摩擦力有好有壞,有大有小,那你們能幫老師測量出摩擦力的具體大小嗎?”這時候,老師可以測量小車在滑板運動產生的摩擦力大小為例,讓學生思考實驗方案,從中鍛煉學生設計實驗的思維能力。在學生做完實驗后,接下來就讓他們匯報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提問學生:“根據(jù)羅列的數(shù)據(jù),你們有什么疑問呢?為什么我們的數(shù)據(jù)會不盡相同呢?”此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小組的材料都不同。讓學生通過數(shù)據(jù)自行得出結論。他們通過數(shù)據(jù)的對比,很容易發(fā)現(xiàn):放在小車上的勾碼數(shù)越大,小車與滑板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就越大!
以上就是對于“摩擦力的秘密”的兩種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介紹。教學形式是多樣的,可教學宗旨卻是唯一的,即為了每一個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學之路迂回難定,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終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作者簡介:蔡淑玲(1979.8—),女,福建翔安人,就職于廈門市翔安區(qū)新店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科學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