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
摘?要:要使小學低年級學生主動地學習數(shù)學,通過數(shù)學游戲可以讓孩子學習效果最佳。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這樣不僅可以很有成效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也可以從小培養(yǎng)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因此,如果在居家環(huán)境中通過游戲讓學生進行再學習,把數(shù)學知識應用在游戲之中,讓學生在玩耍游戲過程中學習及鞏固知識,必將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居家學習;游戲活動;數(shù)學游戲
【中圖分類號】G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029-02
【Abstract】To make the lower grade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mathematics,through mathematics games can let the children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In this way,students can not only learn mathematical knowledge effectively,but also develop their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Therefore,if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study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through games,apply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games,and let students learn and consolidate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playing games,better learning effect will be achieved.
【keywords】Home-based learning;Game activities;Mathematical games
高爾基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并負有改造它的使命?!庇螒蚧顒邮堑湍昙墝W生最主要的活動方式,學生的發(fā)展也必然要依托于游戲活動。居家期間,進行數(shù)學親子游戲活動是較為可行的一種教學手段,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贝蠖鄶?shù)害怕、討厭數(shù)學的學生在于數(shù)學教育的機械化模式,居家進行數(shù)學親子游戲活動教學是一種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好方法。義務教育第一學段是學生對數(shù)學初步認識的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樂趣的奠基階段。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學生在此階段要有“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務(現(xiàn)象)有好奇心,能夠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情感態(tài)度。將親子游戲加入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出了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靈活性,以較好地實現(xiàn)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特別是在居家學習無法面授情況下,適宜的數(shù)學親子游戲活動應當加以考慮。
1.居家學習現(xiàn)狀分析
居家學習和在學校學習不同,學生身邊的誘惑變得更多,有時候會無法控制自己。因此,學習效率很難比得上在學校的狀態(tài)。身邊沒有了共同學習的同學,缺乏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同樣也沒有了課程安排,學生自身很難控制適度的勞逸結合。要讓學生在家里還能有效地進行學習,學習方式方法很關鍵。
居家數(shù)學教學除了抓住教學重點以外,通過有效、有趣的途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才是重點,以新課程理念作為指導,培養(yǎng)學生居家學習的良好習慣,尤其是合作探究的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花時間共同訓練。當有學生在思想上出現(xiàn)退縮的情況,家長和教師有必要進行有效溝通,有耐心、有信心地鼓勵學生。
居家期間學生在家學習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能夠熟練運用在簡單的實際問題中,其實原本在課堂中要解決這些問題并不難。但在居家備課期間發(fā)現(xiàn),在課后的練習中缺乏實際面對面與學生交流、反饋,知識掌握得不是很熟練??紤]一年級學生活潑愛動的個性和學生在家活動的可操作性,是否可以將這“學”與“玩”合二為一,將游戲活動運用在居家學習生活中,可以讓親子游戲的活動場成為學生進行數(shù)學練習的“歡樂場”?
但設計一年級學生和家長具體實施的居家數(shù)學游戲時,應考慮眾多條件因素。在生活中,小孩無論何時都向往去外面玩耍的自由,何不采取一種能夠在居家期間能鍛煉身體,又能通過游戲進行知識學習的游戲活動?
但設計一年級學生和家長具體實施的居家數(shù)學游戲時,得考慮眾多條件因素。教師應當正確把握教材的宗旨,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游戲活動;一年級學生缺乏良好的居家學習習慣,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如何加強;部分學生識字能力較差,如何讓學生理解游戲的意思;居家學習需要適度勞逸,如何正確建立學習與游戲間的平衡點;家長與學生的溝通太匱乏,親子在活動間如何訓練必要的數(shù)學知識點,等等。在居家生活中,采取一種何種形式形態(tài)的游戲進行知識學習,又能夠鍛煉身心的游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2.多層探究學習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首先要建立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內在興趣,我覺得可以把這些他們理解不太透徹的知識內容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推動他們集中精神、力量去完成學習任務。而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包括了“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不斷地有各種教改方案的推成出新,利用居家游戲進行學習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一年級數(shù)學課本上有很多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擬人化的小動物、植物,各種簡單動手操作的小活動等等,要使孩子居家期間能夠自主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還需要對數(shù)學練習多一些精心的加工設計,譬如可以和體育活動聯(lián)系更緊密一些,能夠讓學生“寓學于樂”,自發(fā)地進行游戲活動,不但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在活動中鍛煉身體,真正體驗到能夠“增強免疫力”的數(shù)學。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居家學習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化。
要讓兒童有深層次的認識發(fā)展既需要選擇適合進行游戲活動的課題,更需要獨立思考,也需要和同學家長的合作交流。由于活動經驗和游戲理解的不同,家長和學生間的不斷溝通,也是研究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在活動中,家長須像教師要適時組織學生、激勵學生將親子游戲的活動方法和活動要點進行互相探索,使得學生在交流探索中,有更高維度的發(fā)展。
在一年級學習“口算20以內加減法”時,習題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都不會很復雜,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根據(jù)自身情況的不同,或快或慢,但都能得到準確的答案。但這部分知識除了理解算法之外,最主要還是鍛煉學生計算的敏捷性。但是計算的熟練度還是需要通過不斷的鞏固練習,如何讓枯燥的計算練習變得更游戲化才是關鍵。實驗性地設置了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適合親子間的互動,適合居家鍛煉的“踩數(shù)字”和“扔沙包得分”兩個游戲。
3.游戲教學活動案例
游戲化教學活動案例 "口算20以內加減法練習",知識內容源于蘇教版一年級教材中的"20以內加減法"章節(jié),目的為"學生能夠熟練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活動時長10分鐘?;顒涌梢赃_到教學目的,學生參與度約60%左右(活動兩次實施,參與學生共117人,有效參與人數(shù)約為70人)。
(1)親子游戲活動案例1:口算20以內加減法練習"踩數(shù)字"
學生根據(jù)家長的指令完成踩、算的活動。學生既要快速判斷具體數(shù)字的位置,也需要做出身體反應,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一名學生參與活動,家長扮演裁判的角色。
在活動過程中的初始階段家長通過誘導性的疑問(例:家長:孩子,今天我們要玩,一個"踩數(shù)字"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們會用到"2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你們想知道游戲應該怎么玩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之中;在游戲開始之前,家長可以準備在白紙上寫上數(shù)字或畫圓點表示1-20,在較為空曠的地方以學生為中心將白紙置于學生身體一周,敘述出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左腳踩一個數(shù)字,右腳踩一個數(shù)字,進行加減法計算。),提示學生反應慢的或者錯的就要被淘汰,最終完成10道題目就會贏得比賽。此時家長也可以通過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集中精力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上;(例:你需要火眼金睛,三頭六臂找到相應的數(shù)字。再進行準確計算。)在最終的實施階段,家長可以和學生先進行一兩次的試游戲,待學生熟悉之后再進行正式比賽。(例:游戲正式開始,左腳請踩13,右腳請踩5,加法。)
家長在游戲過程中,隨時關注學生反應,并給予及時的反饋,(例:你答對了反應真快。)必要時提高數(shù)字難度,增快報數(shù)速度。盡可能地保證學生緊跟活動步驟。游戲結束后,家長要對學生及時反饋并進行表揚和建議,肯定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作出反應、計算。
(2)親子游戲活動案例2:口算20以內加減法練習"扔沙包湊數(shù)"
學生根據(jù)家長的指令完成拋擲、運算的活動。學生既要快速判斷數(shù)字的位置,也需要做出判斷,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多名學生參與活動,家長或學生扮演裁判的角色。
在活動過程中的啟動階段家長通過誘導性的疑問,(例:孩子,今天我們要動一動聰明的腦袋和靈活的手。我們要玩一個湊數(shù)的游戲,你們有信心贏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活動的準備階段家長需要準備撲克牌1-9張牌,將撲克牌依次放入1m*1m的九宮格地墊中,準備五個小沙包。并說明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游戲采用淘汰制,面向九宮格地墊。我會給出20以內的一個數(shù)字,你用沙包通過幾次投中的數(shù)相加得到這個數(shù)。)
家長通過鼓勵性的話語激發(fā)學生進行游戲的興趣。(例:你需要火眼金睛,三頭六臂找到相應的數(shù)字,再進行準確計算,才能贏得比賽。)在游戲真正的實施階段,家長負責當"裁判",隨機說出一個數(shù)字(例 :20),學生先進行思考(例:先扔9,再扔8,最后再扔中3,9+8+3=20),然后準備好投擲用的沙包,通過幾次投中的數(shù)字相加得到家長要的數(shù)字。學生可以和另一名家長比賽,直至最先完成扔沙包湊得數(shù)第一人獲勝。家長在活動過程中,要隨時關注學生反應,必要時加大數(shù)字,盡可能地保證學生緊跟活動步驟。最后在活動結束后家長需要對學生及時反饋并進行表揚。
4.親子活動體會反饋
這種活動比較新奇,孩子在游戲中無形練習了計算,增加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孩子們的反應能力。希望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多以這種形式出現(xiàn),讓孩子的學習不再有壓力,而是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
——一(9)班曹XX家長
我在玩"扔沙包湊數(shù)"的游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總是投不準,漸漸地不想玩了,可是爸爸媽媽在一旁不斷地鼓勵我,讓我有了信心繼續(xù)玩下去,果然我比之前要投的準多了,我都贏了爸爸很多次了,下次學校里再有這樣扔沙包的比賽,我也很想參加。
——一(10)班李XX同學
第一次玩時,我輸了,因為我粗心算錯了。第二次玩時,我很緊張,不知道會不會贏,玩著玩著,爸爸報了最后一次口令,我回答對了。爸爸說:“這次你贏了?!蔽矣悬c不確定的問爸爸:“真的嗎?”爸爸說:“真的?!蔽铱筛吲d了。
——一(10)班許XX同學
5.教學活動回顧反思
一次簡單的數(shù)學練習,如何能夠練出新意,這是我設計這兩個活動的初衷,在備課過程中,我查閱了很多關于游戲活動的資料,也對本學科老師及體育專職老師進行了請教,通過多方面的感知,我對數(shù)學練習的理解加深,尤其在居家期間通過體育活動進行數(shù)學練習有很大的啟迪。整個活動設計、實驗、實施和反思也是自身對數(shù)學練習的再一次認識。
通過活動,既加強了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又通過互動游戲,讓家長了解孩子對知識的熟練程度。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玩中學,學中玩。也讓家長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抽象的數(shù)學可以變得簡單、易學,讓家長放心學生在家中的學習,也能放心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態(tài)。
但由于學生年齡、居家環(huán)境、家長引導的限制,所以家長的提示還是很多,如果能夠在活動前讓學生通過視頻動畫形式學習游戲相關規(guī)則,讓他們充分熟悉進行游戲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活動達成度會更佳。學生本身能夠發(fā)散思維,自主在此游戲基礎上進行改良,即完全放開手讓學生大膽去做,積極性也會更高,也更充分體現(xiàn)“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綜上所述,對于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的樂土,讓他們在樂土里愉快地掌握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身體和大腦的靈活性,活動組織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而且可以融洽家長與孩子間的關系。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親子游戲的活動效果,教師要認真研讀數(shù)學教學教材,并對實際教學進行反思,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出與數(shù)學知識密切聯(lián)系的游戲活動,真正意義上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吳曉超.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游戲活動設計與實踐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06)
[3]劉瑞彩.淺談游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A,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