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 耿勁松
摘要:2017年,中央出臺了《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的文件,此文件中提出要將戲曲進校園常態(tài)化,用戲曲進校園的方式來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使學生感受戲曲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黃梅戲 ?蕪湖市 ?小學音樂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2-0163-04
一、黃梅戲進校園的理論意義
傳統(tǒng)戲曲藝術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印發(fā)的《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的文件中對我們“戲曲進校園”政策的多方面都做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要普及青少年的傳統(tǒng)戲曲藝術教育,要使更多的中小學生們了解我國的戲曲文化、學習并且熱愛戲曲,通過戲曲的學習培養(yǎng)使他們對民族傳統(tǒng)的音樂文化增強認同感與歸屬感,讓傳統(tǒng)的音樂藝術可以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fā)展。而音樂教育正是在戲曲傳承的道路上發(fā)揮著教授學生了解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作用,而現(xiàn)如今的學校音樂課堂當中能夠真正的將戲曲藝術教育融入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并且能夠形成相對系統(tǒng)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步驟的學校并不多,這些問題影響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也對學生們培養(yǎng)藝術思維的發(fā)展和對當?shù)氐膫鹘y(tǒng)戲曲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都有很多阻礙。在安徽省“打好徽字牌、唱響黃梅戲”口號的積極宣傳下,2005 年,安徽省有關的教育機構和不同的教育單位都陸續(xù)開展了有關“唱響黃梅戲”活動。安徽省“黃梅戲”在 2006 年5月經(jīng)過國務院的批準,列入了國家級第一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于此同時,安徽省合肥市、安慶市、蕪湖市等地方也開始逐漸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平臺為黃梅戲這個傳統(tǒng)戲曲的傳承和教育創(chuàng)造更好的發(fā)展氛圍,例如:安排學生觀看黃梅戲演出、編寫適合當?shù)貙W校的校本課程等等。蕪湖市也積極主動的研究和探索起適合本土“黃梅戲藝術”教育的新體系,并且努力研發(fā)開展了“黃梅戲進校園”的教育項目。就從目前蕪湖市的“黃梅戲進校園”項目開展的情況來觀察其情況,教育部門已經(jīng)積極的開展和實施了很多的教育措施,比如:組織“黃梅戲演出”和“黃梅戲知識講座”共同開展戲曲的校園教育。提高和深化了“黃梅戲藝術”的水平,但是,這些教育方案還需要后續(xù)的不斷觀察與研究。
二、黃梅戲在蕪湖市中小學的實施現(xiàn)狀
在2017年版的音樂課標中,將戲曲作為音樂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表演作為一個單獨的模塊,并且將《音樂與戲曲》作為一個必須的課程,可以了解到學習戲曲的重要性,學校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是看其學校自身的內涵,想要走內涵的發(fā)展道路就必須要有不一樣的地方特色、不一樣的成績,這就要求學校能夠形成適合自己的文化特色或者藝術特色,所以各個學??偸窃谝愿鞣N各樣的教育特色來吸引學生、吸引家長們以此擴大其學校自身的影響力;蕪湖市小學為響應國家文化強國號召,形成自己特色課程,將中國傳統(tǒng)戲曲、安徽著名戲曲“黃梅戲”作為安徽省小學生音樂課程中必修的部分?!包S梅戲”是安徽省的重要劇種,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起源于湖北黃梅縣,在安徽省安慶市發(fā)展壯大,因此,傳承和發(fā)展“黃梅戲”是安徽省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任務。
自從2012年11月開始,“戲曲進校園”的政策日益推進。2016年6月7日,安師大附屬小學舉辦為了“傳承經(jīng)典、歌唱黃梅”黃梅戲進校園的匯報演出,師生們同臺用出色的表演展現(xiàn)了黃梅戲藝術,此次匯報表演的戲曲深受老師、領導以及學生家長們的好評,2017年,蕪湖市少年宮按照市政府和市教育局以及廣大家長的要求,經(jīng)研究決定開設第四期公益培訓班,其中就有戲曲公益班的設立,其中“黃梅戲”班招收60名學生,小學生(男女各二十名)、中學生(男女各十名)。2018年10月17日,蕪湖市舉辦了第十三屆金秋文化“戲曲進校園”優(yōu)秀節(jié)目展演活動,學生們表演了黃梅戲《夫妻觀燈》《黃梅飄香》等經(jīng)典戲曲,通過此次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對戲曲的興趣,感受學習戲曲的魅力,為進一步促進戲曲文化在校園內的傳播和推廣,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蕪湖市在市內小學開展多場演出活動,展演的劇種繁多,且選擇的都是經(jīng)典優(yōu)良的戲曲。通過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戲曲,讓他們熟悉了解黃梅戲的戲曲文化,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
三、黃梅戲在蕪湖市小學實施現(xiàn)狀的問題
雖然近年,“戲曲進校園”政策實施的步伐加快,為響應國家政策,各小學都推出多項活動,但總體來說“黃梅戲進校園”仍然沒有一個很好的成效,有一些實際性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如:1.師資力量不夠,在當下蕪湖市小學音樂教師的群體中,小學音樂教師還在給學生們傳輸西方音樂知識,忽視了要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音樂文化意識,并且目前能夠熟練演唱黃梅戲的教師較少,黃梅戲是一個戲曲藝術,對表演者的唱腔、身段等表演技巧的要求較高,這并不是一個音樂專業(yè)老師能夠很好完成的,音樂老師在整個音樂課堂的戲曲教學活動中起著引導學生和組織音樂活動的作用。因此,“黃梅戲戲曲藝術”要想在小學校園中得到很好的宣傳和發(fā)展,除了找到良好的教育方式以外,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音樂老師的師資問題。2.目前黃梅戲演出匯報較少,覆蓋面也不夠廣泛,黃梅戲是一種舞臺藝術,想要推廣黃梅戲,音樂教育者的課堂教育、音樂的教育媒介等都存在著不足之處,戲曲音樂課堂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學生們的求知規(guī)律并不相符,減弱了學生們學習戲曲的興趣,使得戲曲音樂文化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很難長期吸引學生們去主動學習,因此,學生對于戲曲藝術的興趣逐漸變得缺乏。3.黃梅戲的課堂形成形勢不夠完善豐富?!包S梅戲藝術”在蕪湖市的音樂教育中還需要依賴多樣的校園戲曲音樂文化活動,使學生們可以親自參與有關黃梅戲的校園戲曲音樂文化活動,接受傳統(tǒng)戲曲音樂文化的感染,從而可以提高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發(fā)展和更加完善自身的戲曲音樂知識,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四、黃梅戲在蕪湖市內小學實施的對策
第一,為了蕪湖市小學能更好地推進“黃梅戲進校園”,必須加快師資力量的建設。想要加快黃梅戲師資力量的建設,首先要在師范類高師中的音樂學院開設戲曲課程,讓每個學生接受戲曲學習的培訓,讓學生們系統(tǒng)地學習,只有讓高校培養(yǎng)出具有戲曲表演能力的教師,才能真正的讓戲曲走進校園;其次,教師們走出去學習然后帶回課堂運用,教師們走出去是為了回來更好的教學,教師走出去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教師需要教什么,學生需要學什么。黃梅戲的教學本身就是對一線音樂教師們的考驗,加上黃梅戲本身的獨特性和程式化,必然會要求老師們應該多學習戲曲,通過走出去學習解決老師們教學中的難點,這是教師們走出去的最大收獲。老師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去嘗試黃梅戲教學的新思路,并且也可以在戲曲的日常教學中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使其他的教師能很快學會教學的授法,通過組織黃梅戲音樂課賽課、黃梅戲的教學課堂展示、黃梅戲韻律操展示、黃梅戲的唱段展示等活動。同時,可以帶領小學生們去了解一些專業(yè)的黃梅戲演唱,應讓學生們感受到黃梅戲專業(yè)表演的熏陶,如:蕪湖縣的“黃梅戲劇團”,該劇團建立于1989年,現(xiàn)有演職員60名,曾多次獲得省內大獎,帶領學生們觀看這樣優(yōu)秀戲曲團的演出,也有利于帶動學生們的興趣。由于音樂教師的黃梅戲教學水平有限,學??梢酝馄笇I(yè)的黃梅戲演員來校開設課程,指導學生們學習演唱黃梅戲,另外可以定期進行一些黃梅戲教唱以及黃梅戲專業(yè)能力的考核,督促音樂教師們提前計劃戲曲的音樂課程設計,將黃梅戲更好的融入音樂課堂的教學,教師們還可以去專業(yè)的“黃梅戲”學校進行學習,如: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yè)學院、安慶師范大學音樂黃梅劇藝術學院等院校,通過在專業(yè)的黃梅戲學校里的學習,再結合小學音樂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
第二,將黃梅戲融入音樂課,豐富評價機制。從目前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走進校園、戲曲走進課堂已經(jīng)有了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各地方高校的支持,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力量的幫助。在中小學校園的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們不斷進行學習、培訓戲曲知識,不斷的總結、提高自己,不斷的引導、滲透學生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這也要求學生們能夠按照新的音樂教學任務和內容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音樂老師們也會根據(jù)學生們的完成情況給予學生相應的藝術評價,在日常的音樂課教學中,以了解、學唱為基礎的授課方式,在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們應注重對學生們進行民族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熏陶和培養(yǎng)。要從普及當?shù)氐囊魳肺幕嵌葋沓霭l(fā),逐步提高學生們對于地方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與審美能力,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傳統(tǒng)戲曲文化內涵。其次,戲曲的教學設計要生動且有趣,比如:在教唱一些經(jīng)典的黃梅戲劇目時,教師們可以從戲曲的故事情節(jié)開始導入,不要在戲曲教學中直接開始講授歌唱技巧,這樣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盡量選擇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品,如:《女駙馬》《打豬草》《牛郎織女》《天仙配》等等,同時也可以將唱和演相結合,在學習演唱的過程中,學習黃梅戲的表演身段,臺步、手形等,讓學生學習的有趣味味,而不是平時音樂課單一的學唱狀態(tài)。同時,可以開發(fā)相關的黃梅戲教材,由專業(yè)的黃梅戲演員與課標設置人員共同開發(fā),建立一個較為專業(yè)且科學的學習體系,也給學校的音樂教師一定的參照依據(jù),更好地推進黃梅戲在音樂課堂中的實施。
第三,學校應大力增加黃梅戲藝術的校園宣傳力度,要加強省內各學校之間的戲曲教學交流活動。為了提高蕪湖市小學的戲曲課堂教學的質量,蕪湖市市教委可以通過舉辦“黃梅戲進校園經(jīng)驗交流會”,將各小學集合起來,進行有關教學經(jīng)驗交流與討論。通過表演匯報各自學校戲曲的學習情況,學校之間也可以進行比較,學習其他學校好的教學方式,發(fā)現(xiàn)自己學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不足,及時去調整本校的戲曲教學模式。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通過學校里的課間廣播播放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經(jīng)典黃梅戲作品,也可以讓廣播員播報一些關于黃梅戲藝術的基本知識以及對一些經(jīng)典黃梅戲曲目來由的講解等等。同時,在校園的宣傳欄中進行黃梅戲藝術文化知識的宣傳,粘貼學生們參與黃梅戲表演的照片。在學校內建立黃梅戲戲曲舞臺,如“六一”兒童節(jié),“元旦節(jié)”等節(jié)日中,可以排練幾場黃梅戲并且演出,在課后開設黃梅戲小社團,讓喜愛黃梅戲且有黃梅戲天賦的學生獲得更多學習機會,通過舞臺表演的方式來歷練自己,培養(yǎng)出黃梅戲的好苗子,促進黃梅戲的發(fā)展,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表演能力,樹立自信心,更好地促進學生們全面發(fā)展。通過舉辦這樣的小型戲曲演出,全校學生都能觀看,觀眾們也是舞臺上小演員們的同學,看到學生們優(yōu)秀的演出,也會激發(fā)他們自己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與其他學校合作舉辦演出,這也有利于實現(xiàn)人人懂戲、人人都能唱的目標,這需要學校領導、老師、家長們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好一個黃梅戲舞臺。
五、結語
在世界各國開始重視起傳統(tǒng)文化的今天,戲曲藝術走進校園、走進音樂課堂的活動,讓我國傳統(tǒng)的戲曲音樂文化進入了學生們的音樂學習生活中,也使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黃梅戲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同時,這也是符合新時期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一環(huán)?!包S梅戲”作為安徽省的代表戲曲藝術,在日常的音樂課堂教授中當然會碰到許多的教學問題,比如:學生的音樂文化基礎和戲曲的興趣還不足、課程設置難安排、學校的師資力量還有所欠缺等等。推進“黃梅戲進校園”進入中學音樂課堂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和社會價值,仍然有很大的推廣空間,“黃梅戲進校園”在蕪湖市的實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包S梅戲進校園”不僅僅是為了進一步弘揚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動戲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是落實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fā)展若干政策》的體現(xiàn),想要讓“黃梅戲藝術”在蕪湖市小學的校園音樂教育中能夠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這也需要教師們在不斷的失敗中去探索道路,同時長期堅持下去。黃梅戲音樂文化傳承任重而道遠,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而努力。實現(xiàn)全民喜愛戲曲、傳唱戲曲,使我國的戲曲文化可以樹立在世界音樂文化之林,培養(yǎng)我國的音樂文化精神,對建立文化強國可以提供一定的音樂方面的力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國戲曲志編輯委會.中國戲曲志(安徽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3]鄒慎.語文課程與黃梅戲人才培養(yǎng)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7(03):129-130.
[4]王婷.黃梅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90-92.
[5]韋永珍.高中黃梅戲進校園傳承活動設計初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11):6-8.
[6]余穎健.黃梅戲在安慶市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研究[D].合肥:安徽師范大學,2015.
[7]王青倫.黃梅戲表演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探索——以安慶師范大學黃梅戲學院為例[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