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昕
【摘? 要】繪畫會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也會勾起人的回憶,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在繪畫作品的線條和色彩中表露出情感和體驗。在特殊學校教育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繪畫來對聽障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尤其當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和需要有時不愿意、不敢、不會表達的時候,繪畫可以起到與人溝通的橋梁作用,他們的畫往往就是他們內(nèi)心直白的語言。
【關(guān)鍵詞】聽障學生;心理問題;疏導
人類早在遠古時代就在石頭上刻刻畫畫。畫不僅僅是符號,還寄托著人類的情感和希望。兒童先學會涂鴉,這也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也是渴望交流的情感體現(xiàn)。可見,繪畫是無意識的直接表達。繪畫作品包含了人們的情感體驗,可又不像文字那么直接,所以人們可以不用擔心“泄密”。在特殊學校教育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繪畫來對聽障學生進行心理干預與教育。
小雨是我校啟音部九年級的學生,她是個文靜內(nèi)向的女生,經(jīng)常一個人呆呆地站著,大家都不太愛和她交往,而她也沒有要好的女生朋友。我從他們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喜歡一個男生,可是那個男生卻不喜歡她,看到那個男生和別的女生說話她就鬧情緒,兩個多月前她連吃飯都吃不下,整天精神萎靡,大家都很擔心她。一年前她曾有過自殺的想法,我對她進行過心理輔導,可是她很不配合,因為與聾人交流,用手語溝通,我卻不擅長,于是,我開始研究繪畫心理,希望從她的繪畫作品中對她進行了解并認識,并且在美術(shù)活動中對她的心理問題加以糾正。
一、在美術(shù)作品中對心理問題的分析
1.第一次的作品:
(1)兩間房子。房子是成長的場所,可以投射內(nèi)心的安全感。她畫了兩間房子,反映出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
(2)沒有煙囪。在她的兩幅畫中都沒有出現(xiàn)煙囪,可能是與她的情緒有關(guān),她缺乏心理上的溫暖,正處于消極狀態(tài)。
(3)房屋被單棵樹木遮住。單棵樹遮住房屋反映她對父母強烈的依賴。
(4)樹木被畫紙的左右邊切斷。左邊切斷反映她對過去的人或事比較留戀,對未來有不確定感,想開始新的生活,但又存在矛盾;右邊切斷反映她想逃離過去的人和事,心理又比較矛盾,不知所措,有恐懼心理
(5)人物在畫中的位置處于紙的下部。反映出她情緒低落、悲觀、受到壓抑、束縛。
(6)人物描繪為背影。反映她對人或事物的拒絕,有逆反心理,行為和想法與眾不同。
(7)附加物:月亮、星星、云朵。月亮代表憂郁,星星象征身體或者情感上的剝奪,云朵代表焦慮不安,尤其是纏繞在頭腦中的引起焦慮不安的事件。
2.第二次的作品:
(1)密集的瓦片。在畫房子的這幅畫上,她小心地一片一片畫著瓦片,反映出她是個固執(zhí)、細心、敏感的孩子。
(2)有傷疤的樹干。反映出她在成長中有創(chuàng)傷,能量在有傷疤的地方回旋,要花很多力氣去解決問題。作為一個聾啞學生,最大的傷疤莫過于沒能像普通學生那樣正常用語言交流,難免心存自卑。
(3)兩個人物一起玩耍。畫面中出現(xiàn)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場景很愉快,反映出她其實內(nèi)心是渴望有同伴的。畫面中出現(xiàn)的卡通人物是她對未來依然懷有目標。
3.第三次的作品:
(1)畫面中出現(xiàn)了煙囪。反映出她已經(jīng)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
(2)樹木不再被房子遮住,也不被畫紙切斷。反映出她漸漸從對父母強烈的依賴走出,開始學會獨立。
(3)附加物:太陽,風箏。表現(xiàn)出她從憂郁、焦慮、矛盾的情緒中走出來,終于心情好了。
(4)依然有傷疤的樹和不大的門。這是和她自身的生理缺陷有關(guān),對她來說是最難磨滅的創(chuàng)傷。
二、在美術(shù)活動中對聽障學生的心理疏導
青春有燦爛的花期,也有綿綿的雨季。面對眾多的壓力和沖突,面對逐漸失調(diào)的心理,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小Y,我通過美術(shù)作品的指導給予她情緒情感方面正確的引導,讓她自身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來維護和保持心理健康。
1.通過對繪畫作品的交流,建立互相信任的關(guān)系。我每次和她交流都是交流她的繪畫作品,我會問她“能不能告訴我你畫中的小朋友在干嗎呀?”她見我只是討論圖畫,慢慢的對我不防備了,開始與我有了交流。
2.通過講述繪畫作品中的事件,幫助她學會自我調(diào)控情緒。在情緒表達方面,聽障兒童情緒表現(xiàn)外露而易變,不善于進行情緒控制和調(diào)節(jié),因此易產(chǎn)生孤獨和恐懼的情緒,加之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也很突出,我經(jīng)常讓她根據(jù)自己的畫為我講個故事,講講畫背后的事情,她有幾次都哭了出來,她說“我難過,想看星星”。我告訴她“希望能看看你快樂的樣子,你是個美麗的女孩”,我還鼓勵她參加一些積極的文體活動,防止消極心境的產(chǎn)生,使其心理得到放松。
3.通過一起繪畫,培養(yǎng)她主動進行人際交往。聽障兒童的生理缺陷是他們?nèi)狈θ穗H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與異性交往、同伴交往中存在問題,我有幾次在她畫畫的時候說:“老師和你一起畫畫,好嗎?”“你覺得老師在這邊畫個什么好呢?”“你覺得這棵樹畫在這邊好看嗎?”她與我交流的多了,整個繪畫的過程很融洽。對于像正處于青春期的小Y一樣的聽障學生青春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能使他們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困惑。這是保持青春期正常的人際交往的主要因素。
通過在繪畫活動中我們的交流,對比小Y的幾次獨立繪畫的作品,她的進步是巨大的,由一開始的憂郁、內(nèi)心的矛盾以及逆反的心理,漸漸轉(zhuǎn)變?yōu)殛柟狻㈤_朗和愉悅的心境,她內(nèi)心的恐懼、焦慮轉(zhuǎn)變?yōu)閷γ篮蒙畹南蛲L畫在這過程中起到了藝術(shù)治療的作用,但是失去聽力、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的交流可能是她內(nèi)心最強烈的傷痛處,對她的心理造成了強烈的影響,依然需要我們不斷地關(guān)心與輔導,讓她完全走出困境。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利用美術(shù)教學提高聾啞兒童審美能力的研究”(課題編號:JY2020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