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賢 余韜 李怡
[摘 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事關學校的生存與發(fā)展。為了完善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評價和監(jiān)督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加快提升教學質量,課題組開展了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調研,凝練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有力措施,助力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關鍵詞]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提升;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03-0195-04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是教育部針對2000年以來未參加過院校評估的各類新建本科院校開展的評估。新建本科院校要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參加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通過評估引導并促進院校合理定位,改善辦學條件,加強規(guī)范管理,完善校內(nèi)質量保障體系,保證教學質量[1-2]。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工作事關學校生存、事關學校全局、事關學校未來。教育部組織的評估是為了促進學校內(nèi)部建立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起一套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體制,通過評估來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可信度,有利于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適應高等教育的迅速發(fā)展趨勢[3]。面對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和教育市場競爭,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只有能生存,才能談得上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則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4-5]。
一、教學能力情況調研
教學能力是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順利從事教學活動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心理特征。教師教學能力表現(xiàn)為:把握教材、運用教法的能力,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的組織管理能力,完成某一學科領域教學活動所必備的能力等,能夠正確分析、判斷、評價自身的教學行為;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能夠從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做出適當?shù)恼{整,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
為了了解教師教學能力情況,掌握教師教學水平與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有針對性的提升措施,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效果,助力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課題組在本地區(qū)高校教師及學生中開展教師教學能力調研。
本次調研的對象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分院教師,另一部分是分院學生。對教師發(fā)出35份問卷,對學生發(fā)出65份問卷,共計100份問卷。教師問卷收回了34份,學生問卷收回了60份,共計收回了94份,問卷回收率為94%,去除無效問卷2份后再做統(tǒng)計分析,所以本次調研的可靠性較強。
(一)對教師當前教學能力水平滿意情況分析
本次調研了兩種層面的對象,一個是教師層面,另一個是學生層面,針對教師教學能力滿意度,兩個層面表現(xiàn)了極大的相似度,認為對教師當前教學能力水平比較滿意,可進一步提高,占比為79.41%和65.52%。教師當前的教學能力水平滿意度分析見圖1。
(二)人人過關活動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分析
在人人過關活動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方面設計了四個層次:作用很大、作用較大、作用一般、沒有作用。分析見圖2所示。從圖2看,收回的有效問卷中,“作用較大”所占比例最大,“作用很大”所占比例較大。
(三)認為自己還需要參加教學能力提升活動分析
在認為自己還需要參加教學能力提升活動方面設計了三個層次:需要、不需要和無所謂。分析見圖3所示。
從圖3不難發(fā)現(xiàn),79.41%的教師表現(xiàn)出需要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強烈愿望,只有14.71%的教師認為不需要,只有極個別的教師認為無所謂。
(四)學院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措施和力度分析
在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措施和力度方面設計了三個層次:A.措施得當,力度強;B.措施一般,力度一般;C.缺乏相應措施,缺乏力度,流于形式。分析見圖4所示。
從圖4可以發(fā)現(xiàn),88.24%的教師認為學院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實施的措施得當,力度強,表現(xiàn)出教師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措施的認可和肯定,可見各校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是有效的,今后可以持續(xù)地采取相應措施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通過調研可見,教師和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整體比較滿意,普遍認為開展的人人過關活動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促進作用比較大,措施得當,力度強;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認為自己仍需要參加教學能力提升活動,需進一步提升能力。
二、影響教學能力水平的原因分析
為了充分掌握影響教學能力水平、教學效果質量的原因,為后續(xù)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提供支撐和依據(jù),本次開展影響教學能力水平原因的調研。
(一)影響教學能力水平的主要原因分析
本次調研在影響教學能力水平的主要原因上設計了五個層面,分別為:A.學校重科研輕教學;B.個人自己更愛科研;C.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技能訓練;D.教學技術發(fā)展快,跟不上步伐;E.其他。分析結果見圖5所示。
從圖5可知,影響教學能力水平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技能訓練;其次是學校重科研輕教學;再次是教學技術發(fā)展快,跟不上步伐;最后是極少數(shù)教師認為個人更愛科研。
(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原因分析
本次調研在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原因上設計了七個層面,分別為:A.教學內(nèi)容偏理論;B.教學內(nèi)容陳舊,沒跟上學生需求;C.教學方法不科學;D.教學手段太落伍;E.課程組織與調控能力欠缺;F.師生關系不融洽;G.其他。分析結果見圖6所示。
從圖6可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原因中排在前面的是:教學內(nèi)容偏理論;課程組織與調控能力欠缺;教學內(nèi)容陳舊,沒跟上學生需求,占比分別是52.94%、26.47%、17.65%??梢娊處熎毡檎J為教學內(nèi)容偏理論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今后應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實踐及應用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加案例分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學能力較欠缺的方面分析
本次調研在教學能力較欠缺的方面設計了五個層面,分別為:A.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B.課程的調控能力;C.課程內(nèi)容的把握度;D.教學反思;E.其他。分析結果見圖7所示。
從圖7可知,在教學能力較欠缺的方面,五個層面中排在前面的是:教學反思、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課程的調控能力。可見,教學反思對提升教學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學過程應增加課后的教學反思及總結環(huán)節(jié)。
(四)對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指標分析
本次調研在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指標上設計了四個層面,分別為:A.教學熱情度;B.教學負責度;C.學科知識深厚度;D.實踐能力度。分析結果見圖8所示。
從圖8可知,在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重要作用方面,四個層面的指標均表現(xiàn)出了重要作用,認可度達到70.59%~94.12%。四個指標占比從大到小排序分別是:教學負責,如認真?zhèn)湔n;教學熱情,如教學態(tài)度積極,富有激情;實踐能力,如具備行業(yè)相關實踐能力;學科知識深厚,如輸送前沿科研成果??梢?,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對教學高度負責,認真進行備課;對教學要有熱情,教學態(tài)度積極并富有激情;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特別是行業(yè)相關實踐能力;具有深厚的學科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輸送前沿科研成果。
通過調研可見,影響教學能力水平和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技能訓練、教學內(nèi)容偏理論、課程組織與調控能力欠缺、教學內(nèi)容陳舊等。教師教學能力較欠缺的方面主要是:教學反思,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課程的調控能力,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學態(tài)度。
三、提升教學能力的措施
通過實施提升教學能力措施,促使廣大教師樹立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先進教學理念,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教師教學成長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為本科教學合格評估提供保障。本次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措施和方式調研,力求得到針對性強、認可度高、效果好的實施措施和方式。
(一)激勵教師自覺提升教學能力措施分析
本次調研在激勵教師自覺提升教學能力措施分析上設計了四個層面,分別為:A.師德教育;B.與績效掛鉤;C.與職稱掛鉤;D.與職位掛鉤。分析結果見圖9所示。
從圖9可知,在激勵教師自覺提升教學能力措施方面,四個層面指標均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認可度,占比在38.24%~64.71%之間。四個指標占比從大到小排序分別是:與績效掛鉤、師德教育、與職稱掛鉤、與職位掛鉤??梢姳容^認可的激勵教師自覺提升教學能力措施是與績效掛鉤、師德教育、與職稱掛鉤,今后要考慮在這三個方面制定激勵機制,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有效方式分析
本次調研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有效方式分析上設計了九個層面指標,分別為:A.自我進修;B.教學實踐,C.老帶新活動;D.教研活動;E.人人過關活動;F.教學競賽;G.教學培訓;H.學歷提升;I.外出進修。分析結果見圖10所示。
從圖10可知,在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有效方式方面,九個層面指標均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認可度,認可度在26.4%~82.35%之間,排在前三位的是:教學實踐、自我進修、外出進修,后面依次是:教學培訓、教研活動、老帶新活動、人人過關活動、教學競賽、學歷提升??梢?,首先,教學實踐、自我進修、外出進修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方面是被普遍認可的有效方式;其次,教學培訓、教研活動、老帶新活動、人人過關活動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方面也是比較有效的方式。今后應多支持教師的教學實踐、自我進修、外出進修,同時開展教學培訓、教研活動、老帶新活動、人人過關活動,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四、結束語
目前全國正在開展OBE教學模式改革,推行混合式教學方法,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接受專業(yè)的培訓,認真研究教學,豐富知識儲備,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活動,總結教學經(jīng)驗,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從各個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助力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實現(xiàn)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建、重在建設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 關于印發(fā)《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部分評估指標的調整說明》的通知(教督導函[2018]1號)[EB/OL].(2018-11-01)[2019-10-21].http:∥www.pgzx.edu.cn/modules/yuanxiaopinggu_d.jsp?id=196324&type=0.
[2] 吳巖.新使命新道路新成就:合格評估引領新建院校走新型大學之路[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1-4.
[3] 劉振天.我國新一輪高校本科教學評估總體設計與制度創(chuàng)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2(3):23-28.
[4] 劉振天.高校教學評估何以回歸教學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4):60-66.
[5] 劉振天.回歸教學生活:我國新一輪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制度設計及其范式變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6):39-45.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