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恒
1989年那年,我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就成了一位語文教師,至今有34個年頭。作為語文人,話題多的就是話語文。記得,我的一位導師說過:“語文來源于生活,語文就在我們身邊。語文的魅力在于你的雙眼,只要擦亮我們的眼,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處處有語文”。不管是一線語文教學還是現(xiàn)從事的教師培訓——語文教師培訓,語文猶如源頭活水,讓我們如沐春雨,徜徉其中,樂不知疲。 當我們和父母、孩子、家人在一同散步時,當我們和同學在一起談笑時,當我們和朋友在一起玩耍時,我們可曾留意過身邊的語文?
人來到世間,落地“呱呱”叫的第一聲就是語文;大自然中鳥兒的歡叫,溪水的暢笑,風兒的怒吼擁有語文;美麗大海潮起潮落所呈現(xiàn)的是語文……萬事萬物時而起伏,時而跌宕交織在一起就是語文。我們語文人原以為,天天嚼著生硬的語文課本,才能走進語文;原以為只有天天琢磨那些枯燥無味的字、詞、句……才能學好語文;原以為天天提筆在紙上“狂舞”記下發(fā)生周邊精彩的人、事、物匯集成書才算語文;以為,……可是,漸漸地,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眼睛明了,亮了:我們身邊處處有語文。路邊小道、菜市夾縫各種各樣的喧鬧、吆喝、吶喊不都是語文的聲音嗎,大街小巷貼著花樣百出紙片上的內容,不也都有語文的身影嗎?網絡上,網蟲們都特別愛用簡潔明了的短語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那一個個“94”(就是)、“7456”(氣死我了)、886(拜拜嘍)簡短的語句中無形中便表明了人們的意思。形形色色的語句多用擬聲詞,象形詞和數字等等,表達起來輕松隨便,卻又不失風趣幽默,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這就是語文的功底。
語文教學路上,可以引導孩子們與語“對話”;與課文的人物對話;與作者們對話;甚至與許許多多的英雄們對話。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們有了更多的“看”,可以四處觀望,可以眺望“大海”:感知寬闊的美與海洋帶給人類的憂思;瞻仰“豐碑”,銘記一座座豐碑的艱辛,深感肩負的責任與擔當;可以“遙望星空”,由星星閃爍的光芒,想象探索天空的奧秘的神奇。語文課中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紙船”,讓學生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和母愛的溫馨;泰戈爾讓他“不記得母親”,但永遠記得母親哼唱的“搖籃曲”;巴金一次又一次地鼓勵大家向理想邁進;普希金的奮斗方向是——敢與風浪搏斗;雨果是要忠于職守,要履行做人之道;魯迅的筆下童年是那樣的歡樂...
語文是一位畫家。朱自清的《春》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圖》圖,讓我們在美麗的春光里陶醉,在春的詩情畫意中激動。“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秋風蕭瑟,夕陽西下,一幅凄涼之圖,伴著一位孤寂憂傷的游子于荒涼的道路上漂泊在天涯。 語文是一位音樂家。白居易的《長恨歌》“驪宮高出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似一首美不可言的曲子令人回味無窮。 語文是一位詩人?!扒缈找机Q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譜寫著一曲激蕩澎湃的秋的頌歌,有激情似詩化的筆墨,滋潤我們的心田。 語文是一位攝影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花開”。它用奇情妙思,攝下冬日的潔白與遼闊;用心靈的眼睛矚目冬日的壯美與浪漫;它用鏡頭留下冬天那永恒的記憶,也攝下了我們心靈的旋律。 語文,就是一個靜謐的港灣,它會讓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幫助人們掌握正確的航向,擺渡起航……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中,人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出自“語文”,沒有“語文”,我們無法與別人交流,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之旅,我們語文人觀賞到了語文一路展現(xiàn)的所有精彩,欣賞到了語文一路的魅力風采,領略了語文人分享的成功經驗,收獲語文人話語文的取經之道?!案覇柭吩诤畏??路就在腳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人,當下之路,楊帆同行!
一年四季,語文相伴我們左右。語文是一束鮮花,帶給人芳香;語文是一汪清水,帶給人涼爽;語文是一縷陽光,帶給人希望。 語文是一縷清風,邁著輕盈的舞步,掠過我們的思緒,從我們身邊悄然走過,它就是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