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妹
摘 要:目前,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落實了新高考政策,對高考科目的結構、考查重點等進行了改革。在新高考的具體政策下,高中英語課程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所以,相關教師需要深入解讀新高考的改革內容,根據(jù)新高考的指向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以新高考為指向的高中英語教學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高考;小組;讀后續(xù)寫
雖然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人們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局限于分數(shù),但是高中教學的成效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成績上。這樣,教師才能保證學生考上心儀的大學。在任何時期,高考政策、考查方向都對教學產生著影響,指引著教師教學的方向。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仍然是一門必考科目。但是,當前的教學情況表明,高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效果難以提升。針對此情況,以新高考為指向的高中英語教學研究具有現(xiàn)實的教育價值。
一、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一)優(yōu)化教師與學生的思想理念
新高考政策在影響教師的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往,教師和學生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認識存在片面性,他們均以提升英語成績?yōu)榻虒W的最終目標,忽視了英語課程的其他價值。新高考完善了英語學科的考查內容,既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和學生將會深入發(fā)掘英語課程的文化價值、應用價值,打破自身對英語課程的傳統(tǒng)認識,優(yōu)化教育理念與學習理念。
(二)拓寬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空間
在新高考實施之前,高考英語試卷中的習題多圍繞基礎單詞、句式展開,注重考查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記憶情況。在新高考實施之后,高考英語試卷的綜合性特征更加明顯,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讀后續(xù)寫題型的出現(xiàn),表明高考習題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新高考的指引下,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提供綜合能力發(fā)展的空間,這有利于學生成為應用型的英語人才。
(三)推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課堂教學模式隨著教育政策、教育背景的改變而改變。教育發(fā)展過程顯示,課堂教學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對于高中教育來說,新高考的實施是一項重大變革,足以推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根據(jù)新高考的指向,教師將會進一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自主學習,這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學習空間。同時,教師更加注重“生本理念”的滲透,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實際學習能力等要素結合起來。從實際教學來看,這些方面的改變有利于推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二、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未能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前的教學中,雖然教師均意識到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將這一認識落實到教學中。當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在正常發(fā)揮引導作用的基礎上,過度干預學生,導致學生難以展現(xiàn)自身的學習意識。比如:在教學“閱讀”部分的內容時,高中英語教師就常常為學生規(guī)定好閱讀學習的步驟,甚至在學生閱讀英語課文的次數(shù)方面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此情況下,學生難以結合自己的能力以及需求設計學習過程,從而出現(xiàn)了學習效率較低的問題。
(二)教學重知識傳授而輕能力培養(yǎng)
知識與能力往往“相伴而行”,即教師需要兼顧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但是,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出于加快教學速度等原因,一些教師習慣采用“自身講解”的方式,直接將單元中的重難點知識講述給學生聽,同時在面臨課本中的知識問題時,也是常常直接將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由此一來,學生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自主探究的機會與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只會“聽講”,而不會質疑、分析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實際能力很可能難以滿足新高考的考查要求。
(三)教學未能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當前在教學時,許多教師仍然以能夠在課本中看到的內容為全部的教學內容,而對于英語課程本身的培養(yǎng)內容,卻體現(xiàn)得非常少。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英語課程固有的內容,其雖然沒有以具體知識的形式在課本中體現(xiàn),但是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產生著重要影響。教學現(xiàn)狀表明,大多數(shù)教師都不注重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的滲透。比如: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一般會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從知識能力等三個方面設計“三維”教學目標,但是很少設計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未能充分開發(fā)英語課程
高中英語課程融合了豐富的知識,具有知識教育、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等價值。但是,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只開發(fā)了英語課程中的知識內容,未能開發(fā)課程中的文化內容與德育內容。在開展每個單元的教學時,教師一般先帶領學生學習“單詞表”中的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新單詞的發(fā)音、含義,然后引導學生逐步學習教材每一頁的內容,幫助學生學習對話內容、英語課文等知識,最后就會通過一些習題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幾乎沒有體現(xiàn)飲食、出行等文化內容以及思想意識、精神品質等德育內容。
三、以新高考為指向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運用小組模式,注重自主學習
新高考增加了分析能力、閱讀能力、思考能力等考查內容,要求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這些內容的體現(xiàn)都需要歸結到自主探究活動中。只有通過自主探究,學生才能強化各方面的能力、深化自主解答問題的意識。小組合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學習方法,其在教學中的應用往往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小組模式,設計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活動,教師不僅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能夠深化學生的互幫互助意識。
比如:在教學“自然平衡”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小組合作任務,讓不同的小組分別承擔“領讀單詞”“解讀詞組”“翻譯課文”等學習任務,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單詞等知識。另外,在進行英語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怎樣用英語表達倍數(shù)”“完全倒裝句的結構組成是什么”等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學生首先在原文中標注出“使用比較級表達倍數(shù)”的句子和完全倒裝句,然后結合這些句子的中文含義歸納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學習中的一些難題,養(yǎng)成自主思考英語問題的習慣。
(二)利用讀后續(xù)寫,培養(yǎng)表達能力
讀后續(xù)寫是新高考背景下的新題型,其要求學生在閱讀既定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在解答這一類題時,學生首先需要使用閱讀技巧深入地閱讀素材,明確續(xù)寫方向;其次需要運用積累的詞匯知識組織語言;最后需要利用寫作方法完成英語寫作任務。所以,讀后續(xù)寫習題綜合考查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與能力掌握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參考這類題的形式,結合單元文章,創(chuàng)編讀后續(xù)寫任務,讓學生在閱讀的前提下完成寫作任務,使讀后續(xù)寫任務成為固定的學習任務。這樣,教師能夠推動學生發(fā)展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網上世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閱讀”部分的課文內容,設計讀后續(xù)寫任務,讓學生聯(lián)系“盡管互聯(lián)網帶來了許多寶貴的優(yōu)勢,但是也有它的問題?!钡慕Y尾內容,引導學生從“互聯(lián)網的弊端”的角度切入進行續(xù)寫,以此來深化學生對“網絡世界”的認識,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將典型的高考真題引入課堂,加強學生在讀后續(xù)寫方面的練習。如教師可以引入讀后續(xù)寫真題(2020年7月浙江卷),引導學生從“熊回到營地,主人公與熊相撞”“主人公在熊回到營地之前就已經登上救援的直升機”等方向進行續(xù)寫,并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
(三)立足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內容設計
在新高考改革的過程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其滲透情況關乎著學科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在教學時,高中英語教師需要立足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內容設計。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涵蓋了眾多的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教師可以從單元知識出發(fā),分別針對這四個維度設計教學活動,將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作為相應教學活動的開展目標,以此來優(yōu)化教學內容設計。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設計好的內容依次展開教學。
比如:在教學“改變世界的科學家”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設計“通過閱讀英語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敬意識、推動學生傳承科學探究精神”等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然后,針對基于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設計對話活動,讓學生結合“介紹某位科學家”的內容進行對話;針對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通過圖片、視頻等講述“中國科學家獲2015年諾貝爾獎”的事件,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針對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設計與“科學探究精神”相關的內容;針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打造翻轉課堂,讓學生自主講解“英語記敘文寫作”等內容。
(四)分析單元內容,發(fā)掘德育素材
在新高考的指引下,教師需要充分落實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優(yōu)良的精神品質、傳承優(yōu)秀文化。在高中英語課本中,每一個單元都有獨特的主題,同時也融合了一定的德育教育內容。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當立足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結合德育教育理念,深入分析英語教材中的單元知識,發(fā)掘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借助生活案例、真實故事等加強學生對德育內容的學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辯論賽、英語演講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完善德育滲透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比如:在教學“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從單元內容中發(fā)掘“生命觀念”“遵循規(guī)律”“社會責任”等德育教育素材,結合“閱讀”內容,帶領學生了解一些真實的自然災害事件,如地震、洪水等,加強學生對自然災害破壞性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生命觀念教育、社會責任教育,教導學生“珍惜生命”,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等話語的含義。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由人為因素引發(fā)的自然災害,滲透“自然規(guī)律”教育,教導學生“自身的一切行為都應當遵循自然規(guī)律,不可隨意改變事物本身的發(fā)展路徑”,以此來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效果。
結束語
新高考改革是當前高中教學的重要背景,對課堂教學產生著影響。隨著新高考的推行,英語課程在高中教學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對教師、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引導者,教師在今后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應當深入解讀新高考的改革內容,及時獲取與新高考相關的信息,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則需要堅持好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完善小組合作、情境教學等活動,優(yōu)化讀后續(xù)寫、德育教育等內容。
參考文獻
[1]卞清清.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的高中英語活動教學設計[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8).
[2]林珊.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的三個轉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9(8).
[3]馮林娟.談新高考下高中英語寫作的課堂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8).
[4]李海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34).
115650170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