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 要】 ?化學是中職教育中重要的一門科目,在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但現(xiàn)如今中職學校普遍存在學生文化基礎不高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產生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以此提高學習效率。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中職化學;實驗教學;有效路徑
中職教育是為社會培養(yǎng)技術性和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動,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成為滿足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瘜W實驗是中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對于學生掌握概念、原理與實驗操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實驗動手能力是當代教師所需要關注的重點。
一、進行情景教學,培養(yǎng)實驗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動力,教師應該通過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特別是針對實驗板塊的教學,中職生底子弱,缺乏興趣的有效引導,對實驗操作的內容不愿意學習。因此, 采用情景化實驗的模式,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以中職化學“有機物屬性”課時內容為例,苯是常見的有機溶劑,在實驗中都有用到,所以學生需要牢牢掌握關于苯的一些特性來進行化學學習。如在一次萃取實驗中,已知最終獲得一份分層明顯,且已知成分為苯與水的混合溶液,如何判斷上下兩層哪一層是苯,哪一層是水?通過問題導向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設置一個化學實驗環(huán)境,假設我們在操作此實驗,我們如何區(qū)分?因為開展這個實驗之前,學生對于苯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有些學生會提出,如果在混合溶液之中繼續(xù)添加水或者苯溶液,若觀察到哪一種混合液體能夠顯著增加,則能判斷出兩者的位置。還有學生會聯(lián)想起學過的知識,知道碘和苯能夠發(fā)生萃取,于是采取碘萃取的實驗原理,在原混合溶液中加入5ml碘水,緩慢加入,并觀察現(xiàn)象。隨著加入量的增加,可以發(fā)現(xiàn)原溶液中無色分層溶液出現(xiàn)顏色,下層無色(水層),上層紫紅色(苯層)。有了上述的教學情景做鋪墊,學生容易具有較大的學習熱情,此時教師再繼續(xù)進行教學就會更加容易。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主動展開學習
在中職院校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常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有些教師認為實驗只是輔助學習的一種手段,甚至只是給學生展示實驗視頻,而沒有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但是書本上的知識和視頻中的演示都不足以帶給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只有把理論和實踐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益。例如,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演示,學生觀看的形式,可以更換實驗主體,以學生操作為主,學生合作操作亦或是學生、教師合力操作等形式。創(chuàng)新實驗過程,以學生體驗式學習為理論基礎,讓學生自己嘗試。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手,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關注每位學生進行實驗的動態(tài),在學生遇到困難或者是實驗步驟出錯時,及時糾正,因為進行化學實驗必須具備嚴謹的實驗意識。在進行完實驗之后,進行及時的復盤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討論,針對實驗中的不足先在小組內部相互補充,提出解決方案。最后,再進行實驗報告的整理、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實驗結論的分析,驗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準確性,確保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另外教師對于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也應該仔細檢查,幫助理清思路以及修改不足。
三、完善實驗步驟,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當今現(xiàn)代化教育中較為重視的一項能力,是學生未來走向社會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在中職教育中,教師不能過于依賴化學教材,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革新和改進,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的,推動學生完善實驗,優(yōu)化實驗步驟。以中職化學中“Cu與濃HNO3反應產生NO2”實驗中,為了控制NO2的產生量及密閉性,在實驗過程中應該采取啟普發(fā)生器,利用活塞的開關來進行控制。在進行濃硝酸與銅的實驗當中,為防止產生的NO2氣體外泄,當紅棕色NO2氣體上升到試管口時,將活塞閥門關閉,濃HNO3在氣體的壓力作用下就會流回漏斗,有毒氣體就不會外泄。而在探究稀硝酸與銅反應產生NO氣體的實驗過程中,由于NO無色,加上實驗裝置未進行排空氣處理,收集的NO氣體不純。聯(lián)想到之前的O2的制取過程中,常常利用H2和CO2來排除O2的干擾,那么在這個實驗中是否也能采用呢?讓學生自己進行補充、完善實驗步驟也是對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拓展實驗課堂,開放課外實驗
在中職化學的教學之中,只進行課上的教學是不夠的,教師應該將課后的時間高效利用,比如做一些簡單易做的家庭實驗或者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進行課外實驗,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拓寬學生的實驗思路。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試劑來測試生活中常見溶液的PH值。比如生活中的食醋、肥皂水、潔廁靈等的PH值,通過對其PH值的測驗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上網搜索可操作性較強的實驗,在周末進行。再組織時間,交流從中獲得的感想和心得,說說自己在驗證過程之中采用的方法和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探究實驗,比如進行水質調查,觀察水污染對于水質化學環(huán)境的影響。通過生活小實驗的方式進行水質檢測,并查閱相關資料,通過水質含哪些超標含量的物質,如何去優(yōu)化水質等一系列探究,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
總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驗教學,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完善實驗步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要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體,適當地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化學實驗學習環(huán)境,使中職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毅.化學實驗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J].考試周刊,2016(30):128-129.
[2]劉克建,家新,屈琦超,等.職業(yè)教育中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