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廉潔文化建設對于涵養(yǎng)高校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實現(xiàn)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從高校廉潔文化的內涵入手,分析了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意義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就加強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提出了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廉潔文化
廉潔文化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是文化強國戰(zhàn)略的“助推器”,加強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發(fā)揮好高校在營造廉潔文化氛圍、凈化政治生態(tài)中的作用,對于推動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校廉潔文化的內涵
無論是黨中央,還是教育部門一直都很重視高校廉潔文化建設,2007年教育部發(fā)布《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教思政〔2007〕4號),2009年中紀委等六部門《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中紀發(fā)〔2009〕27號),2012年,教育部召開全國高校廉潔教育進校園現(xiàn)場經驗交流會暨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總結表彰大會,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加強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研究分析高校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面臨的形勢任務,深入推進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校廉潔文化面向的對象涵括了行政管理干部、教師隊伍和學生等所有在學校的相關人員。從本質上講,高校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高校的延伸和發(fā)展。它與大學的校園文化、校風校訓、教風學風等休戚相關,融入在校園的每一個地方,使得所有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夠受到教育和感染,行政干部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始終保持高尚品格、廉潔操守和政治本色,教師隊伍嚴謹教風,廉潔從教,將廉潔教育貫穿于課程思政中,全體學生端正學風,廉潔修身, 自覺遵守道德準則、加強道德修養(yǎng)。
因此,概括來講,高校廉潔文化,是以崇尚廉潔為價值取向,融大學校園文化、行為規(guī)范、教風學風建設為一體,反映出學校全體師生及相關人員對廉潔政治、廉潔教育、廉潔校園等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
二、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意義
1.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
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陣地,承擔著傳播文化、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zhàn)略和全局上作了規(guī)劃和設計,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就是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一環(huán)。
2.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是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需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是高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廉潔文化建設有利于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文化有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功能和作用,高校承擔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任務,廉潔文化教育就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廉潔文化建設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yǎng)出道德修養(yǎng)高、規(guī)矩意識強、價值觀念正的大學生,才能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三、高校廉潔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廉潔文化認識不到位。
一方面,在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有的人認為高校是凈土,是象牙塔,不需要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有的人認為廉潔文化是黨政機關需要的,學校不需要;還有的人認為領導干部才需要廉潔文化教育,學生不需要等。另一方面,高校更多把科研、教學等業(yè)務工作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往往忽視了廉潔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搞廉潔文化形式化、走過場的情況,沒能發(fā)揮出廉潔文化的作用。
2.廉潔文化建設的針對性不強。
一是方法手段單一,廉潔文化建設大多是通過宣傳海報、書畫展等線下的形式開展,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手段,造成了廉潔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強。二是廉潔文化對不同的對象有著不同的價值導向,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一個內容不作修改,未對目標群體進行分類教育,存在一刀切的問題。
3.廉潔文化建設體制不完善。
一是在整體和宏觀上,高校缺乏對廉潔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沒有出臺或制定相關制度,統(tǒng)籌規(guī)劃廉潔文化建設。二是在落實執(zhí)行層面,廉潔文化建設往往只是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工作任務,其他職能部門、教師等往往不參與其中,沒有形成廉潔文化建設的合力。
四、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1.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高校廉潔文化打下思想基礎。
一是全面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中國的高等教育,必須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旗幟,充分發(fā)揮高校黨委作用,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引導廣大師生樹立和堅定正確政治信仰。二是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武裝,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zhí)行力,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做政治信念堅定、遵規(guī)守紀的明白人。大力開展廉潔教育,把黨章黨規(guī)黨紀貫穿于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選拔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引導黨員干部帶頭遵守黨紀國法,自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xiàn)象,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2.加強教風學風建設,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每年組織參加教育部、教委等組織的網絡或線下“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培訓班,定期開展師德專題培訓,多形式組織師德征文比賽、師德演講比賽等師德建設活動,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二是加強學風建設。加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優(yōu)秀的大學文化涵育優(yōu)良的學風,注重培育與校情相契合的學風學訓,提煉出求學、教學、治學的風氣,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學風文化。加強對學生的學風教育。開展學習角、學術論壇、座談講座等學習交流活動,多途徑為學生提供學習知識的機會及場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強化課程紀律、考風考紀等制度的執(zhí)行,形成學生自覺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習慣。
3.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增強高校廉潔文化的效果。
一是把廉潔文化融入到學校文化建設總體布局。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把廉潔文化教育與學校黨建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教學科研、校園公共服務等相結合,推動“廉潔”與“文化”有機融合,切實增強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滲透力和感染力。二是多方位開展廉潔文化教育。召開專題講座、報告會、警示教育大會等,用身邊鮮活的事例教育身邊人;組織師生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廉潔文化展覽等方式,增強沉浸式廉潔文化教育的震撼力;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手段,轉發(fā)廉潔文化宣傳片、專題片、情景劇等,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廉潔文化宣傳等。
4.加強制度建設,為高校廉潔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加強對廉潔文化的頂層設計。高校黨委要提高對廉潔文化建設的認識,充分認識高校廉潔文化的意義,加強對廉潔文化建設的研究,強化頂層設計,整體謀劃,統(tǒng)一布局。二是建立高校廉潔文化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師德師風制度、教學管理制度、考核追責制度、監(jiān)督保障制度等,使廉潔文化建設真正落地生根。
高校廉潔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深刻認識把握高校廉潔文化建設的規(guī)律和特點,扎實推進高校黨的建設、教風學風建設、制度建設等,努力營出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圍和風清氣正的育人環(huán)境。
作者簡介:劉占富,男,1988年6月,山東聊城市,漢族,碩士研究生,政工師,思想政治工作、紀檢監(jiān)察工作。
(駐天津理工大學紀檢監(jiān)察組?天津?3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