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定香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語文學科德育教學面臨了新的挑戰(zhàn),所以教師要越來越重視學生道德素質和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從多方面為學生解析課文內涵,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提升學生認知的基礎上,更好的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價值,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語文課堂;德育教育;策略探討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我國不僅注重學生文化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素質水平,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并逐步滲入中學的語文課程之中,以培養(yǎng)中學生道德素質,拓寬中學生的眼界,養(yǎng)成學生優(yōu)秀的品格。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要求語文教師通過言行舉止和教學語言來潛移默化影響學生。通過語文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格,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養(yǎng)、高品質的棟梁之才。因此,對學生進行正確德育教育是當前高中學校十分重要的義務和職責。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
許多學生覺得語文課無聊,其實,這是因為教師過于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引導和情感的激發(f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教師要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活躍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閱讀教學背景的講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高度融合,為學生獨到的見解,創(chuàng)造機會。在古今中外,有許多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對于學生的思想品質,提高,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教育作用,教師要善于借助課文中的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對學生帶來有益的啟迪。
二、做好新課的設計工作,強調對新課進行巧妙導入
為了確保德育思想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滲透,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來調動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教師可以對于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形式進行進一步調整與優(yōu)化,這樣班級學生就能夠對語文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理,有助于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例如,當語文教師帶領班級學生學習新課《故都的秋》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班級學生播放提前設計好的新課導入課件,讓學生首先領略郁達夫筆下北京的秋天,沉浸在課文中。其次,語文教師需要向班級學生介紹本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寫作理念,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三、創(chuàng)建相關情景,優(yōu)化教學內容
改善課堂內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的興趣和個人能力建設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的內容,而直觀的情境教育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使用問題和其他方式在生動,立體,直觀和有趣的情境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問題引導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情境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的,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
四、了解文章背景,感悟道德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文章距離學生較遠,學生接受和理解起來可能會感到一些陌生,在教學時讓學生了解文章和人物的背景,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歷史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情感,從而得到自己的思想感悟。例如在教學《祝?!窌r,如果學生在沒有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可能不會深刻領會祥林嫂的悲慘遭遇,通過對社會背景的解讀,讓學生了解當時封建禮教對人們精神的迫害,讓學生會產生更多的思考,了解封建社會的灰暗,與我國現代社會主義相比,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yǎng)熱愛祖國、反對壓迫的精神,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
五、結合學生和文章的特點,實現德育的全面滲透
無論進行何種教育,老師都必須首先考慮學生的學業(yè)狀況。為了使道德教育成功滲透,老師有必要協調學生的特質。由于時代的原因,學生幾乎沒有遇到困難,工作經驗很少,與他人打交道的機會也很少。結果,他們會缺乏辛勤工作、熱愛工作、和諧共處和樂于奉獻的精神。通常只看到表面,但沒有深入的思考。德育的主要滲透是基于語文教材的課堂教學,語文教材中關于德育的信息非常豐富。例如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家園、努力工作等等。將德育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老師應該考慮如何將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互惠互利的局面。
六、多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知識面
當老師教語文時,課外閱讀與拓展課的結合會讓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更上一層樓,因此,教師在課外閱讀中滲透道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非常有必要,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又增進了學生的道德情操。老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作品,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在學生最喜愛的書籍中,老師也可以推薦一些更有教育意義的書籍,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更全面,達到整體素質的提高。
七、努力建設校園文化,進行德育思想教育
要讓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校園文化的能力,可以定期組織一些相關活動,為師生教學內容和特點創(chuàng)造交流平臺。此外,家?;拥牡掠顒右矔ㄆ诮M織實施,學校邀請家長一起參加一些講座,共同向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這樣學生就能在這種環(huán)境下得到較高的道德教育。
八、語文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非常多的學習任務,學生每天都有超過2/3的時間在學校中度過,還有一些學生要在學校中住宿,所以教師就成為了學生接觸次數最多的人之一。所以教師要時刻嚴格地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夠給班級中的學生樹立一個榜樣。不論是在課堂中還是在課下教師,都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這樣才能夠感染班級中其他的學生,讓學生以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去進行課堂學習。而且這樣還能夠讓班級中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高中語文滲透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高中語文教育滲透道德教育,通過深入研究教材內容來滲透道德教育,從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滲透道德教育。鑒于語文教學中當前存在的德育問題,教師應積極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方案,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以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林作斌.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8):31-32.
[2]張乃增.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求知導刊,2021(11):9-10.
20865005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