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雄
摘 ?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的方式以及理念等方面加以創(chuàng)新,結(jié)合高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構(gòu)建出適合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并應用語文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本文分析了高中語文中增強教學效率的策略,以便推動高中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高中;策略;語文;創(chuàng)新
在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有了更高的目標,教師不僅要讓高中學生深入的探究和理解語文基礎性的知識;還要對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思維能力、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qū)⒄Z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進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營造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興趣,感知漢語言文字的魅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積極思考。比如:在學習曹禺先生的《雷雨》時,教師可以充分的借助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曹禺先生的生平事跡,《雷雨》的創(chuàng)作背景或者與《雷雨》相關(guān)的影視作品,小視頻等。讓學生能夠?qū)χ軜銏@、四鳳、周萍、魯侍萍等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認識和學習,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寫作的背景等,對文章進行分析。繪制出文章中的人物關(guān)系圖,并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構(gòu)建出清晰的閱讀思路,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感和對人物刻畫的方式?;蛘呓處熞部梢宰寣W生將話劇中的人物角色扮演出來,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場景的演繹等,讓學生能夠深入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教學氛圍的營造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就會極大的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對學生的思維認知、語言表達、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會有極大的提升。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式加以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以往單一的理論知識講解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成為語文學習的主導;啟迪學生的智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置自主學習的任務或者問題,如:文章的寫作方式有哪些?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和情感?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并化解這些問題,由小組長進行總結(jié)。《荷塘月色》主要是對景物的描寫,但是其中傾注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文章的詞匯、寫作方式等方面準確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抓住文章閱讀的重點,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習的效率。通過設置思考問題,并結(jié)合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導,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式,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提升和培養(yǎng)。
三、豐富教學內(nèi)容
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使用的過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固定的教材中,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范圍進行延伸和拓展,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思考和應用的空間,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祝?!窌r,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魯迅先生的寫作風格,探究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準確的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進而汲取出為文章的主題。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主搜集并整理魯迅先生其他的作品或者書籍,如:《彷徨》《孔乙己》《朝花夕拾》等。在閱讀了這些書籍之后,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者寫作閱讀筆記;深入理解并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特征。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范圍進行開闊,幫助學生理解并應用更多的語文知識,對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寫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提升;這樣才能夠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推動高中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優(yōu)化教學評價模式
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的教學,因此教師也要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除了要對學生的理論基礎進行測評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合作探究、應用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語文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加以彌補和糾正。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評價中滲透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等方面的內(nèi)容;包括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水平以及寫作能力等。并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相互之間的評價等,構(gòu)建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如: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之后,讓學生彼此交換寫作的文章,并對寫作的思路、文章的結(jié)構(gòu)、詞匯的使用以及主題立意等方面進行評價;并寫出對應的評語。進而構(gòu)建相互學習和相互提升的體系,增強教學評價的效率,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結(jié)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加強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能夠積極的探索語文知識,并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教師首先需要構(gòu)建出自由和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展示出能動性;同時教師還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使得語文教學的范圍更加廣闊,豐富高中學生的語文視野。其次,教師還要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并優(yōu)化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增強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盧朝虹.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04):89.
[2]魏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67.
[3]王時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9):140.
229350051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