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所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際,就如何有效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教學策略
英語寫作教學既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它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的全過程。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面,它在《英語課程標準》中與聽、說、讀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策略指導呢?
書面表達能力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繁,隨著各地的中考對寫作的考查力度的不斷增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就顯得尤為突出。
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考查,各地基本采用書面表達的方式,這種題型不但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開闊的思維空間、熟練的交際常識,而且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大多數學生害怕英語寫作,感到沒有東西可寫,有的同學干脆不寫,有的只寫兩三句,有的寫的不少,但是錯誤百出??傊梅趾茈y。我總結了一下,其主要錯誤有:
1.沒有形成英語語感,總受母語的干擾,不會用英語思維,只是把腦中的漢語逐詞譯成英語單詞。例如:我們明天要考試了,We will exam tomorrow.造成一個句子要么沒謂語,要么同時出現兩個謂語,這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
2.單詞記不準,句子成分不完整,主謂不一致。
3.邏輯性錯誤,文體格式錯誤。
4.學的東西不少,但用不上,不能“學以致用”。
要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從多方面入于,課內訓練與課外閱讀相結合,聽、說、讀、寫等多種手段相結合,而且還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堅持由簡到繁的原則。力爭做到以下三點,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一、課堂教學要把寫的訓練落實到位
教師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徹底理解詞匯,句型的基本用法,并通過創(chuàng)新使用這些詞語和句型,達到自由表達思想的目的,從而避免英語與漢語“對號入座”的現象發(fā)生。
1.詞匯教學,要幫助學生認清詞性,以及不同的詞的基本用法特點,并多舉例,讓學生細細揣摩,找出規(guī)律、否則,學生就會犯詞性分不清,語序顛倒的錯誤,例如,學生們很喜歡他。The students very like him.
2.句型教學:初二年級下冊學生用書中,講了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這些句型都是以一個動詞為中心,并因動詞的不同而不同,看似簡單,但這卻是基礎,學生只有在理解了這五種句型的基礎上,才能去正確理解祈使句,感嘆句等等其他句型。否則學生就會犯句子不完整,或句子成分多余等錯誤。所以,教師在平常要多加訓練,要正確和較好的利用教材、多做句型轉換,連詞成句,給詞造句,英漢互譯等題型,從而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再就是不要限制學生的思想,讓其自由飛翔。
3.閱達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還提倡讓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學什么記什么,及時做到“學以致用”。好的作文,日記要加以點評,并當做范文,在課堂上讀,這無疑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這才是最關鍵的。再就是有些基礎后,讓學生們辦英語小報,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寫作的持久興趣。
二、進行系統的寫作指導。
進行了一定階段的寫作訓練后,學生也接觸了各種體裁和題材,便容易產生時態(tài)、寫作格式等萬面的混淆,這時要及時的進行系統的寫作指導,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體裁和題材的命題特點和答題技巧。有進行如短文填空,補全對話,議論文,看圖寫話等各種主觀性題型訓練。
1.面批面改,跟學生一同改正錯誤,這樣能使學生拔清迷霧,“知識”看得更清楚。
2.為學生進行英語作業(yè)本對話,根據學生英語程度的不同采用難易不等的英語語句批改作業(yè),在作業(yè)本上與學生交流思想感情,為他們排憂解難,這不僅增進了師生情感,而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3.制作英語賀卡:利用節(jié)日里學生互贈賀卡的時機,指導他們制作精美的英語賀卡,這樣也就促使他們從書籍,雜志里學習,積累優(yōu)美的英語句子。
4.舉行各種英語競賽。如英語歌曲,朗讀比賽,故事等,我們學校曾經舉行過一次朗讀比賽,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對英語產生了更加深厚的興趣。
在以上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始終要注意的是,要發(fā)現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光點,從而鼓勵他們,盡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感覺。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允許他們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主張。
實踐證明,教師要抓好以上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付諸實踐,學生就可以展開自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英語的天地里暢游,再也不會對英語寫作產生畏懼感了。
參考文獻:
[1]李富寧,《英語學習經驗談》外語教學,2001
[2]葛傳規(guī),《英語寫作》,中小學生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
[3]楊瑞華,《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
19865005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