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青華
摘 要:“人工智能”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影響,可以體現(xiàn)在“改變圖書館借閱方式”“升級圖書館服務體系”“創(chuàng)造多樣化圖書館活動”等方面。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應用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圍繞“人工智能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影響”“高校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應用策略”“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注意事項”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重點從人工智能出發(fā),探究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體系的構建工作,分別指出“智能化引導”“圖書介紹”“個性化推送”的重要性,供相關領域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 圖書館 人工智能 智慧服務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G252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can be reflected in "changing the way of library borrowing", "upgrading the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reating diversified library activities" and so 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is article, i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typ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recaut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intelligen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tarting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ervice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igent guidance", "Book Introduction" and "personalized push" for reference in relevant field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service;? Application strategy
2015年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中明確地指出:“圖書館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保護用戶合法、平等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 健全服務體系, 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 提高服務效益和用戶滿意度[1]?!备咝D書館建設與發(fā)展進程中,值得關注的問題有:“不注重對讀者的引導”“不注重對圖書的介紹”“不注重對個性化的服務”等。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關系,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升級造成了一定阻力。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全國各高校開始推行智慧化服務的概念,竭力打造智慧化圖書館。相比傳統(tǒng)圖書館,智慧化圖書館更加突顯“以人為本”的溫暖,強調用心地引導學生、介紹圖書,強調提供個性化服務。作為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思維快、行動快,抓住人工智能優(yōu)勢,快速部署相關工作。高校圖書館在人工智能的帶領下,朝著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發(fā)展已是大勢所趨[2]。
1 人工智能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影響
1.1 改變圖書館借閱方式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圖書館建設,可以改變學生群體的借閱方式。具體來說,通過人工智能設備,高校學生可以開啟“線上借閱模式”,在線上平臺自主查找所需書籍,并進行借閱登記,獲取相對應的“借閱密碼”“借閱電子卡”。拿到這些借閱憑證之后,學生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去圖書館取回所借書籍。整個借閱流程非常清晰、快捷。而且,基于人工智能設備,高校學生返還書籍時,不必在管理人員辦事處排隊、登記,而是進行“自主返還登記”[3],整個過程都在線上操作。這不僅可以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還可以節(jié)約學生的部分時間,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借閱體驗。
1.2 升級圖書館服務體系
在人工智能技術、設備的助力下,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不斷升級。具體來說:一方面,提供智能引導服務。在人工智能設備的引導下,高校學生可以快速了解書籍分類及書籍簡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人工智能設備的存在,相當于一個服務小助手,學生不必擔心“無人咨詢”“無人介紹”,顯著改善高校學生對圖書館的印象,大大提升了圖書館服務質量[4]。另一方面,提供智能線上服務。依托于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開發(fā)一些“智能線上服務”。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統(tǒng)計高校學生的借閱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規(guī)律,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興趣群體”,提供書籍精準推送服務,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
1.3 創(chuàng)造多樣化圖書館活動
融入人工智能之后,高校圖書館日?;顒釉絹碓截S富,產生的服務價值也越來越大[5]。具體來說,圍繞人工智能平臺,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策劃一系列線上活動,例如“線上好書朗讀會”“線上美文分享會”“線上經典書籍鑒賞會”等,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積極參與各種圖書館活動,用心感受好書的魅力、閱讀的快樂,培養(yǎng)高校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彰顯高校圖書館“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除此之外,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還可以組織大量線下活動,比如說,“人工智能背景下圖書借閱特點-線下沙龍”“人工智能背景下學生反饋-線下交流會”“人工智能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升級-線下調研”等,深入了解學生群體對人工智能服務的感受,努力發(fā)掘人工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問題,及時進行相關優(yōu)化。
2 高校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2.1 不注重對讀者的引導
在圖書館建設進程中,有些高校并不注重“讀者引導”。具體來說,當高校學生進入圖書館之后,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想借的書籍,早已經被借走。而且,被借走的書籍何時返回這一點并不清楚。這種現(xiàn)象并不罕見,透過該現(xiàn)象,說明高校缺乏一套科學的線上引導機制,無法提前介紹圖書館內部的借閱情況。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學生借閱書籍時,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內心還比較迷茫。這個時候,面對各種各樣的書籍,高校學生迫切需要閱讀方面的正確引導??傮w來說,學生借閱書籍之前,以及借閱書籍的過程中,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引導需求,高校圖書館要重視讀者引導服務[6]。
2.2 不注重對圖書的介紹
在圖書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并不注重“圖書介紹”。具體來說:一方面,不注重書籍簡介。高校圖書館內收藏大量珍貴書籍,學生并非不感興趣,只是缺乏一定了解。目前,有些圖書館管理人員只注重日常管理工作,沒有突出“圖書介紹”環(huán)節(jié),沒有在合適的位置,呈現(xiàn)書籍分類、書籍簡介相關信息。面對大量未知的書籍,學生很難進行理性選擇。這會影響一部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7]。另一方面,不注重新書介紹。高校圖書館會定期采購一些新書,對于熱愛閱讀的學生來說,他們迫切想要知道新書的相關信息。這個時候,有些圖書館管理人員忽略了“圖書介紹”,沒有將優(yōu)秀的新書及時介紹出去,影響了新書的借閱情況,降低了學生對圖書館的預期。
2.3 不注重對個性化的服務
在傳統(tǒng)的圖書館運作中,有些高校并不注重“個性化服務”。具體來說,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閱讀需求,這是一種客觀現(xiàn)實。但在推送書籍時,有些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忽略客觀現(xiàn)實,長期采取“統(tǒng)一推送機制”,每個學生都接收到相同信息。這樣的書籍推送服務,只能服務一小部分學生,偏離了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期望,不利于高校學生個性化成長。在個性化育人的背景下,高校要積極調整圖書館服務機制。除此之外,有些高校組織的圖書館活動,形式上千篇一律,主題上大同小異,完全跟不上新時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到“落后”“乏味”,沒有任何參與興趣。其實,新時代學生追求個性化,而不是模式化。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策劃一些有個性的圖書館活動,讓學生眼前一亮,讓校園充滿朝氣,而不是重復活動形式、活動內容。
3 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應用策略
3.1 提供智能化引導服務
聯(lián)合人工智能的力量,高校要突出“讀者引導”服務。具體來說,高??梢越柚斯ぶ悄芗夹g,開發(fā)“線上圖書引導機制”,提供各種線上引導服務。在引導機制的幫助下,學生不需要親自步入圖書館,便可準確獲悉圖書館內部的借閱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被借走,可以重新選擇借閱時間,或者重新選擇類似書籍。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配備一些人工智能設備,提供“線下圖書引導服務”,專門服務進入圖書館的學生。學生只需要開啟智能化設備,便能輕松了解各類書籍的概況,從中選擇自己最想閱讀的書籍。智能化設備可以節(jié)約學生時間,并幫助學生進行合理選擇。
3.2 提供圖書介紹服務
從學生需求出發(fā),高校要重視“圖書介紹”服務。具體來說:一方面,注重書籍簡介。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匯總書籍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錄入人工智能設備,形成一個“圖書館檔案庫”,展示在合適位置。學生只需要登錄檔案庫,便可了解圖書館的藏書情況,感受圖書館的豐富性和珍貴性,產生更強烈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注重新書介紹。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采購新書之后,要第一時間部署新書介紹工作。舉例來說,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組織“新書線上品鑒會”,及時發(fā)布一些新書資訊,如內容概述、主題思想、作者簡介、文學價值等,讓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及時借閱新書,維持學生對高校圖書館的心理預期。
3.3 提供個性化推送服務
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優(yōu)勢,高??梢蚤_發(fā)一些個性化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個性化服務”工作體系。具體來說,考慮到學生群體的需求“各有不同”,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尊重客觀現(xiàn)實、尊重個體差異化,改變“統(tǒng)一推送機制”,加入智能化元素,建立全新的“個性化推送機制”。在該機制中,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不同類型的書籍,按照大數(shù)據信息,精準推送給不同需求的學生,使圖書館服務彰顯“個性化溫度”,能夠契合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期望,助力越來越多高校學生個性化成長。除此之外,結合新時代學生的思維特點,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策劃更多個性鮮明的圖書館活動,比如說,在書籍推薦方面,可以精心策劃:“好銷量等于好內容嗎-圖書館推薦活動”“一本沒有被太多人關注的書-圖書館推薦活動”“說說那些書中的美好愛情-圖書館推薦活動”,等等,活躍學生思維,滿足學生對個性化閱讀的追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圖書館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轉變對圖書館活動的刻板印象,樂于參與各種圖書館活動,樂于提出自己的個性化建議,將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當作自己的一種職責,傾注更多耐心和關懷,與圖書館建立互動關系,保持圖書館建設的活躍性。
4 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注意事項
4.1 注意基礎設施建設
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的形成,不僅需要人工智能,還需要相關基礎設施。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列出長遠的“圖書館采購計劃”,結合人工智能領域新動態(tài),更新相關基礎設施,支撐人工智能設備的運行。隨著圖書館基礎設施越來越齊全,其智慧服務功能也會更加強大,可以持續(xù)為學生服務,讓學生在智慧化環(huán)境中暢快閱讀。除此之外,高??梢云刚埜呒壖夹g人員,成立專門的“圖書館維檢小組”,分階段、分步驟開展各項維檢工作,確保圖書館各項基礎設施的“穩(wěn)定性”,避免人工智能設備突然“中止”?;A設施越穩(wěn)定,學生閱讀體驗越好,有利于學生融入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
4.2 注意學生群體反饋
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的對象,涵蓋各個專業(yè)的學生。為了確保人工智能應用的“合理化”,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定期整理學生反饋。具體來說:一方面,搜集學生群體的不滿。有些圖書館管理人員精心設置人工智能服務,卻遭到大批學生吐槽。這說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意見,并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群體的意見。高校可以開通“圖書館智慧服務脫口秀論壇”,以脫口秀的方式,輕松、幽默地闡述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不足,督促相關管理人員改進。另一方面,搜集學生群體的建議。學生群體可以從查閱、借閱等多個視角,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建議不一定很客觀,但可以反映問題、引發(fā)討論。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組織“學生建議研討會”,梳理出合適的建議,并抓緊落實,進一步優(yōu)化人工智能設置。
4.3 注意管理人員培訓
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的落實,需要一線管理人員傾注時間和想法。具體來說,高??梢試@人工智能應用問題,定期組織“圖書館智慧服務工作培訓”,重點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工作能力,指導相關管理人員有條不紊地落實各項管理工作,將傳統(tǒng)的圖書館管理體系與智慧化圖書館管理體系相結合,讓人工智能應用起到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果。依據各個階段的培訓情況,高校還可以進行嚴格的“圖書館智慧服務工作評選”,通過一層層選拔,展示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智慧化管理水平,從中選拔出一些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彼此交流、彼此競爭的氛圍中,圖書館管理人員會更加有動力,會主動研究人工智能設備、技術,為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而不懈努力、堅持到底。
5 結語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的全面推行,確實可以促進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為了更好地應用人工智能,高校要立足圖書館實際情況,認真部署:提供智能化引導服務;提供圖書介紹服務;提供個性化推送服務。除此之外,高校領導要關注一些細節(jié),助力人工智能相關應用,比如說,“注意基礎設施建設”“注意學生群體反饋”“注意管理人員培訓”等。尤其在“管理人員培訓”方面,高校要提供“多學習、多研究、多展示”的機會,激勵圖書館管理人員更新觀念、優(yōu)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的通知[EB/OL].(2015-12-3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黃亞平.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蘭臺內外 2021(28):50-52.
[3] 謝立靖.大數(shù)據及其在智慧校園中的價值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6):255-256.
[4] 盧秀蕓.高等院校智慧校園建設中大數(shù)據挖掘的應用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7(14):79-80.
[5] 過仕明.“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協(xié)同服務機制研究[J].情報科學,2019,37(4):52-58.
[6] 王紅,袁小舒,雷菊霞.人工智能:圖書館應用架構和服務模式的重塑[J].現(xiàn)代情報,2019,39(9):101-108.
[7] 黃愛琴.淺談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中的細節(jié)管理與創(chuàng)新[J].辦公室業(yè)務,2018(17):168.
326650033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