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芹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探索讀寫融合的教學活動,設計有效的讀寫課堂模式,巧用讀寫相融教學方法,有助于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讀寫素養(yǎng)。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寫能力,是教師需要深度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對讀寫融合教學具有的重要意義和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為一線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讀寫交融激共情
小學生在讀中悟寫、讀寫交融的語文課堂情境中,更能激發(fā)探究知識的興趣,豐富讀寫想象力,加深對語文內容和主旨的認知和理解,增強讀寫情感,進而在讀寫中共生情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讓語文讀寫課煥發(fā)生機和活力,教師應結合學生天性活潑、富有想象力的學齡特點及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讀寫課堂教學情境。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一課教學中,由于文章內容涉及半個多世紀前的革命歷史,小學生并不完全了解,只能通過課本內容的有關描述粗略把握文本意圖,對其中的主旨思想理解較為膚淺。為了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我可以收集、整理關于小英雄雨來的生活時代簡介、人物原型、精彩故事、影視片段、宣傳圖畫等豐富的教學資源,并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以加深學生對雨來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的了解,使學生對雨來這一人物形象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認識,更好地把握蘊含于文本中的思想內涵,有效激發(fā)閱讀情感。
二、整合讀寫素材,以讀帶寫夯基礎
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有利于開展讀寫訓練的素材,是夯實學生讀寫基礎的重要資源。教師要整合利用教材文本,發(fā)掘有益的寫作資源,指引學生融入閱讀,以讀帶寫,夯實寫作基礎。首先,教師要深度挖掘課本素材,用好、用活文本資源,靈活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認知,利用生動多樣的閱讀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恰當引導學生開展閱讀討論和互動交流,使其相互分享學習成果,虛心聆聽彼此的觀點和想法,逐漸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深化。再次,教師要求學生必須認真研習課文,積極從優(yōu)秀文本中汲取寫作、創(chuàng)作的營養(yǎng),并引導他們多讀、細讀課本中的一些經(jīng)典片段,使其在有效閱讀中深入感受漢語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思維,為開展寫作訓練積累語言知識基礎。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閱讀中啟迪靈感,通過寫作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一課時,學生通過閱讀文章,認識到本文作者在開篇時并不是直接描繪美麗的桂林山水,而是先借助對西湖和大海的側面描寫,通過對比法把桂林之美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給讀者。作者運用了許多排比句式,形象地描繪出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給讀者帶來了極其美好的感受。我在引導學生閱讀和解析課文時,既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又要引導其自覺深入探尋文章的獨特寫法和精彩語句,學會借鑒利用,把文中的優(yōu)秀寫作手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訓練中,以讀帶寫,實現(xiàn)寫作能力和語文素質的提升。
三、指引專項訓練,以寫促讀提能力
在讀寫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仿寫或續(xù)寫等專項訓練活動,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在仿寫訓練中,教師要適時啟發(fā)學生多關注、積累課本中已學過的典型好詞、好句、好片段,鼓勵學生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并穿插自己的特色語言,滲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想,使作文更有特色和內涵。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時,我可引導學生展開仿寫,鼓勵學生巧用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述出自己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描繪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時的歡樂場景,并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進而使其鞏固課文閱讀效果,提高閱讀理解水平。續(xù)寫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檢驗學生閱讀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閱讀后,我可以適時指導學生展開續(xù)寫,使其根據(jù)故事的結局展開想象,豐富和延伸故事情節(jié),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完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后,我可鼓勵學生進行寫話訓練,以“青蛙如果離開了那口井……”為題,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描寫出來,從而使學生在續(xù)寫中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四、拓展課外實踐,培養(yǎng)讀寫素養(yǎng)
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要想培養(yǎng)學生讀寫素養(yǎng),教師不能止于課本,還要引領學生融入社會和生活實踐中,科學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素養(yǎng)。例如,我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讀寫征文評選、讀寫小講堂、讀寫手抄報等多種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讀寫實踐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另一方面,堅持寫日記是一種展現(xiàn)學生生活體驗、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路徑。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生活思維,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有針對性地開展寫日記活動。教師要激勵學生勤寫日記,讓他們將每天的生活點滴記錄下來,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積累起來,不斷豐富讀寫生活體驗,從而為日后的讀寫積累有用的素材,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對學生讀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堅持讀寫融合教學,必須緊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小學生的語文認知特點,積極尋找開展讀寫訓練的切入點,靈活探尋激發(fā)學生讀寫欲望的興趣點,捕捉學生讀寫活動的焦點,凝聚豐富學生讀寫成果的收獲點,創(chuàng)新設計更多新穎、有趣的讀寫教學模式,落實落細讀寫訓練指導,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閆研.讀寫結合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1(32):154-155.
205250118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