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橋 屈瑤
摘 要:高等院校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同時,應當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在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貫穿健康教育,做到專業(yè)技能與綜合素質兩手齊抓,以便高質量地培養(yǎng)人才,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保障。想要促進該目標的實現(xiàn),高校應當結合專業(yè)課程特點,做好對健康教育的積極落實。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醫(yī)學基礎必修課程,本文以人體解剖學專業(yè)為例,探討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途徑,目的是為了提升護理、助產等醫(yī)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健康教育
一、人體解剖學課程健康教育開展現(xiàn)狀
目前,人體解剖學課程的教材內容和教師課堂教學只涉及到了少量的健康教育內容,有的學校甚至沒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事實上,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通過對健康教育的引入,可以達到雙倍的效果。在引入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找到最佳的時機和方法來引入,并做好對健康教育主要內容的整理滲透。
根據(jù)發(fā)達國家和各院校所上傳的精品課程可以得知,現(xiàn)代人體解剖學課程依然沒有擺脫以教材理論講解為重點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期間基本沒有引入健康教育,或者只引入了少量內容;將如何銜接后續(xù)課程作為了教學重點,卻沒有有效的滲透護理健康教育;所設計的一些教學目標中也只包含了團隊合作精神等,卻沒有關注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如此會導致醫(yī)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誤認為人體就像機器一樣包含了各種零件,不同的零件具有不同的功能,而醫(yī)療護理工作就如同機器維修工作,學生會缺乏情感意識,進而忽略患者感受。有許多學生甚至對優(yōu)秀醫(yī)療工作者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也就是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這會對人體解剖課教學造成負面影響。事實上,在理論教學中引入健康教育可以起到雙倍的效果。例如,再講解人體解剖學食管的知識點時,除了需要簡單說明位置之外,還應當告訴學生在臨床操作期間,如果可以將生理結構特點準確告知患者,再讓患者配合吞咽,那么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患者的配合積極性,并且會在產生不適時,向護士主動尋求幫助。如此也可以在臨床胃腸減壓治療期間,避免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糾紛,或患者自行拔除減壓管而損傷黏膜的問題。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論知識,在無形中強調教學重點,所以應當對健康教育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視[1]。
二、健康教育在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中的有效融入途徑
(一)開展多元化的解剖學教學
在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期間,應當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和課程檢驗考核機制等,在各方面作出積極的改進,如此可以促進三個轉變的實現(xiàn),也就是將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轉變?yōu)橐詫W生為教學主體,將以往單一形式的知識傳授教學轉變?yōu)榫€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以往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樽灾鲗W習。
教師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更傾向于教,卻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引起關注,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進而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所以,老師的教學觀應當具有全面性和開放性,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以此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應當做好對教學重難點內容的認真選擇,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策略,與學生開展密切的互動,并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此外,還應當將教學主體歸還給學生,扮演好課堂的主導者,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他們運用所學知識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如此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目前在改革教學模式期間,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當做好對課堂教學的合理設計,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實施教學,并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每種教學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優(yōu)缺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做好對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并掌握該教學方法的實施策略,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改革要點,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直接影響,又關系著教學改革的效果。
翻轉課堂教學法:教師可以在學校的學習平臺中,做好對在線課程的創(chuàng)建,也可以在平臺中發(fā)布作業(yè)和微課等。在線下課堂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自行講解和討論相關知識點,并做好總結工作。
PBL教學法:教師對教學問題的設計應當以教材知識點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分析解決和獨立思考能力[2]。
CBL教學法: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引入一些常見,多發(fā)的臨床病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的。
改良型Sandwich教學法:教師應當結合班級情況和教室條件等,從各環(huán)節(jié)入手做好對 Sandwich教學法的改良。此外還可以借助這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開展高效學習和合作學習,加強他們的自我表達和相互溝通能力。
傳統(tǒng)講授法: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優(yōu)點,是各院校目前主要的教學方法,在應用傳統(tǒng)講授法的同時,通過對新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實現(xiàn)兩者的相互補充。
(三)將健康教育引入理論知識講解中
根據(jù)實踐得知,患者更加信任理論知識豐富的護理人員,也會對其護理工作感到更加滿意,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力。根據(jù)近幾年臨床工作經驗得知,患者恐慌疾病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自身疾病,對醫(yī)護人員產生質疑,甚至做出過激行為或抗拒治療等等。再加上護理人員缺乏豐富的醫(yī)學基礎知識,在護理活動中對患者進行指導時,缺乏充足的自信,甚至會回避患者的提問,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醫(yī)患矛盾的產生。所以,教師在教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必須讓學生了解如何結合該理論知識開展相應的臨床操作,在操作期間如何引入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理解,提升患者對護理活動的配合積極性。改變臨床護理工作中患者的被動狀態(tài),促進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主動配合,減少他們對自身疾病的恐慌,并對護理活動予以積極配合。例如學生在學習男性尿道疾病知識點時,教師應當告知學生,在導尿期間應當理解和安慰存在不適感的患者,同時告知患者該生理結構在操作期間可能會產生不適感。如此,可以在導尿操作期間,放松患者的身心,也可以避免患者自行拔除導尿管而損傷黏膜等問題的出現(xiàn)。在充分贏得患者信任后,護理人員也可以更加自信地操作,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滿意的護理工作。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
具有職業(yè)責任感的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可以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我國醫(yī)療政策,也可以為廣大人民提供健康保障。目前,經常會出現(xiàn)醫(yī)患沖突和醫(yī)療事故,這主要是由于一些醫(yī)務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yè)責任感。所以,教師在開展人體解剖學教學期間,應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責任感。例如在完成解剖實驗之后,教師應當讓學生清理完標本后再離開;在教授如何使用顯微鏡時,做好對顯微鏡的編號,每學期為各學生分配一臺顯微鏡,并要求他們負責保養(yǎng)使用和維修顯微鏡等。采用如上方法,可以無形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yè)責任感,加強他們的責任心,對以后更加良好的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重視健康教學評價
在人體解剖學課堂中引入健康教育除了可以豐富人體解剖學教學內容外,還應當改變學生的學習要求,目前采用以往的學習和教學評價標準,難以獲取到準確的評價結果,所以教師在人體解剖學專業(yè)開展健康教育時,也應當重視該教學的評價工作,將健康教育元素加入到當前的教學評價標準中,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作出全面的教學評價,如此可以充分地體現(xiàn)出健康教育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對人體解剖學專業(yè)學生進行隨堂測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添加一些與健康教育有關的開放性問題,如此可以從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方面做到對學生的準確了解;此外還可以在每學期快結束時,以健康教育為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演講等活動,并根據(jù)活動中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對他們的學習作出綜合評價[3]。
(六)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教師在進行器官解剖結構講解的過程中,應當列舉一些臨床事例,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例如教師在對甲狀腺解剖結構進行講解時,可以告訴學生如操作不當損傷喉上神經,就會在手術完成后導致病人出現(xiàn)嗆咳及聲音嘶啞等現(xiàn)象;以舉例的形式教導學生,應當保持嚴謹?shù)尼t(yī)學態(tài)度,在醫(yī)療操作期間,任何疏忽都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威脅,所以,所有學生都應當在學習和工作中保持嚴謹?shù)膽B(tài)度。此外,教師也應當在課堂和實驗中體現(xiàn)出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發(fā)揮自己的力量來培養(yǎng)學生。
(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告訴學生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臨床常見的多發(fā)病,患者經常會感到關節(jié)劇烈疼痛,并且會對他們的活動造成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疾病很難治愈,且涉及較長的病程,患者需要經過長期的規(guī)范治療,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受到病痛的折磨,再加上高昂的醫(yī)療費用,極易導致他們產生抑郁情緒,進而失去治療疾病的信心,對綜合療效造成影響。所以,護理人員應當根據(jù)患者心理狀況和實際的病情癥狀等等,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雖然為患者提供用藥飲食等指導,可以起到一定護理效果,但是卻無法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況,所以護理人員應當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況和情緒變化,對他們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情緒的調節(jié)指導。也可以采用穴位貼敷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時該方法具有溫經通絡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如此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4]。
(八)轉變學校以及教師對健康教育的態(tài)度
目前,越來越多的病患面臨著來自身體、心理的各種健康問題。疾病本身對機體的損傷及疼痛折磨,醫(yī)療過程所產生的巨大經濟負擔,致畸致殘疾病或其他后遺癥所導致的生活質量下降,以及家庭、社會對疾病認知錯誤所帶來的誤解傷害等等因素,對病患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改變他們對健康教育的態(tài)度,學??赏ㄟ^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需求進行詳細的了解,并結合這些需求在人體解剖學課程的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對該課程的教學實施進行不斷的充實和調整,使學生的健康教育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幫助學生對其工作以及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健康問題進行解決。
(九)對人體解剖學課程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進行健全
首先,學校在工作氛圍上要為健康教育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鼓勵教師積極地開展各項健康教學研究活動,并對與之相關的激勵機制進行制定,頒發(fā)獎勵給具有突出貢獻的教師,使教師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研活動中來,能夠使人體解剖學課程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實,幫助教師通過對課程教育的創(chuàng)新,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
其次,學校在用人思路方面要進行拓展,不要將過多教學工作安排給健康教育教學研究的教師,使其在進行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投入。面向社會,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開展進行招聘工作,面向社會大眾進行專業(yè)化、高素質的健康教育教師的選拔工作,對人體解剖學課程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進行適時的擴充。除此之外,還可以與一些健康教育或健康醫(y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聘請行業(yè)專家來本校擔當健康教育顧問,對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予以正確的指導,能夠有效的提升健康教育的質量,或是組織學生外出開展實踐活動來提升他們的健康教育能力。
結束語:
學校最重要的素質教育課程之一就是健康教育,在人體解剖學專業(yè)引入健康教育,不僅可以加快素質教育的推進,還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帶來更多的社會財富。然而,人體解剖學屬于臨床醫(yī)學最基礎的學科,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應當讓他們形成健康護理觀念,教授他們如何開展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安娜. 淺談"健康教育"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 2021(2014-31):138-138.
[2] 劉鴻宇. 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室建設及在非醫(yī)學院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解剖學研究, 2013, 35(2):3.
[3] 張海英, 易西南, 勞梅麗,等. 基于人體解剖學教學的人文教育實踐[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2, 11(6):1.
[4] 周媛媛, 程杰西, 陳彥鋒. 以康復治療為主導的人體解剖學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6, 34(2):2.
作者簡介:陳橋橋 1993-09-30 女 漢族 湖北鐘祥人 碩士研究生 單位:內江衛(wèi)生與健康職業(yè)學院 助教 中西醫(yī)結合基礎
屈瑤 1993-09-30 女 漢族 四川資陽人 碩士研究生 單位:內江衛(wèi)生與健康職業(yè)學院 助教 微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