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琴
摘要:中考體育改革是國家重視體育教學的直觀體現(xiàn),也是落實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重要舉措。足球運動納入中考體系引領課堂教學走向新紀元,需要教師結合中考的考核目標以及學生足球運動能力的長遠發(fā)展需求,重新思考足球教學構建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學實踐策略?,F(xiàn)深入分析中考體育對于足球教學的影響,并針對優(yōu)化策略展開探討,以期構建高效體育課堂,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足球運動技能。
關鍵詞:中考體育;足球教學;教學實踐
在大力倡導五育共舉的教育背景之下,對于學生體能素質(zhì)以及體育意識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初中體育的育人價值日益凸顯,中考體育改革更是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推向了新層次。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其影響力不容小覷。對于學生運動技能的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樂觀運動精神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作用。足球成為校園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各地紛紛將足球繞桿運球納入中考體育項目,足見重視程度。中考體育也對足球日常教學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如何提升教學質(zhì)量成為廣大教師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1中考體育對于足球教學的影響
對于足球教學而言,中考體育改革是一把雙刃劍,為校園足球運動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的同時,對于課堂組織模式造成雙面影響。第一,從積極影響視角而言,中考體育形成了促進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的指向性目標,提高了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促使教師積極反思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對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構建高效足球教學課堂。此外,推動了校園足球的發(fā)展,營造濃厚的足球運動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足球運動熱情,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那笾剿?,增強足球教學過程中的多維度互動,促進學生足球技能以及運動意識的進一步提升。第二,從消極影響視角而言,就目前而言,以知識為導向的應試教育思想并未完全摒除,足球運動納入中考體育項目,極易造成教師形成以考為綱的教育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單純的以中考項目作為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試圖通過反復機械的訓練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在此情況下不僅削弱了足球運動應有的魅力及教育價值,造成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認知過于狹窄,形成功利化的學習目標,不利于足球運動素養(yǎng)的持續(xù)長遠發(fā)展。綜上所述,教師應綜合考慮中考要求及素養(yǎng)發(fā)展多層次的因素,合理的安排足球教學,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
2中考體育視域下足球教學的實踐策略
2.1加強重點技術訓練,提升運動能力
在中考體育背景之下,教師應著重于足球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以更好的應對各項考核,樹立足球運動自信,形成持久穩(wěn)定的足球運動內(nèi)在動力。就目前而言,中考體育中關于足球的考核集中于運球技能方面,而運球又是足球運動最為基本的技能之一,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運動需求,設計針對性的強化練習。鑒于初中學生運動能力呈現(xiàn)鮮明的個體差異,教師應兼顧整體學生的運動起點,制定層次化的訓練內(nèi)容,由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多人運球再到運球繞桿,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運球能力。首先,教師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了解運球的基本動作規(guī)范,便于學生更好的投入運動實踐,以減少因操作不當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運動損傷。其次,鑒于運球訓練較為枯燥,為了促使學生時刻保持訓練熱情,教師可以適當融入體育游戲,以提升運球訓練的趣味性。例如在組織運球繞桿技術訓練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競賽的方式,讓小組成員以接力的方式將足球運至指定地點,速度最快且動作規(guī)范的小組獲得勝利。通過渲染一定的競爭氛圍,刺激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快速的掌握相關運動技巧,提升教學效果。
2.2注重體能速度訓練,提升有氧耐力
對于足球運動而言,跑動是最為基本的特征,速度是關鍵能力,對于學生體能、耐力以及身體靈活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單純的針對技能進行強化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配合相應的有氧耐力訓練模塊,對學生足球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具體而言就是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在運動技能訓練之前教師設計跑步環(huán)節(jié),既起到運動熱身的作用,促使學生快速的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又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跑步速度及靈敏性。教師針對不同的訓練目的采取相對應的訓練方式,例如,借助長跑鍛煉學生的耐力,借助4×100米往返跑鍛煉學生的速度,借助障礙跑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為足球運動的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第二,教師通過多元化的運球訓練,增強學生的球感,提升學生的控球能力。例如,設計腳內(nèi)側和腳外側運球,讓學生快速的掌握比較常見的運球方式,能夠靈活的控制足球,向前推進,變向與擺脫。又如設計圓形順時針與逆時針運球訓練,教師設計一個直徑為15米左右的圓作為訓練場地,讓學生用單腳沿著圓圈線進行運球,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跑動能力,又能夠提升學生的運球技術。通過多元化的項目設計促進學生運動能力與體能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2.3強化心理素質(zhì)訓練,提升應變能力
面對考試緊張的氛圍,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而影響運動能力的充分發(fā)揮。針對此情況,教師應注重心理素質(zhì)的強化訓練,幫助學生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考核,能夠展現(xiàn)自我潛能與自我風采,甚至超常發(fā)揮,獲得滿意的成績。第一,在日常訓練中營造考試氛圍。平實的足球教學活動愉悅性有余而緊張感不足,導致學生形成了散漫的運動習慣。身處考試氛圍時,容易出現(xiàn)心態(tài)失衡的問題,致使考試失利。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對抗賽、課堂抽測或是定期技能考核等活動,適度的營造競爭氛圍,幫助學生習慣中考的節(jié)奏,消除對于考試的恐懼感。第二,注重學生逆商的培養(yǎng)。學習并非一帆風順,將會面臨各種挫折與困難。中考同樣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是對學生隨機應變能力的考驗。教師應將抗壓能力、受挫能力以及應變能力納入足球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制造困難阻礙,讓學生獨立思考應對方式,教師針對學生的反應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以提升學生的臨場發(fā)揮能力。
結束語:
總之,在中考體育視域之下,足球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教師應以發(fā)展的眼光審視教學活動,根據(jù)學生運動能力的階段性發(fā)展,因地制宜的調(diào)整教學方案,兼顧育才與育德,促進學生身體基本素養(yǎng)、足球運動能力以及心理品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忠超,吳湛,王京京.體育中考足球項目設置導引下校園足球教學探究[J].體育視野,2021(11):25-27.
[2]趙杰.新時代融合視角下提高體育實踐課教學質(zhì)量思考——以體育中考足球選項為例[J].體育風尚,2021(0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