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明
摘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我國的教育國策,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根據(jù)《五項管理工作--體質(zhì)管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規(guī)定等文件對學校體育體育工作提出了“教會、常練、常賽”具體要求,習近平主席對學校體育更是提出了:“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钡囊笄衅谕?,所以學校體育教學需要進行自我革新與創(chuàng)新。分層教學是指教師轉(zhuǎn)變以往整體式的教學視角,根據(jù)特定的方式,將班級初中生劃分為若干群組,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任務布置,以此提升授課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本文,將從分層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fā),簡要探究這一方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關鍵詞:初中生;分層教學;體育
素質(zhì)教育的落實與發(fā)展,要求教育者應注重受教育者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體育作為“體”一環(huán)的直接表現(xiàn),該學科的教學不僅能夠助力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成長,還可以有效釋放初中生的學習壓力,改善其精神面貌。但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上,部分體育教師由于自身教學理念較為傳統(tǒng),授課時慣用于整體訓練的方式進行授課,造就單調(diào)運動氛圍的同時,還容易為初中生帶來不必要的身心壓力。對此,教師更加需要提高對分層教學的重視,并根據(jù)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進而整體提高初中生的運動素質(zhì)與運動水平。
一、教學階段分層,提升體育授課整體性
教學階段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工作的重心多放在課中階段,對于前后兩部分的關注度明顯不足,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體育授課的整體性,甚至還會影響初中生的個人運動能力發(fā)展。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對教學階段進行分層,明確各部分所需要落實的教育任務,借此提升體育授課的整體性與各階段之間的關聯(lián)性。
例如,教師在各種跑的教材教授時,可以通過教學階段分層的方式進行設計。課前階段,教師可以播放運動會上跑步健兒為國爭光的比賽集錦,借此引發(fā)初中生的運動興趣。課中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比賽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初中生通過接力跑、綁腿跑、變速跑等形式進行鍛煉,以此點燃初中生的運動激情,并為其提供充沛的動力。課后階段,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利用飯后時間進行恢復鍛煉,如慢跑、競走等,借此強化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進而,在各階段的分層設計中,逐步實現(xiàn)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二、教學對象分層,提升體育授課針對性
不同的初中生其身體條件、運動能力皆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僅依靠傳統(tǒng)“整體任務布置”的方式進行授課,不僅容易因為強度過大為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帶來嚴重的運動負擔,也容易因為強度不足導致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得不到充分鍛煉。對此,教師可以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運動區(qū)間,分別設置各個小組需要進行的運動項目,進而,實現(xiàn)體育授課針對性的增長。
例如,在“快速跑”教材授課時,教師可以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并開展教導。在鍛煉開始前,教師需帶領全部初中生進行熱身運動,避免后續(xù)跑動過程中,學生因為身體預熱不足而發(fā)生意外事故。分組后,教師需要為各個小組設置具體的訓練目標,如,運動能力較強的小組,進行1000米的計時跑以及2*400的勻速跑;運動能力一般的小組,進行800米計時跑與400米勻速跑;運動能力較弱的小組,進行2*800的勻速跑。教師針對性地布置體育訓練任務,既能夠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中運動強度過大或過小的問題,還能夠保障全部的初中生都可以在其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教學對象分層的方式開展體育授課。
三、教學內(nèi)容分層,提升體育授課范圍性
體育教學并非單純的體育運動,其中還包括的健康行為意識以及體育品德觀念。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在授課時的多圍繞運動項目進行授課,久而久之,則不利于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細化體育課堂教學的各個目標,以此提高體育授課的范圍性,并助力初中生的身體健康與思想成長。
例如,教師將課堂教學階段細分為“身心運動”、“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組別?!吧硇倪\動”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任務安排,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鍛煉項目,借此強化初中生的身體基礎,促進初中生的身心發(fā)育;“健康行為”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訓練后的恢復時間,講解“健康行為”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塑造健康行為意識,借此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品德”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選擇具體的競賽記錄作為教學的載體,通過分析案例人物身上存在的閃光點的形式,讓初中生將之理解并參透,從而樹立自身優(yōu)秀的體育品德觀念。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即能夠更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擴大體育教學的范圍面積,進而為初中生的身、心、思、智全面發(fā)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法能夠完美契合初中體育教學的種種需求,還可以有效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教師針對教學階段、教學對象以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既能夠改變以往單調(diào)的教學格局,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初中生的運動積極性,進而,推動初中體育教學的長遠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張芹.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12):121-122.
[2]沈錦永.實施分層教學,提高農(nóng)村初中體育的教學效率[J].體育風尚,2020(02):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