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摘要: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是班級里德育工作的指導人,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人物,小學生處于人生世界觀形成的基礎階段,在此階段,為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對學生以后的成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小學班主任應認識到自身在班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從自身做起,從理論到實踐,積極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教育策略
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人們看待人才的標準不再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思想道德素質更被人看重,因此,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小學生處于行為習慣、思想形成的基礎階段,正是需要塑造健康人格和人生價值觀的時候,小學班主任要抓住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認識到當前德育工作中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的開展德育工作,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更符合社會的發(fā)展和成長的需求。本文就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中的主要問題,以及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策略,進行分析。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通過長期觀察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發(fā)現,部分小學班主任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不夠,首先,部分班主任缺乏先進的德育工作理念和德育措施,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主要以灌輸教育為主,就是在學生犯錯的時候,提出批評,然后告訴學生,什么時候對的,什么不能做,這種“說教”的教育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感體驗,這容易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畏懼心理,不利于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而且也無法有效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實效性。此外,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忽略關注成績一般或是后進生的德育教育,這不僅導致班級德育教育工作失衡,而且不利于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阻礙了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策略
(一)言傳身教,樹立良好榜樣
提升小學生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前提是,班主任自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要注重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小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中,接觸到最多的教師就是班主任,長期的師生接觸會給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且,小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因此,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以良好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例如,針對小學生在班級自習課中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問題,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度比較低,在自習課中,有的學生發(fā)呆,有的學生做小動作,或是與同學一直說話,如果班主任經常因此責罵學生,學生不僅會產生厭煩和畏懼心理,而且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此時,班主任可以換一種教育方式,將班級中的講桌變?yōu)檗k公桌,在班上學習和備課,一方面能注意到學生的自習情況,一方面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這比單純的語言訓話教育更能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位學生
每位學生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不一樣的,每位學生的成長經歷、家庭環(huán)境和學習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摒棄傳統(tǒng)的以分數評價學生的標準,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注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才會增強對班主任的信賴,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班級中一位后進生最近學習狀態(tài)不好,考試成績明顯下滑,班主任發(fā)現此情況后,應當主動與該生交流談心,在交談過程中,班主任要耐心傾聽,詳細的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采取適當的言語為該生分析最近學習狀態(tài)不好的原因,并為學生提供心理指導,安撫學生情緒,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學生更容易走出困境,并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三)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強化德育教育效果
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只有理論教育是不夠的,小學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教育活動,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學生從思想到行為,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強化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送暖”愛心活動,班主任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帶學生向社區(qū)中的老人送去溫暖或去養(yǎng)老院自愿服務,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掃地、擦桌子或是表演節(jié)目等等,讓老人感到溫暖,為老人帶去歡樂,以此形式,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樹立尊敬老人、孝順長輩的正確觀念,讓學生在此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讓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班主任要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端正自身的工作態(tài)度,踐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各種資源,全面的開展德育工作,既要理論結合實踐,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要認識到當前德育工作中的問題,又要積極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小學班級的德育教育效果,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蓉.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4).
[2]歐陽勇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J].東西南北:教育,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