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存
摘要:陶行知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對現(xiàn)代教育依然影響深遠,給予廣大教育工作者有益的啟示。在幼教大綱的總則部分特別強調(diào),“我們應該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生活化環(huán)境,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活動,給予幼兒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惫识?,如何使幼兒課程回歸本真生活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發(fā)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值得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探索實踐的課題。對此,本文深入研討了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實施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實施
一、合理投入生活課程材料,點燃幼兒參與的熱情
幼童處在一種充滿活力、活潑好動、對周圍事物充滿新鮮感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抓住幼兒這一心理特征,投給幼兒所好,將他們感興趣的學習材料投入到學習區(qū)中,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材料。另外,在選材的選擇上,要緊扣教學實際情況,立足教學重點內(nèi)容,并能適當擴展和豐富素材內(nèi)容,以更好地調(diào)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素養(yǎng)。而且,在放置材料時,教師也要綜合考慮這些材料的教育意義和作用,幼兒用材料是做什么的,材料可以幫助幼兒發(fā)展哪些能力,材料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優(yōu)化。最終可以充分發(fā)揮區(qū)域材料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既發(fā)展興趣,又促進幼兒認識事物,從而更好地學習知識。此外,由于熟悉的生活情境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應注意教材的接地,選取貼近幼兒生活的素材,這樣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周圍的新事物。
例如:學習"認識人民幣"時,筆者將不同面值的硬幣圖式投入到材料專區(qū)中,讓幼兒時常能看到,能夠認識各種幣種的樣子及作用,學會用這些人民幣都能買什么樣的東西,從而增強他們對人民幣的認識。在生活化課程中,筆者先問他們:"大家自己去買過東西嗎?買東西時都用什么呢?"待幼兒思考后,筆者向他們展示了人民幣,隨后讓他們根據(jù)各種人民幣大小值,寫出一定數(shù)量的各種人民幣,以便在游戲中使用。這既使孩子們認識了人民幣,又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計算和找零錢,鍛煉了實際能力。另外,教師還可引導孩子們到戶外收集一些好看的樹葉及其他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成精美的圖冊,投放到材料區(qū)域,供其他幼兒賞析。通過投入多樣化的材料,能有效豐富幼兒的活動,讓他們在游戲中,通過動腦、動手有效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
二、將游戲融入生活課程,有效實現(xiàn)寓教于趣
游戲是幼兒認別周邊事物的常規(guī)活動,它不但具有著學習的超自然性,而且對幼兒身心的各諧發(fā)展有著獨特價值。幼兒具有著好玩耍的天性,容易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故而,在開展生活化課程教育時,適當?shù)厝谌胗螒蚧顒?,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熱情,使其保持長久的注意力,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鑒于幼兒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孩子們有著強烈表達的欲望,基于此,筆者開展了"小蝴蝶"的語言游戲活動,引導孩子們對"小蝴蝶去飛向哪里"進行探討,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們脫口而出:"小蝴蝶飛到花叢中"。也有幼兒會追隨著思路將蝴蝶飛向哪里定格為"花"上。為此,筆者問孩子們,"為什么蝴蝶總會在花上待著呢",通過這一問題的引導,將"花朵美麗"這一答案導引出來,同時筆者又發(fā)問:"那蝴蝶都喜歡到花園的哪些地方玩耍呢?"這樣幼兒會轉(zhuǎn)換思路,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筆者充分發(fā)寄予了孩子們思考及表達的空間。
三、妙用生活廢舊物品,培養(yǎng)幼兒互助合作的意識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被家長視為掌上明珠,受到家長的寵愛,這些孩子難免養(yǎng)成嬌生慣養(yǎng)、以自我為中心、將喜愛的事物占為己有,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等不良習性。鑒于此,在生活化課程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生活區(qū)域的搭建場地,同孩子們一起利用積木,以及生活廢舊物品,如乳酸盒、易拉罐、紙盒、玉米瓤等,讓其大變身,作為構(gòu)建游戲活動的素材,這樣,不僅能夠給予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提升其動手能力,拓展空間感知力,并且游戲活動需要幼兒的合作完成,還可以從幼年開始在孩子的心中根植互助合作意識。
例如:開展生活化課程時,教師可以組織小朋友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生活廢舊物品,如乳酸盒、易拉罐、紙盒、玉米瓤等,一起搭建孩子喜歡的"城堡""神秘莊園",也有孩子自發(fā)地與其他小朋友"砌花墻""蓋寵物室"。當一座座別出新裁的"建筑群"完工后,孩子們看到自己努力后的成果,都十分喜悅,大家歡呼雀躍。老師們都被孩子們強大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所驚艷。孩子們在搭建、拼插玩具的過程中,無形中培養(yǎng)了其互幫互助,通力協(xié)作的意識,還使他們懂得什么是團隊精神,增強了小朋友間的友誼,孩子們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促使其性情情感得到良性發(fā)展。
總而言之,幼教要回歸生活,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為導向,尊重幼兒的生活,去積極地探索生活化課程,回歸幼兒本真生活,更好地踐行生活化課程,使其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唯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張揚個性,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積淀經(jīng)驗與智慧。
參考文獻:
[1]印小青, 李娟.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意蘊,誤區(qū)與實施策略[J]. 2021(2016-2):64-66.
[2]高麗萍.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施路徑[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