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定勇
摘要:雙減政策的施行既為現階段初中教育帶來了新機遇,即結合政策要求著力改變現有教學結構中的弊端,提升教學質量;也為初中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即如何適應雙減政策要求?從哪方面進行教育改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個人對雙減政策的理解和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全新的教育目標,發(fā)揮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資源的教學優(yōu)勢,深入開展自主實驗,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提高學習素養(yǎng)。
關鍵詞:雙減;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生物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概念、規(guī)律、定理類知識多源于對于生產生活現象、自然現象等的觀察反思,通過實驗總結一系列的規(guī)律性問題,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生物學的意義逐步凸顯,更對于初中生的學科學習能力、學習素養(yǎng)提出了新要求。雙減政策的落實促使教師轉變教育思路,豐富教學方法,更可以讓學生在滿足自我學習需要的前提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較好的學科涵養(yǎng),帶動自身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一、初中生物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核心想法沒有改變
在雙減政策落地之前,國家教育機構也相繼推出了減負政策、新課程改革要求,帶動了初中生物教師積極利用多樣教學資源,如生物圖片、模型標本等開展教學,但教師還是習慣于將其作為輔助教學方法,課堂大部分時間多由自己的填鴨式講解完成,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想法和學習能動性,核心的教育理念并沒有轉變。
(二)教學核心方法沒有改變
題海戰(zhàn)術是初中生物教學的主要方法,利用習題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知識,利用習題鞏固所學,其本質仍然是灌輸式教學方法和示范性教學引導。學生在還未進行充分的實驗和十足的思考、分析與驗證時進行習題操作只會是事倍功半,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更容易在長期難以獲得學習自信心的背景下逐步喪失學科學習熱情[1]。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定向雙減要求明確教學目標
雙減政策的核心要求是教師能夠從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yǎng)個性學習能力入手開展教學,其靶向目標是學生的需求而非教師的教學任務,所以教師要結合文件精神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對照目標選擇合適的學習技巧,滿足不同的認知需求和成長需求。
“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是相對抽象的概念,植物可以呼吸多存在語文學科的擬人應用之中,而如何通過科學手段來驗證植物確實可以呼吸是教學中的難點部分。教師制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應當先要求學生掌握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并能夠從身邊的觀察中去找到合適的例子,對照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通過自我尋找、自我驗證推導光合作用產生的條件、產物、場所,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后小組學習中,也要請學生根據本課所學,自己開展實驗,來探究陽光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驗證所學知識。
(二)充分發(fā)揮對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如交互一體機、幾何畫板等可以實現對聲音、畫面等到優(yōu)質處理,能夠將平面知識轉化為立體內容,將靜態(tài)文字變成動態(tài)畫面。初中生物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作用,根據教學實際需求,適當引入多媒體手段和資源,幫學生更直觀形象的理解抽象生物知識,形成更深刻的記憶[2]。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一課中涉及到大量的抽象概念,如能量究竟是什么?它在生活中的體現又是怎樣的?雖然與生命體的活動息息相關,但卻看不見摸不著,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的夸張表現手法,生動的展示個體能量的釋放或消耗過程,如給出蘇炳添跑步時的消耗能量和吸收能量數據,或用視頻展示人體靜坐、跑步時呼吸的頻率。放大看不見的數據,對學生形成感官刺激,聯想到自己的運動和生活,更好的理解抽象知識。
(三)應用生活資源補充教學內容
雖然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內容是明確固定的,但是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體現教學的靈動性和多樣性,既讓學生有學習興趣,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空間[3]。
借用鑒定熱門生物視頻的資源,從中挑選出幾種學生較為常見的昆蟲,請學生說出昆蟲的名稱,自己進行判斷的依據,是其形體特征還是給自己留下的哪些生活印象?再對比分析幾種常見的昆蟲圖片,看可否說出昆蟲的主要特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短視頻資源激發(fā)其認知興趣,再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調動其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更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
(四)通過自主實驗鞏固學習基礎
在學習結束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實驗,如自行設計光合作用產生釋放氧氣的生物實驗過程,選擇常見的生活素材作為實驗材料,記錄實驗過程,整理實驗結果,在主題交流討論課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分享、學習和互相評價。用自主性的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習能動性,用實驗這一重要學習形式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
三、結束語
雙減政策的實行對初中生物教學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需要教師緊緊把握教學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從確定全新的教學目標入手,借用多種資源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可以挖掘自己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使學習更高效、教學更有質量。
參考文獻:
[1] 蔡蓓. 探索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 2021(2018-23):80-80.
[2] 王叔安. 新課改指導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研究分析[J]. 2021(2014-4):164-164.
[3] 陳文. 談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一些做法探尋[J]. 2021(2019-2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