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靜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課改中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來。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不高,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培養(yǎng)過程,需要在不斷實踐和摸索中找到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jīng)開始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在探尋更加科學有效的策略,讓學生能夠更加系統(tǒng)的、成體系的進行閱讀,在閱讀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探究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閱讀教學時閱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學生掌握很多學習語文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的文虎素養(yǎng)得到提升,語文的學習過程也會更加順利。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師要善于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打造更加豐富有趣的閱讀課堂,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閱讀,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閱讀能力與學生的語文水平緊密相關,語文作為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基本漢字知識的重要橋梁,有助于讓學生提升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好的理解,還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學會更多的寫作技巧,對于學生寫作也有很大幫助。閱讀還能夠打開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對于我國文化有更加明確的認知,感受我國優(yōu)秀文章、名著的魅力,促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2.1豐富教學內容中,重視課外拓展
只局限于課本教材中的文章內容并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名篇名著數(shù)不勝數(shù),教師應該打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從小學階段就開始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優(yōu)秀的閱讀內容。閱讀能力是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的,需要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尋找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和內容進行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挑選一些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閱讀,打開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課外閱讀還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簡愛》時,學生的學習目標是熟悉小說的情節(jié),通過小說情節(jié)對人物的刻畫來分析人物的形象。外國小說與中國小說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小說所使用的語言都較為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然而外國小說由于是譯文,并且風俗文化與生活習慣不同,學生閱讀起來會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和故事內容,分析小說情節(jié)之后再引導學生閱讀。此外,學生們閱讀完以后教師要布置相關的問題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課外閱讀重要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學生了解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中敢于追求平等地位的簡愛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就是課外閱讀的積極意義。
2.2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能力提升的關鍵,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一項任務、提升一項技能的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讓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自主思考,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通過多媒體的視頻、 圖片等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把更多時間交給學生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通過在課堂中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提升閱讀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記錄了魯迅先生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jīng)歷,由于這篇文章屬于散文,并且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許多學生看來是一篇難度較高的閱讀材料,但是這篇文章屬于“回憶文”,大多是以敘事為主,所以故事情節(jié)較為有趣,拋開文章的難度來講這篇文章會是學生喜愛喜愛的閱讀類型,所以教師要努力的利用學生的興趣來降低文章的難度,教師可以先篩選信息,了解全書的內容,先將文章的難點弱化,晦澀難懂的語言可以采用白話文的形式給學生講解。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投影魯迅的畫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將其中具有語言特點的精彩片段挑選出來,利用文章的童趣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集有關文章的音頻資料,比如二十四孝圖和五猖會這種有意思的相關資料,利用這些方法來弱化文章的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2.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以學生為中心
無論是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后練習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都是教學中的主體。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讓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展開。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課前預習,并且做好教學設計工作,明確課程內容的重難點內容,在課程中教師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并且積極給予幫助。在課堂中教師還要多設計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給學生打造更加豐富的閱讀課堂。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工作的認真負責,也能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產(chǎn)生影響,更加認真的進行閱讀,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也給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機會。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越發(fā)重視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著力進行教學方式和理念的轉變,相信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找到更多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滿足當前社會對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艷萍.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J]. 明日, 2021(14):1.
[2]岑美秀.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 2021(2017-23):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