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
摘要:中職電子技術知識點瑣碎、繁多,實際操作性強,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歸納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同時鍛煉學生分析、探究及實踐能力,對提升電子技術教學效果有重要價值。為進一步推動中職電子技術教學目標及任務的有效落實,本文對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電子技術;任務驅動
引言:
中職電子技術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枯燥的單方向對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缺乏探究動力,掌握的知識點多是零散的,目標不明確,對教師較為依賴。對此,可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明確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將相關的知識進行關聯(lián),并鍛煉學生實踐能力。
一、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開展是圍繞“任務”進行的,因此其應用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任務,即目標是什么。任務明確了,學生們就可以擺脫不相關的信息,從已學知識中挖掘相關知識,并在教師引導下探索與之相關的未知知識,為完成任務奠定基礎??梢?,“任務”的提出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促使其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任務的設置要難度適宜,貼合教學主題,避免任務難度太大或者偏離教學內容而導致學生難以完成,使其喪失學習積極性,而任務過于簡單,則缺乏實際意義,學生也不會引起重視。以《多級小信號放大器》為例,教師在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提出的任務為:學生自行設計二級小信號放大器,這是一個總任務,是接下來教師教學、學生探究要完成的最終目標。如果是傳統(tǒng)教學,教師將一堆知識點向學生灌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會考慮這個知識點有什么作用,能夠與哪些知識點關聯(lián)。明確總任務后,學生在學習時就可以關注相關理論、知識點及技能,促進其思考這些知識點能夠解決什么問題,是否可以解決此項任務,使學習更具目的性、方向性,以提高學習效果。
二、深入挖掘、分析任務
設置了總任務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路,即探究如何完成目標,找到完成任務的合理路徑。對任務分析的過程,是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可以采取問答、討論或者小組合作等形式。還是以《多級小信號放大器》為例,在布置總任務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要從哪幾個方面展開,放大器的制作中會設計到電路、耦合方式、元器件參數(shù)的選擇與設計,因此教師可以提出四個問題:其一,什么電路比較穩(wěn)定?學生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分壓式偏置電路。其二,選擇什么耦合方式?學生的回答是電容耦合方式?其三,電阻、電容的作用是什么?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最終確定答案。其四,元器件參數(shù)如何確定?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們根據(jù)電路相關計算方法進行了確定。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到完成總任務,需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這幾個問題同時也成為總任務下的分任務,這就完成了任務的細化,找到了完成任務的步驟。在挖掘、分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思路始終圍繞著“任務”這一核心,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清晰,同時明確了與任務相關的知識、技能及環(huán)節(jié)。
三、通過實踐完成任務
將總任務細化成分任務后,就要探索解決分任務的方法并通過實踐完成任務。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教材內容,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其次,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僅靠教材指導是不夠的,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式教學,讓學生們合作尋找教材以外的相關資料,挖掘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在任務驅動下使學生獲得更系統(tǒng)、全面的知識,而這種效果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其次,對于每個分任務,還可以根據(jù)完成任務的階段劃分具體的“階段性任務”,比如確定元器件參數(shù)的任務,第一個階段是確定使用哪些元器件,明確這些元器件的作用;第二個階段是確定計算方法等等。接下來,各組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找到完成任務的最佳方法,最后通過合作、實踐來完成任務。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被發(fā)揮出來,同時可以夯實學生理論基礎,訓練學生實踐能力、合作能力等,深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
四、評價任務完成情況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將“任務”作為主線,始終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驅動學生思考、探究,集中關聯(lián)的知識、技能來完成任務。那么,任務完成的情況也就體現(xiàn)了教學的效果、學生學習的結果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對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評價時首先看任務是否完成,然后要評價任務完成過程的各個步驟是否規(guī)范、順序是否正確、方法是否恰當。同時,教師還需對學生探究、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xiàn)予以評價。比如,有的學生參與性不足,有的學生至今有疑難問題未解決等。教師將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糾正,并對其沒有充分掌握的內容進行再次指導。另外,分析此次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不足和可取之處,在日后教學中,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案。比如,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之間的合作程度不夠,如果再對學生分組,教師就要考慮學生綜合條件,比如性格、成績、特長等等,盡量讓同組學生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五、結束語
中職學校的優(yōu)勢在于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尤其電子技術專業(yè),極具專業(yè)性、技術性和創(chuàng)新空間。任務驅動教學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以任務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興趣,構建全面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該專業(yè)學生未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申玉宏. 基于任務驅動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探討[J]. 中國高新區(qū), 2019, 000(002):58,60.
[2]朱秀芬. 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 職業(yè)教育(漢斯), 2021, 10(1):9.
[3]楊永軍.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