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各種福利機制以及教育機構也在不斷完善當中,現(xiàn)如今針對于智障學生而專門設立的培智學校也已經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能夠讓更多智障學生通過學習教育來實現(xiàn)獨立的生活,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成為一個身殘志堅的優(yōu)秀人才,在培智學校當中想要獲得更為優(yōu)異的成績與更加強的學習能力就必須要學會適應,其中生活適應性的教育在培智學校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更多的智障學生能夠通過加強適應性調節(jié)來實現(xiàn)自身的抱負與理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能了解到具體的培訓方法,為自身謀得一絲出路為將來在社會上融入集體做好準備。
關鍵詞:培智學校;學生生活;適應性教育
在培智學校當中的核心內容甚至說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學生對于學校生活的適應性,同時生活適應性教育作為學生未來踏入社會的第一步顯得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培智學校的教育成效,同時這樣的教育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對于師生來說有著更多難以攻克的問題與難關,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平時的習慣模式以及個體化之間的不同差異來逐步落實教育內容,要確定與日常實踐和日常生活相融合制定最完美的個人計劃從而督促每一個智障學生的進步,讓學生感受到培智學校別樣的溫暖,那今天就論培智學校學生的生活適應性教育展開論述。
一、我國對培智學校學生生活適應教育的規(guī)定
在我國對于培智學校有著非常嚴格而且標準的規(guī)定,在2007年時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生活適應性從而促進學生都可能成為獨立生活的社會公民,并且要讓學生與社會相接壤通過學習生活語文和生活數(shù)學等作為踏入社會的基礎,實現(xiàn)與正常人無障礙溝通。雖然我國出臺了很多有關培智學校的政策與法規(guī)國家以及社會也在大力協(xié)助培智學校進行相關內容的制定與改良,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學校以及學生對于管理和自身的發(fā)展存在著一些誤區(qū)與弊端,目前如何能把潛能開發(fā)與生活適應性教育相結合成為了當下非常困惑的一個難題,對于廣大的師生朋友們也提出了很高的挑戰(zhàn),讓許多的機構老師對于這樣的問題也無可奈何,針對以上問題特提出了幾種策略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可以認真研究探討之后盡快落實到學生以及培智學校身上,為我國殘障人士煥發(fā)新的光亮照亮整個社會。
二、培養(yǎng)培智學校學生生活適應性教育的具體策略
2.1、根據(jù)個體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培智學校的設立本就是為智障學生提供一個接受新式教育的平臺,所以對于學校的一些設施以及設備都是有一定針對性的畢竟學生自身是有一定缺陷并且有一定自卑心理的,學校必須要考慮到這點。在培智學校當中應當注意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與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并且讓學生可以在社會當中進行更好的融入這對于教師有了不小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制定有針對性的計劃,要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前來想到可能會發(fā)生的問題,以實際的情況為根源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并根據(jù)學生實際的智商以及能力水平進行有機結合,為每一個學生進行定制性的教學計劃,總而言之要在實際教學當中來關愛每一位學生,從學生為出發(fā)點讓學生能夠有代入感和參與感,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的善意與溫暖,讓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比如在上課時教師完全可以將社會上的險惡與復雜情形講述與學生聽,讓學生能夠積極應對某些問題及困難,使得學生可以在社會上更好的生存下去,這就會使學生對教師和學校產生依賴感,從而提升辦學效率。
2.2、將生活適應性教育融入其他學科中
提升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能力以及融入社會的能力是培智學校的終極目標,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生活當中一定要將適應性教育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并引起高度的重視,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當中進行掌握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中學科的意義及追求,讓智障的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思考及解決,因此可以適當?shù)脑谏钚越逃斨腥谌肫渌煌膶W科理念及元素,讓所學所知真正運用到實踐生活當中,比如可以在初中學習過程當中《認識常用水果》一課時,讓每一個初中生去仔細揣摩觀察水果的外形還可以讓學生對于水果的氣味以及顏色進行辨別品嘗水果的不同味道以及對于人身體產生的作用,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在生活當中進行應用,使得學生能夠對于將來的生活更加有自信同時還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將水果的文化與知識與日常的禮儀進行結合使得殘障學生的水平更上一層樓,能夠擁有更為突出的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面對每一個正常的人。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性教育在培智學校當中占有的比重十分高,對于學生日常的生活與學習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影響。故此希望廣大教師應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關愛殘障人士幫助殘障學生度過難關從而展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正核心理念,讓每一個初中生都可以感受到新式教育所帶來的紅利同時也能感受來自國家社會人民的愛心與溫暖,讓世界更加明亮,相信長此以往下去殘障學生也會擁有光明的未來向更多的人傳遞溫暖與愛。
參考文獻:
[1]樸永馨.特殊教育辭典[M].第2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2003- 2008)[G].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3]陳鶴琴.家庭教育[M].第2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