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杰
摘要:素質教育強調新時期下的教育要著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做好體育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這是落實新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和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的需要。文章從觀看體育賽事視頻、開展游戲化教學、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分層教學法以及激勵性評價這幾個方面就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體育;教學策略
長期以來,在升學率、分數的“指揮棒”下,體育教學的開展主要圍繞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師將焦點放在學生體育成績上,一味地研究如何提高學生體育成績,而對學生意志品質的成長和心理健康發(fā)展很少關注,這樣的教育模式難以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健康的、快樂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體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立足體育課堂展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生理與心理均獲得發(fā)展,文章針對立德樹人理念在初中體育課中的具體滲透路徑展開討論。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必要性
(一)落實新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
《中學體育新課程標準》中針對課程目標明確指出,要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的責任感,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針對體育精神進行發(fā)揚,形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體育核心素養(yǎng)作為素質教育深化的重要產物,也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品格,包括但不限于頑強拼搏、善合作、守規(guī)則、能吃苦、能堅持。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這是落實新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
(二)促進初中生健康發(fā)展的需要
初中學生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尤其是近些年,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很多不良社會思潮涌入校園,充斥在學生的周圍如拜金主義、及時享樂主義、新民主主義等,初中生缺少辨別黑白、善惡、是非、美丑的能力或能力有限,所以思想極容易被一些不良社會思潮侵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可以提升學生道德認知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三)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的需要
體育對學生耐力、柔韌性、力量等各個方面有較高的要求,然而,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學生生活在相對來說比較優(yōu)渥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了怕吃苦的性格,這也是很多學生排斥、畏懼體育課的原因。在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這樣,即使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困難,學生也會主動克服,盡最大能力完成學習目標。此外,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也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及教師教學的辛苦與不易,從而喚醒學生的能動性,這對提升學生體育成績、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策略
(一)觀看體育賽事視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
“體育強國”是我國體育工作在新時期下改革和發(fā)展的一項目標,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教師應以此為切入點,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可以利用體育名人先進事跡和體育經典賽事作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程資源。
(二)開展游戲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品質
遵守規(guī)則是一種良好的思想品質,它可以驅使學生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就當前初中生的成長情況來看,在生活中不遵守規(guī)則的現象比較普遍,如吃飯的時候不排隊、隨地亂扔垃圾、過馬路不走斑馬線等。這與初中生心智不成熟、缺乏有力的教育指導有關。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教師可以開展游戲化教學。一方面,通過游戲活動的引入增強教學趣味性,喚醒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品質。
(三)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
當前社會需要有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人才,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教師在傳授學生體育技能和知識的同時要利用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生理與心理共同發(fā)展。
(四)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良好品質
由于父母和祖輩的溺愛,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初中生普遍存在依賴心理,在生活中依賴父母,在學習上依賴老師。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不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教師應改變過去直接將體育技能和知識提供給學生并要求學生記憶的教學方式,而是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具體來說,教師給學生布置具體的任務,然后讓學生自主思考、探究,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拓寬學生學習深度,還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良好品質,實現智育與德育并重。
(五)實施分層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遇到困難、挫折立即產生放棄、退縮的念頭,這是不良心理的表現。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教師應當實施分層教學法,將學生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不讓學生去夠他們根本“夠不到”的目標,避免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在頻繁受挫后心理更加脆弱,也不讓學生去完成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的目標,避免學生產生自滿、驕傲心理。例如,在跑步訓練中,同樣的時間內,教師給身體素質強、中等、較差的學生設置的目標分別為1000米,800米,500米,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在竭盡全力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就感、滿足感、幸福感,以此增強學生自信心,讓“我能行”的信念扎根到學生的心中。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實施激勵性教學評價,以此增強學生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踐行對于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落實新課程教學目標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依據體育教學內容和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如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推動中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