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榮秋 侯軍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Plickers軟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方法,并說明其對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同時以教學案例的形式說明基于Plickers平臺開展學科教學的特色與優(yōu)勢,分享使用Plickers平臺開展學科教學的一些經(jīng)驗。
【關鍵詞】Plickers;課堂反饋;師生互動;評測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21)01-084-03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正從傳統(tǒng)的關注“教”向關注“學”轉變,這也使得教師對學生反饋信息的獲取變得愈發(fā)重要。它不僅影響教學推進的節(jié)奏,更關乎教育教學的質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師生對話的形式來獲得學生的課堂反饋信息,其缺點是效率低、覆蓋面窄,無法短時間內了解全體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部分學校雖然能通過平板電腦建立的智慧課堂來獲取學生學習的反饋數(shù)據(jù),但硬件管控又成了新問題。同時,高額的硬件購買成本,也讓多數(shù)學校望洋興嘆。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介紹Plickers軟件的使用方法及其與學科教學的融合。通過基于Plickers的教學,教師能夠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
Plickers介紹
Plickers(意為采摘者,采摘機器)是一款免費的課堂即時評價軟件,它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課堂的答題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因其界面簡單、易于上手,在美國被稱為課堂評測反饋的神器。它的優(yōu)點是使用門檻較低,不需要學生購買電子設備,教師只需一部智能電子設備(如手機或平板電腦)和提前打印好的Plickers卡片,就能夠便捷、高效地搜集學生課堂上的實時數(shù)據(jù),實現(xiàn)對學生的評測和對教師的反饋。
Plickers的使用方法
Plickers的使用需要以下四個步驟。
(1)注冊賬號。登錄Plickers的官網(wǎng)(網(wǎng)址為https://www.plickers.com/),點擊界面中的“sigh up for free”按鈕(如圖1所示)注冊一個賬號。
(2)創(chuàng)建班級。首先選擇網(wǎng)站左邊“NewClass”按鈕新建一個班級,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該按鈕顏色是灰色的,但當鼠標指針指向該按鈕時是可以使用的。其次,添加學生名單到班級,由于該軟件平臺支持Excel表格的復制、粘貼,所以教師添加學生名單時,可直接將Excel中存檔的學生姓名復制粘貼即可。最后,如圖2所示,為每一位學生編號,以便教師后續(xù)了解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
(3)在網(wǎng)頁版Plickers平臺上設計好互動的問題,并定義好正確的選項。需要注意的是,Plickers問題框不支持數(shù)理化公式,但可以通過插入圖片的方式解決該問題。同時,Plickers問題框也不支持多項選擇題,必要時可以通過修改題目的結構以單選題的形態(tài)實現(xiàn)多選的考查,如下面的選項設計。
在有氧呼吸過程中,進入細胞中的氧將(? )
①與氫結合生成水
②與碳結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線粒體中被消耗
④在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中被消耗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4)舉卡掃卡。
舉卡:學生人手一張對應自己名字的“Plickers選項卡”(圖3),卡的上下左右印有A、B、C、D四個選項,學生在使用時只需將正確答案的選項朝上即可完成舉卡。
掃卡:教師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將攝像頭對準學生的選項卡進行快速掃描,屏幕上的Plickers軟件即會像一個采摘者一樣,迅速采集(識別)進入攝像頭的所有卡片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值得稱贊的是,Plickers軟件具有較好的容錯功能,即使教師的手機有傾斜,但只要攝像頭掃到卡片即可正確識別出學生的選項。同時,Plickers也不會重復計算多次進入攝像頭的卡片。
Plickers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1.有效的課堂反饋與診斷
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測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針對相應的知識點設計選擇題。師生互動時,學生只需展示“Plickers選項卡”即可完成答題,教師運用移動端的Plickers軟件進行掃卡,并結合Plickers數(shù)據(jù)端給出的學生答題情況進行診斷與分析,篩選更有針對性的問題講解。通過Plickers,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每個選項被選中的人數(shù)。同時,通過切換軟件界面,教師還能得到更多的反饋數(shù)據(jù)。
2.“Plickers選項卡”的靈活變通
根據(jù)教學需要,“Plickers選項卡”在使用時還可以化身為“是否卡”“對錯卡”“統(tǒng)計卡”等。例如,筆者在講授“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一課時,其中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以拋硬幣的方式模擬YyRr產生配子的結果和比例。具體操作如下。
一位同學用雙手將兩枚硬幣(兩枚硬幣的正反面分別標記為Y、y、R、r)在手中搖晃均勻,然后拋到桌子上。另一位同學用“正”字記錄這兩枚硬幣的字母組合形式和次數(shù)。每小組記錄10~20次數(shù)據(jù),各組組長把組內數(shù)據(jù)匯總,并展示匯總后的數(shù)據(jù)。
從數(shù)學的角度看,由于實驗次數(shù)決定了概率的準確性,故需要進行大量重復試驗配子的比例才會趨于“穩(wěn)定”。在以往的教學中,受課堂教學時間所限,不可能讓學生長時間做實驗來增加次數(shù)。如果直接采用計算機模擬拋硬幣,則缺少學生體驗,實驗數(shù)據(jù)難以讓人信服。筆者引入Plickers軟件改進了以上實驗。
每位同學用雙手將兩枚硬幣(兩枚硬幣的正反面分別標記為Y、y、R、r)在手中搖晃均勻,然后拋到桌子上,以A、B、C、D四個字母分別對應配子YR、Yr、yR、yr,將自己的實驗結果通過“Plickers選項卡”反饋給老師,將上述過程反復20次。
改進之后的實驗極大地提高了實驗的效率。以班額為50人的班級為例,反復重復20次等同于一個人完成1000次的實驗,遠超之前的實驗次數(shù)。同時,Plickers軟件便捷的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節(jié)省了之前小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也更加精準。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YR:Yr:yR:yr=1:1:1:1這一結論。
3.尊重學生隱私,讓師生交流更深入
在校內的聽課活動中,有這樣一節(jié)初中生物課讓筆者記憶猶新,課題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課程伊始,教師親切的話語讓教學充滿了帶入感,師生互動活躍而有序。然而一個話題的引入打破了課堂良好的教學節(jié)奏,教師提出的話題是:“青春期,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請同學們談一談?!痹掝}拋出后教室里一片寂靜,個別學生甚至于羞澀地低下頭,生怕老師叫到自己。教師陷入了尷尬,只好講述自己和身邊朋友的青春期故事來解圍。課程結束后,教研組內部評課的時候,多數(shù)老師都覺得授課教師沒有做到“理解學生”,不該在課堂上問這個問題。筆者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如果連老師對青春期話題都躲躲閃閃,我們的學生怎么能正視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呢?這節(jié)課的意義難道僅僅是為了學生考試時選出正確答案么?顯然不是。
如何既尊重學生隱私,又能讓學生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筆者想到了運用Plickers來突破這一教學問題,將“青春期,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這一話題改成問題串式的問題,以選項“AB”對應“是否”的形式讓學生選擇,然后教師通過手機掃卡獲取反饋數(shù)據(jù)。由于Plickers制作出來的選項卡每一張都不同,且A、B、C、D四個選項印刷較小,這樣無形中就成了學生隱私的保護卡。筆者將這一想法在教研組內提出,由第二天講授同一教學內容的老師進行試驗,果然教學效果超出預期,學生參與度大幅提高。當教師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展示在多媒體上時,學生們突然變得興奮起來,原來自己的青春期問題不是個例,有這么多同學和自己一樣,后續(xù)的話題討論也逐漸變得開誠布公。
反思與總結
教師通過Plickers的使用,可以讓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高效。但是,技術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有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1.Plickers的使用應遵從教學的需要
教師在使用Plickers平臺教學時,應注意避免出現(xiàn)整堂課大量使用“Plickers”的一邊倒現(xiàn)象。Plickers的使用應遵循教學規(guī)律,過于頻繁的舉卡、掃卡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從而影響“教”與“學”的效度。
2.多元技術的融合讓課堂教學更精彩
Plickers軟件的使用應是兼容并包的,筆者相信Plickers軟件與其他教學軟件或技術的融合一定可以碰撞出更美的火花。例如,希沃授課助手和Plickers軟件結合可以快速地在多媒體上展示統(tǒng)計結果,從而給師生帶來直觀的、動態(tài)的數(shù)據(jù)體驗。再如,OneNote的手寫功能與Plickers結合可以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及時測驗和反饋,從而提高師生互動的效率。筆者深信,隨著Plickers軟件的推廣和發(fā)展,一定會探索出更多的技術交融形式。
作者單位:浙江義烏市廿三里初級中學?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海南陵水分校
參考文獻
孫琦. 基于Plickers軟件的微格教學即時評價——以講解技能為例[J]. 軟件導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