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改琴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教學中要改變之前的課堂結構,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也是當前老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至關重要,關系到了整體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成長。具體來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要真正的貫徹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落實其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優(yōu)質課堂,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英語閱讀能力。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結構;學生主體性
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的開展,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形成,是增加學生英語知識儲量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得到有效的肅清,老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重要思想,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生成強勁的學習動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1 結合學生實際,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教學方法的選擇尤其重要,關系到了整體的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許多的老師都沒有認識到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性,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存在明顯問題,灌輸式教學方法占據了主流,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會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tài),只能單方面的聽講,老師的講解占據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這種教學方法存在明顯的問題,由于缺乏課堂思考,學生的思維會逐漸的固化,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而且學生難以發(fā)現(xiàn)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趣味性,長此以往,會滋生抵觸情緒,對英語課堂教學失去興趣。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達到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目標,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重點的鍛煉學生的能力,充分落實以生為本的重要理念,保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6閱讀教學中,本文是一篇運用比較級來描述兩個人的外貌、性格特征的短文,比較級的運用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加深學生對比較級的認識,教師可以先簡單講述一下形容詞的原級和比較級知識,然后讓學生試著比較身邊的事物、班級中的人,如誰比誰高,誰的字寫的比誰好等,這樣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將比較級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在課堂中會更加的主動,自主的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主體性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形成有非常明顯的幫助,老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需要慎重,保證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契合。
2 尊重學生想法,開展差異性教學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的老師都存在一個通病,他們經常會開展統(tǒng)一性教學,沒有針對學生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實際上,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體現(xiàn)的尤其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不能開展差異性教學,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基于此,為了突顯學生的主體性,保證教學難度與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充分相符,老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真正的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之前的統(tǒng)一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實現(xiàn)阿差異性教學,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根據學生的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實現(xiàn)班級的整體性進步,消除班級學困生,促使學生各種優(yōu)秀能力的形成。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Book 9 Unit 7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中的一些細節(jié)性內容,并隨機提問一些基礎一般的學生,看他們的閱讀效果。然后,提出問題:1: What is Liu Yus hobby? Question 2: What does Liu Yu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 Question 3: Why do Liu Yus parents not allow Liu Yu to practice his hobby at night? 讓學生毛遂自薦回答問題,同時讓基礎較好的學生運用連詞“but”將問題串聯(lián),進一步體會主人公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這樣通過差異化教學,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xiàn)自己提供了機會,可以使學生通過學習有所進步。
3將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如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Unit 5 Section B部分的閱讀課文講述了小區(qū)鐘樓附近發(fā)生的一件怪事以及不同的人對這件事的不同猜測。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課文,并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具有預測作用的詞組和句型如“must be”“could be”“may be”“might be”“cant be”等。與此同時,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語法,并注意將語法知識羅列出來。在學生預習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再開展教學,這樣,在授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找準學習的方向,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積極的調整教學思路,真正的認識到學生課堂主體性的重要性,把課堂權利交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各種優(yōu)秀能力的形成,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曉慧,李陽,車向軍.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9,21(06):89-93+111.
[2]馬中濤.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241.
[3]周金先. 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三).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638-642.
[4]楊 東川. 將立德樹人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 高等教育前沿,2019,2(5).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第三中學?山西?長治?0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