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晶晶
摘要:語言文化彰顯著中華傳統(tǒng)層面的精髓和美感,而小學語文已經(jīng)向著文化筑基的方向進展,所以會融合古詩詞、文言文、現(xiàn)代詩歌等多維度文化對學生進行教學熏陶,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而言有著強大的幫助。但同時也會有部分難點浮出水面,那就是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之間的表述差異,這會讓學生從認知理解上受到一定的阻力,但這就是突破文化進階的必經(jīng)過程,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從而幫助學生進階知識層面。本文針對關于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措施進行探討,提出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閱讀理解;教學引導;方法探究
文言文雖然在表述方法以及語句理解上與現(xiàn)代白話文有所不同,但是文化精髓和認知理念卻出入不大,何況文言文更加能夠體現(xiàn)語言文化的深厚底蘊,所以學生一定要嘗試慢慢接觸賞析,于自身的文化積累和知識涵養(yǎng)大有裨益。教師可以采用詳細拆分法以及視覺引導法進行文章內(nèi)容和句意分析,還可以通過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以及情感導向牽引進行文言文教學,雖然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尚淺,但也算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教師可以多做拓展嘗試引導,也是為之后的進階涵養(yǎng)打下夯實的基礎。
一、書讀百遍,情感導向引發(fā)共鳴
文言文代表了中華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特性之一,雖然古漢語與現(xiàn)代語系出入很大,但是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就比如很多文章用句,其中聲韻平仄、起承轉(zhuǎn)合就比現(xiàn)代漢語講究許多,尤其是在古詩詞方面,所以這也是一大教學突破點。因為押韻的文章讀起來總是氣勢磅礴,而小學生恰好很喜歡這種調(diào)子,無論是讀起來或者是記憶起來都會容易些許。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教師其實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來促進理解,即便是不能夠明白句子的具體含義,但是讀著讀著就會不自覺地根據(jù)上下文對仗的內(nèi)容研究進行探索,而多讀之后通常就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教師在這個時候只需要負責將關鍵節(jié)點打通即可。以《少年中國說》一文為例,梁啟超先生在文章最后的四字長句寫得無比昂揚,讓學生讀起來能夠熱血沸騰,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晨讀課時間多進行朗讀,一來聲線能夠促進學習熱情,二來也是通過肌肉記憶將內(nèi)容刻入腦海。很多時候讀著讀著自然就想通了,更何況還有教師在一旁對專有詞匯進行詳解,更加雙管齊下促進學生理解,其實這樣的方式在于涵養(yǎng)文言文的學習氛圍,潤物細無聲。
二、視覺體驗,內(nèi)容細化促進理解
既然是閱讀,那最終目的定然是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嘗試反其道而行之的教學方法,也就是先讓學生理解文章所描述的內(nèi)容和場景,然后再進行逐字逐句對應分析,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文言文知識,主要目的是增強文言文化積累。以《自相矛盾》一課為例,這是典型的文言文閱讀文本,文章長度非常短小精悍,但是閱讀起來的難度卻比起普通文章要大上許多。首先是生詞理解,其次是綜合語言表述,所以教師可以從內(nèi)容展現(xiàn)上入手,先通過視頻動畫來播放場景內(nèi)容促使學生理解,然后再根據(jù)印象概念進行詳細拆分講解。學生在理解了整體內(nèi)容之后,對很多文言詞匯就會有所猜測了解,通過場景展現(xiàn)來直接表示具體的含義,學生就能夠舉一反三,比如文中的“陷”,通過上下文對比以及視覺體驗理解,自然知道這是穿透的意思。通過視覺引導來輔助理解的作用在于先把難點解決,之后慢慢吃透具體含義對應,能夠減緩學生的閱讀壓力,至少不用擔心理解錯誤,而這樣的形式主打積累記憶,讓學生能夠?qū)⑽难员硎鲇涀?,以便在之后的閱讀進階中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三、閱讀拓展,興趣牽引浸潤涵養(yǎng)
語言文化注重的是積累,就如同學說話、學寫字一樣,就是通過反復的練習使用從而自然流露,文言文閱讀也是如此,讀多了自然就知道一些表達規(guī)律,比如“汝”等于“你”,“吾”等于“我”這類不言而喻的對等含義。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基礎文言閱讀概念講解,也要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閱讀拓展,也就是自行去接觸文言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這并不是難度很大的事,全看教師怎么引導教學。其實可以適當推薦一些有趣的讀物給學生,就好比四大名著本來就是文言體,只不過為了方便學生啟蒙閱讀,很多內(nèi)容都進行了簡化,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去閱讀原著,就等于是拓展文言文涵養(yǎng)了。還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適當?shù)奈难宰x本,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范圍去進行課外選擇性閱讀,比如注重平仄美感的《詩經(jīng)》、專寫生活趣味故事的《閱微草堂筆記》、專注文學啟蒙的《文心雕龍》等,文本閱讀浩如煙海,讓學生根據(jù)興趣自行選擇。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學認知,又側(cè)面涵養(yǎng)了文言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
四、結(jié)語
文言文閱讀教學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其實就是一場與古典文化之間的對白,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文言文章的特性來進行不同的教學引導,主要還是要涵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多積累、多閱讀自然就能夠輕松應對。
參考文獻:
[1] 林余萍.談有效提升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有效性[J].數(shù)碼設計(下),2019(3):48.
[2] 何化怡.淺談小學文言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整合優(yōu)勢[J].少男少女,2017,1(6):47-48.
[3] 彭才華.統(tǒng)編教材中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J].語文教學通訊·C刊,2020(10):12-14.
[4] 蔡建花.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思考[J].新課程,2020(4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