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莉
摘要:隨著國家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社會各界都希望幼兒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教育,從而不斷提升幼兒教育的質(zhì)量,為幼兒進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幼小銜接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在幼兒低齡段時就開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班幼兒的學習教育中,教師尤其要注重幼兒說·畫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多種游戲不斷地加強小班幼兒的說·畫訓練,從而不斷提升小班幼兒的綜合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打好地基。
關鍵詞:幼小銜接;小班;自主游戲;說畫能力
一、小班幼兒自主游戲的價值
(一)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為后續(xù)的幼小銜接打好基礎
幼兒在自己的成長中,最為感興趣的事物就是進行游戲,由于對世界的認知較少,因此幼兒對于身邊的各類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2]。在小班幼兒教育當中,幼兒有意注意的時間非常短暫,只有3-5分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各種自主游戲來提升幼兒的專注力與創(chuàng)造力。自主游戲在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過程中就像催化劑,促進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有時會產(chǎn)生讓成年人都驚嘆的想法。不得不說,幼兒時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幼兒教育中引入游戲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開放性的發(fā)展空間,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
(二)促進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幼兒時期是人的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一些思維和能力將會對未來的發(fā)展造成巨大的影響。從幼小銜接的角度來看,從小班開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就應該開始重視,這對于幼兒未來發(fā)展非常重要。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也經(jīng)常都會引入大量的游戲,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動作游戲、主題游戲等。通過相關游戲的進行,不僅僅能夠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的拓展,同時還能夠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隨著游戲場景、游戲季節(jié)等的變化,幼兒的身體體能甚至是智力、思維等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真正做到全面教育。
(三)培養(yǎng)幼兒的游戲精神和規(guī)則意識
小學的學習中對于學生的自律能力要求更高,這就需要幼兒從小班開始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規(guī)則遵守方面的游戲訓練,從而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教師在小班幼兒游戲過程中可以制定一些獎懲制度,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設置獎勵,能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項目當中,營造一個好的游戲課堂氛圍。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提高,能夠促進他們在游戲中更加全神貫注,促進團隊意識培養(yǎng),促進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提升,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榮譽感。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情況,要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以免出現(xiàn)一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受傷的情況。
二、如何通過自主游戲提升小班幼兒的說·畫能力
(一)依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內(nèi)容
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生活進入校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幼兒第一次較長時間的離開爸爸媽媽,對于幼兒來說肯定是不適應的,所以教師必須選擇能夠吸引幼兒目光的游戲[2]來分散他們對于陌生環(huán)境的關注。由于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弱,無法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一定要依托小班幼兒的特點,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簡單易懂的游戲進行教育,從而保證小班幼兒能夠?qū)⒆⒁饬Ψ旁谟螒蛑?。在游戲的?nèi)容選擇上,要盡量選擇能夠讓幼兒進行口語表達的游戲,這樣能夠充分的促進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提升幼兒的模仿能力。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可以從名字上就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游戲,比如三只蝴蝶,拔蘿卜等,通過簡單、好玩的游戲來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性,在簡單的游戲中,就能激發(fā)幼兒的語言、動作、思維,以及團隊合作等能力。
(二)開展角色游戲,豐富幼兒說·畫內(nèi)容
教師可以積極的采用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說畫色彩。教師可以為幼兒們講解一段有趣的故事,比如小紅帽,小兔子乖乖等簡單趣味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重演劇情,這種幼兒自我演繹的過程,也就是“畫”的過程,幼兒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改編不同的結局,豐富了故事,也提升了他們的說·畫能力,為他們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奠定了說·畫的基礎。
(三)體現(xiàn)幼兒主體地位,激發(fā)幼兒說·畫欲望
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全程參與保證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并引導他們,但是不能過多的參與到游戲當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自由發(fā)揮。比如在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中,教師在做好相應準備之后,通過引導,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讓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大膽表演,天馬行空。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時刻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及時應對一些突發(fā)狀況;游戲結束時,教師要充分傾聽幼兒在游戲之后的情緒訴求,以此來判斷幼兒在整個游戲過程中的所獲所得,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及時總結經(jīng)驗與不足,為下一次的自主游戲的開展做好準備。在游戲過程中,老師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問,加強與幼兒的交流,從而引導幼兒更好的成長。
三、結束語。
在現(xiàn)代的教育中,社會各界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如何更有效的指導幼兒相關教育的開展成為了幼兒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不斷改變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升幼兒的說·畫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更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留霞.探秘螞蟻之旅——淺析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J].好家長,2020(62):30-31.
[2]李祥飛.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集體教學中幼兒學習工具優(yōu)化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