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潔
【摘要】 融合教育體現(xiàn)的是公平正義,在學前教育中對每個幼兒都平等相待,對他們的不同的個性給予理解和包容,為他們提供最為適合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彰顯差異化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 融合教育理念;學前教育;關鍵因素
1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學前教育指標
融合教育理念決定了學前教育是一項全社會多方面參與的系統(tǒng)化工程,實施教育的主體包括了社會、幼兒園、家庭等等。其中,除了幼兒教師外,家長是其中的關鍵要素,不可或缺;幼兒園教師隊伍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至關重要,在融合教育理念下有著更好的發(fā)揮空間;各教學科目、教學課程的調整也是實施有效融合教育的重要內容。學前教育指標包括了:使不同水平、智力、特長的幼兒都能夠在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他們蘊藏的潛力挖掘出來,身心得到同步健康成長。
2融合教育理念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
2.1學前教育要有堅持融合教育理念
作為學前教育管理者的領導以及相關行政人員要提高對融合教育的認識,對這一教育模式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有力支持,在行政管理上為融合教育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比如降低班級人數(shù),配齊專業(yè)的特教老師,遇有缺員時及時補充,保持教學的連續(xù)性。教研部門要制定個性化教育計劃,廣泛聽取專業(yè)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充分滿足特殊兒童的需求。
2.2根據教育融合理念改善環(huán)境與設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特殊兒童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方便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物理環(huán)境的設計都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特殊需要。比如在連接幼兒各個活動空間的通道都要采取無障礙設計,使他們能夠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自由出入,設備和器材也可以輕松操作。同時最大限度地獲取家長的支持和認可,理解提供方便和鍛煉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提高他們的參與和配合度。
2.3教師融合教育理念下的知能與合作
一般說來,特殊兒童只是某個方面“特殊”,其他方面并不“特殊”,通過普通教育同樣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所有教師對融合教育都要深入了解,大力支持,普通教師要與特教教師結盟,形成一個相互協(xié)作的整體。這樣,特教教師就可以騰出精力為特殊兒童提供最專業(yè)化的服務,對普通課程與教學方法做適當調整,依據特殊兒童能力及需求實施多元彈性的評量。
3學前教育中融合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
3.1學校教師的因素
學校要合理進行班級結構調整,在班級總量、兒童人數(shù)、一般兒童和特殊兒童的比例上合理設置,這是融合教育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一旦失衡就有可能拉低教育質量,對于一般學生來說也不公平,有違融合教育的初衷。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如果對融合教育的認識產生偏差,不熱心,有抵觸,在教學中就不能任勞任怨地去施教。
3.2特殊幼兒的因素
特殊幼兒的障礙類型多種多樣,輕重程度不同,融合教育的方式也要因人而異。一般說來,有自閉心理的兒童相對穩(wěn)定,在普通班收益頗多,更有利于自身的調整;而情緒障礙的兒童一般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是隨時可能觸發(fā)的“爆點”,應該做重點監(jiān)護。因此,在組織活動時教師要做好教學預案,由專業(yè)教師進行指導和陪護,安置在可控的范圍內,逐步改善狀態(tài)。
3.4幼兒家長的因素
一般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頗有微詞,認為特殊學生的存在會影響教育質量,打亂班級正常的教學秩序,自己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引發(fā)發(fā)生一般學生家長共同抵制的現(xiàn)象,使融合教育無法進行下去。同時,一般學生家長還認為,特殊兒童在普通班學習就要兼顧他們的認知能力,教學設計、課程安排、教學評價都有變化,教育資源不能很好利用等等。家長的支持是融合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這一因素如果爆發(fā),融合教育很難開展。
4解決融合教育關鍵因素的策略
一是,在班級結構設置上。班級結構包括了幾個要素:學生人數(shù)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人數(shù)不宜過多,一般在15人左右,特殊學生控制在2人以下。這樣就能夠達到班級結構設置上的平衡,對于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也能夠找到一個穩(wěn)定的平衡點。在融合教育政策方面,調整師生比率、給予融合班級足夠的人員支援,提升融合教育質量。
二是,在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上。普通班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對融合教育的認識,加強適用于特殊兒童教育的在職訓練,具備一定的特殊教育能力,與專業(yè)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是融合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同時,普師和特師在定位清晰,分清職能的前提下緊密合作。
三是,在家長疏導上。一般學生及特殊需求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了解與支持程度存在差異,要重點要做好一般兒童家長的工作。在不降低教學難度的基礎上給予特殊需求學生個別化教育,使特殊兒童得到接納、關愛和尊重。幫助那些在某些方面存在學習障礙的幼兒找到自己的方向,在融合教育中受益,不掉隊、不落后,茁壯成長。各種類型的幼兒能夠在融合教育中和諧發(fā)展,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紅.人性化管理在幼兒園教學管理中的融合與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03):7-7.
[2] 王瑩.關于學前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幾點思考[J].職業(yè), 2018(4):1-1.
[3] 劉戀. 基于融合教育背景下學前教育教師發(fā)展路徑的探析[J].文學少年, 202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