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教育行業(yè)都在積極探尋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在不斷嘗試中進行有益的創(chuàng)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言天賦和文字表達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在我國的學科教育中具有基礎性的性質,因此,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的豐富多彩,且對學生及教學實踐能夠產生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課堂,是一項勢在必行的改革教學措施。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現(xiàn)實依據(jù);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課堂上搭配與課堂相關的知識場景,增加學生的興趣點,提高情境的教學法。將教師的這種方法納入教學規(guī)劃中,使學生融入其中而體會知識形成的過程與邏輯。根據(jù)教師教授課堂內容時來還原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語境下,體會學習知識的樂趣與魅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并優(yōu)化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從而活躍課堂氛圍,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致且有效提高其語言運用與理解素養(yǎng)。將培養(yǎng)興趣的教學方法融入課堂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 情境教學的特點分析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整體,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聯(lián)系、彼此關聯(lián)。因此學生必須學會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對語文學習學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情境教學通過情景劇類似的特點,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想象的空間,不容易產生枯燥的情緒,更容易融入課堂,從而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產生自己獨特的思考。
語文課是文科的一類,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將它劃分為死記硬背的科目,在學習時自然不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只講求背誦課本,成績一直得不到提升。教材的基礎知識積累固然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只是機械式的記憶,還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問題,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思考能力。
三、 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
1. 情境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夠直觀地表達自己的認知,在知識吸收上占主導地位,教師能帶領學生在規(guī)定情境范圍內學習,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法的枯燥,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掌握的內容也能更加牢固。還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將語言、動作、肢體與游戲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實現(xiàn)了全面的發(fā)展。
2. 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是多方面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情境教學有足夠的時間了解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加學習樂趣,學習可以由被動變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由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動力或者沒有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學習,他們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了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或者從本質上沒有找到相關的學習方法,就會出現(xiàn)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成績一塌糊涂的情況。高考也為他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學生為了不落后于人,持續(xù)加大學習量,但文科學習又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短期時間很難為成績帶來顯著的提高。因此,學生從小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長期的積累來不斷提高成績。
3. 學生的學習往往也和他的家庭實際狀況分不開,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也影響著學生。小學時代除了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大部分時間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因此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要配合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老師的教學方式,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家長在家里可運用情境教學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這就為教師在課堂對學生進行情境教學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讓學生對這套學習法能夠產生熟悉的感覺,參與起來更加的自如。
4. 教師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情境教學,開設興趣小組活動,讓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起來,組織學生一起觀看兒童適宜的影片,對少數(shù)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教師認真準備好自己的教學文件,決不能讓情境教學敷衍了事,在這個過程中試著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可以通過詞語接龍、數(shù)字學習、觀看動畫片等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中也要當好領頭羊,帶領學生玩起來,通過活潑、生動的游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對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 情境教學融合著時代的發(fā)展走在時代前端,但在具體教學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部分教師的教育思想不正確,教育方法存在不恰當之處,亂用和錯用情境教學,反而不如傳統(tǒng)教學法的嚴謹性,不能幫助學生的成長,反而揠苗助長阻礙了學生進步。如背不過知識點就變相體罰、隨意點名,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只停留在背書本的狀態(tài)下,長此以往對知識只能模式化學習,成績自然得不到進步。
四、 現(xiàn)實依據(jù)
(一)消解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真正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教育目標
在傳統(tǒng)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是單向的,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基本被消解,不利于課堂本該有的思維發(fā)散與碰撞,如此則會壓制學生本該展現(xiàn)的豐富想象力。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成為場景的主角,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現(xiàn)平臺,有利于樹立與維護學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學生能夠在豐富直觀的情境中加強與教師、學生的交流,能夠顯著提升其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其在切身體會知識內容形成過程時有助于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有利于實現(xiàn)該學科的教育目標。
(二)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與心理狀態(tài)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等認知能力較差,加之語文知識內容相對龐雜,一旦教師的課堂教學陷于說教式泥淖,則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與抵觸心理,最終不利于學生的長足發(fā)展。而將情境教學法融入教學實踐,則能夠極大降低語文知識的抽象性與難度,從而使學生直觀理解知識內容。同時,小學生普遍好奇心較重且愛玩,教師通過搭建知識場景而建設趣味性課堂,在迎合學生心理的基礎上使其全程融入課堂中。
五、 具體措施
1. 在情境教學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注意在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打好基礎的前提下,也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學困生克服知識盲點和不怕困難的信心進行培養(yǎng)。在課堂上,可以運用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對此篇章的學習產生興趣,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多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還要注意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過程中循循善誘,并且和他們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具有較為旺盛的學習勢頭。
2. 改變教學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更新學習方法,通過實際應用的教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授課中也應該注重教育方法,通過所設置的具體場景,構建奇思妙想的課堂設計多個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盡量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力求讓學生由課堂被動變?yōu)檎n堂主動,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去主動打開自己的思維,自主進行學習探究,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具體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教學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
3. 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能在課堂中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和問題,遇到問題能夠不斷思考并且虛心請教,將知識實實在在地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課本基礎也十分重要,教師應該精選教學課題,多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fā),讓學生構建起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在溫故而知新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4. 學校的課程設置要合理,教師的授課要有側重點,每節(jié)課都有要求的教學內容,一節(jié)課有很多知識點,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限,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時就應該有側重點地準備課件,將重要的知識反復精講,多布置習題讓學生去練習和鞏固,更好地接收到知識點,留下深刻的印象。
5.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適用于當前的教育模式。比如,所講課的內容是北宋街市的繁榮,單純地通過板書和課本很難讓學生理解,大家所擁有的知識水平和日常積累也有所不一,此時新媒體的情境教學就能展現(xiàn)在實際的教學中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觀看有關宋朝的動畫片,通過直觀的視頻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知識細節(jié),讓學生懂得更多的內容,更加直觀地收獲到知識點。
6. 多與學困生家長溝通,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對學生的成長形成很大的助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或成鳳,但如果學生自身已經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家長不應該再給學生施壓,而應該多鼓勵學生。很多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與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校園氛圍是分不開的,學校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多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才能不斷得到成長,獲得更多的提高和進步。
7. 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信心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很多人因為多次挫折喪失了學習信心。為了讓他們重建學習信心,教師應該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對他們取得的成績,不管是否明顯,教師都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公開的表揚。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發(fā)掘,并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有所獲,建立起自己學習自信,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學習打下基礎,一步步慢慢得到改善,成績逐漸得到提高。
8. 多運用多媒體中具體的情境教學。它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為基礎,對音樂、圖像、文字進行整體的編排,再把三者靈活巧妙地組合搭配。使用投影儀或電子屏幕將整理好的內容全方位地展示出來,這種更加立體的展現(xiàn)方式與教師的講解相互配合,能提升授課效率達到教學多元化的目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緊跟時代發(fā)展,以新興想法和策略,通過借助現(xiàn)代化網絡技術,將多方面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通過簡便的操作,也具有專業(yè)性、多樣性、集成性的特點,能讓學生思考更多,接受更多的知識。
六、 結語
由于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在學習中更多的是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學生認真聽講。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故事,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也開闊了學生視野。教師在設計課堂時,應從學生出發(fā),對課堂內容具有側重點的把握,對不同學習段的學生準備不同的課,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所學的知識有自己的思考,培養(yǎng)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產生興趣,主動進行學習是很重要的,更有來自學校、教師、家長和自身性格等各方面壓力的加持。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給予他們學習上更多的幫助和鼓勵,還要多和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多角度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促使他們的進步,完成自己的責任,做出自己應盡的義務,盡心盡力去培養(yǎng)他們成為祖國的棟梁!
參考文獻:
[1]胡春麗.淺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5):1.
[2]戴小青.關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2018:24.
[3]梁鐘欽.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2):105-106.
作者簡介:
徐夢月,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萬泉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