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霞
【摘要】自主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整合能力,是小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因而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诖?,本文著重探究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了解小學生的能力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計劃。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世界、積累知識,有助于開拓小學生的視野,也能提升小學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所以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和了解外界事物。在書籍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認識很多漢字,也可以學習概括、表達的方式。不同的閱讀內容則可以傳遞不同的知識方法,有助于小學生文化水平、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第二,語文具有知識豐富、內容多彩的特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書本教材中內容,還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適當?shù)闹R拓展。很多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不斷積累和學習,包括漢字、成語、詩詞、寫作等。通過大量閱讀,可以促進教材知識和課外知識之間的相互融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識內容,也能使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感知、分析總結等能力會得到不斷提升。不僅如此,不斷學習新知識、分析新語句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逐漸掌握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和特點,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借助趣味材料,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因而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必須從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因此,教師要積極挖掘課文內容中的趣味元素,借助趣味元素刺激小學生的大腦、情緒、心理和情感,激發(fā)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潛能,以此作為自主閱讀能力的訓練動力[1]。
如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為小學生提供了大量美麗的海底世界畫面以及海灘風光,如“五光十色”的顏色、林林總總的珊瑚、千奇百怪的熱帶魚、“美麗的貝殼”以及鳥的世界。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直觀展示“西沙群島的迷人風光”,以此給小學生留下深刻的直觀映像。然后,教師再將興致勃勃的小學生引向課文的自主閱讀中,讓小學生在課文閱讀過程中去關聯(lián)頭腦中的視頻資料,進而進入眼中有文、腦中有景的良好認知狀態(tài)之中,以此充分鍛煉小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自主閱讀能力。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閱讀質量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就要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年齡特點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并且?guī)椭鷮W生規(guī)劃閱讀時間,促進小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魅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性的提升[2]。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采用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包括組織閱讀活動、多媒體教學等。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誦比賽,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朗誦作品,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進而增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同時也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增加閱讀的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問題引導、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海上日出》這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默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基本的了解,然后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海上日出的圖片、視頻等資源,使學生可以直觀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教師播放完教學資源后,可以再次讓學生閱讀文章,并從文章中找出與圖片景色對應的描寫語句。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還可以播放更多景觀圖片,帶領學生觀看不同的自然景觀、祖國河山等等,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閱讀的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借助群文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閱讀動機與認知興趣是推動小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能力訓練的兩大動力,教師還需要借助群文閱讀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實踐平臺。群文閱讀擁有大量的趣味素材,因而能夠幫助小學生持續(xù)不斷地訓練,提升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引導小學生在文學海洋里暢快閱讀、快樂交流、高效認知和健康成長。
如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有《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都是神話傳說類課文,小學生較為喜歡,能夠在自主閱讀中訓練和提升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哪吒鬧?!贰秾毶彑簟贰栋讼蛇^?!贰段饔斡洝返戎袊鴤鹘y(tǒng)神話故事,借助群文閱讀給予小學生快樂自由的閱讀空間,以此促進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
4.貼近學生生活,選取素材
陶行知教育理念強調“生活即教育”,教師應該貫徹該理念,使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生活中選取素材或組織貼近生活的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選取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寫作,通過寫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理解等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理解閱讀內容。常用的生活化素材包括親情、友情、學習等。教師也可以組織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和學生共同閱讀書籍,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親情和溫暖,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性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閱讀的能力,就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借助趣味材料,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其次,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升閱讀質量。再次,借助群文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最后,貼近學生生活,選取素材,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為小學生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蘭義.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興趣的激發(fā)[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
[2]張紅艷.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S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