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光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為了加強建筑物的美觀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的原因在于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收縮應力,使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性得到加強。但是當實際的建筑施工進行后澆帶施工技術時,由于技術標準較高,施工內容較為繁瑣,對于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也較高,容易產(chǎn)生技術問題降低施工質量。所以為了提高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運用效果,需要加強對技術的了解,并對技術進行不斷優(yōu)化,促進在建筑施工的質量提高。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工程;應用
引言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各項事業(yè)均快速發(fā)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績,特別是建筑行業(y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fā)展。建筑工程施工階段,越來越多的新材料、工藝及技術方法被應用,使工程建設質量得到更大保障。我國很多地區(qū)分布著地震帶,地震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故而,工程建設時施工方不斷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鋼筋砼結構裂縫是房建工程內基礎、梁柱等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質量病害,后澆帶技術的研發(fā)、應用,有助于減少鋼筋砼結構的干縮、溫度裂縫問題,本文主要總結該項技術類型、功能及應用要點。
1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概述
1.1后澆帶技術的定義
后澆帶,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為規(guī)避現(xiàn)澆鋼筋砼結構因自身不均勻收縮或沉降而形成的有害裂縫,依照設計圖紙或施工規(guī)范要求,于基礎底板、墻、梁相應部位留置的砼帶。通常要基礎準確設計和測算去確定后澆帶具體的留置位置及相鄰兩道后澆帶的間距,大部分工況下其寬度800~1200mm,若布置的后澆帶構件自身有防水要求時,則要考慮同時設置止水帶,通常后澆帶砼的強度應高出其兩側的砼強度一個等級。在澆筑后澆帶砼前要確保其焊接質量合格,沒有澆筑后澆帶砼之前,嚴禁拆除部分模板或支柱,否則會導致梁板出現(xiàn)形變而降低工程質量。
1.2主要類型
砼是我國很多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的常用建材之一,其最大的缺點是容易因溫差而形成裂縫,通過規(guī)范應用后澆帶工藝則能較好的彌補以上這個缺陷,進而將是裂縫問題的發(fā)生率,優(yōu)化整個建筑的建設水平,提升其可靠性。后澆帶工藝主要有三種類型:(1)后澆沉降帶:該種技術主要是分離高層建筑與裙帶建筑,只有在確認主體結構沉降狀況抵達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開展另一部分的施工活動;(2)后澆溫度帶:主要是為防控砼因溫度改變出現(xiàn)拉裂問題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3)伸縮后澆帶:主要是為防止砼混材料收縮以后造成房建工程出現(xiàn)開裂問題。
2后澆帶的作用分析
2.1處理沉降差問題
通常會將高層建筑與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一體,施工時利用后澆帶暫時斷開以上兩個部分,在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經(jīng)實現(xiàn)大部分沉降量(5%之上)后再澆灌連接位置的砼,這樣高低層便能連接成一體?;A設計時應考慮兩個階段差異化的受力狀態(tài),分別校核荷載。連成一體后,測算時應考慮后續(xù)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問題。采用以上工法時對地基土提出較高要求,在施工期內房建的沉降能基本完成。
2.2減少溫差裂縫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濕潤的水泥的熱量釋放了大量的熱能。在大型混凝土結構中,表面熱能會隨時間消散,內部熱能會繼續(xù)積累,并且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差會不斷增加。溫度差異會受到影響,因為混凝土內部和外部的膨脹和收縮不一致,并且也容易發(fā)生溫度裂縫。另外,室外環(huán)境的溫度變化也會影響混凝土的膨脹和收縮。為了避免由于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構件的熱膨脹和收縮的問題,有必要創(chuàng)建后澆鑄帶,以允許混凝土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收縮并提高其對溫度的適應性。在高層公寓樓中,澆筑后區(qū)域的保留時間通常超過28天,以確保在澆筑澆筑后區(qū)域之前將混凝土完全凍結。
2.3解決房屋變形問題
住宅建設項目是一個復雜的項目,需要進行總體設計以確保結構之間的平衡并避免建筑物變形。為了完全解決該問題,需要在成型后制作膠帶。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通過使用后澆膠帶和混凝土運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限制壓力的釋放。通過建造后澆鑄帶,可以穩(wěn)定建筑物結構并且可以有效地減小建筑物上的應力,避免房屋受到地形和氣候的影響而變形。
3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要點
3.1準備工作
在建設過程當中后,澆帶建設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是整個過程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后澆帶模板設定的過程當中,應當以設計圖紙作為主要的參考內容,并要保證制作模板與建筑的實際使用需要相府。開展混凝土澆筑工作前,要首先開展模板的預設,并且要保證鋼絲網(wǎng)的網(wǎng)格分布以及尺寸大小均勻一致。通過進行模板預設,能夠對于實際強度,穩(wěn)定性等進行更準確的確認,從而提高澆筑的工程質量。
3.2合理的壓力緩解
為了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充分利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混凝土結構,必須首先緩解混凝土結構的內應力,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在正常情況下,對于建筑物的整個結構,后澆帶應設置為截面或平面急劇變化(如梯形),并應首先消除應力。另外,必須有效地控制材料的質量,以確保建筑結構在某些施工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例如,在配備混凝土材料時,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控制材料的配合比,同時,應通過添加合適品種的水泥來降低水泥的水化熱,減少建筑施工和結構的內部應力。另外,在有模板的情況下,必須有效地控制側向壓力以防止結構的嚴重變形。
3.3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材料
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準備建筑材料,為混凝土選擇優(yōu)質的原材料,并添加微膨脹劑以形成補償收縮的混凝土。補償收縮混凝土應根據(jù)生產(chǎn)過程中水泥的膨脹率來計算,水泥的種類和用量對所用膨脹劑的用量影響較大。補償收縮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有很大的區(qū)別,即使在制備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過程中,也必須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和消耗。通常,相同的坍落度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耗水量比普通混凝土高10%-15%,但用水量的增加會增大水灰比,使混凝土的膨脹率減少,干縮率增加,因此,在施工工藝允許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用水量,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水膠比一般控制在0.35-0.5d的范圍內。在制定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計劃后,必須及時準備相關的施工機械和設備以及選擇經(jīng)驗豐富的操作員。
3.4底板后澆帶防水
對于澆筑樓板后的區(qū)域的防水處理,應使用補償收縮的混凝土,應精確控制混凝土灰泥,并添加防水劑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需切割底部鋼筋,而要適當?shù)靥砑悠渌摻?,在后澆鑄帶的兩側安裝鋼筋,并使用致密的鋼絲網(wǎng)攔截混凝土。在建造地面混凝土之前,可以從預軋材料上涂上一層防水層,以改善防水和防滲效果,并避免地下水進入。另外為防止施工廢水和雨水進入后澆筑區(qū)域,應鋪設備用墻,并用防水砂漿覆蓋,以提高墻體的防水效果。
3.5防護與養(yǎng)護
后澆帶的防護和養(yǎng)護質量會影響后澆帶的作用與效果,后澆帶澆筑結束后就需要對后澆帶進行臨時保護,避免防護工作不到位影響后續(xù)工程施工。后澆帶一般需要灑水養(yǎng)護7d,氣溫高時還需采取隔熱保濕措施進行養(yǎng)護。
結束語
后澆帶施工技術可減少永久變形縫的使用,是一種控制裂縫、提高建筑結構整體性的先進技術,隨著超長超高大體積建筑結構的興起,未來的工程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是復雜、多階段的,從后澆帶的技術管控要點強化后澆帶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管理,有利于發(fā)揮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生產(chǎn)效益。
參考文獻
[1]戴晶晶.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關鍵施工技術分析[J].磚瓦,2021(03):180- 181.
[2]金校忠.淺析柬埔寨某房建工程中后澆帶的設置方法及應用[J].四川水泥,2021(04):64-65.
[3]陳世賢.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實踐[J].四川水泥,2020(6):295.
[4]趙鵬.高層建筑中后澆帶結構設計與土建施工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20(0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