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彬
【摘要】新課改是最近幾年以來教育界一直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在新課改下,教師要以怎樣的教學形式更高效地開展好信息課堂教學,已然成為師生共同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在本篇論文中,筆者主要針對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形式相關的問題與大家一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階段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22
信息技術是一門與生活貼得很近的學科,學好這門課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提升生活質量和效率。比如說,我們網(wǎng)上購物離不開網(wǎng)絡技術的支持,我們上網(wǎng)查閱資料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等等。網(wǎng)絡已經(jīng)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十年之前,沒有文化、不識字的人被稱為“文盲”;現(xiàn)階段,不會使用電腦,不懂網(wǎng)絡的人也被冠以“文盲”稱呼。這一切都說明,時下,網(wǎng)絡技術已經(jīng)非常普及,學好網(wǎng)絡信息技術非常重要。當然,對于尚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目的必然遠遠不止于此,還有一個不能被我們忽視的目的,那就是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求學夢想。
新課改的實行,使得各學校紛紛針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改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教師也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及時地調(diào)整,以便于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發(fā)展好自己的個人能力,更加扎實地掌握好計算機技能。那么,具體來講,為了更好地滿足于新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需求,作為教師,應當如何有效地改善自己的教學形式,以便為學生的學習做出更有效的“引導”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嘗試性努力。
第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將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巧妙地結合起來,是促使信息技術教學得以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往往是由其他課程的教師兼任,教師的專業(yè)性不強,課堂教學也往往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因此,很多學生在計算機這門課程中并沒有學習到真正核心的知識點,基本能力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然而,新課改實施之后,計算機等課程的教學也被大家重視起來,為了更好地開展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教師必須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及時地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配備專業(yè)的師資力量,這些都是學校應當做到的基本工作。眾所周知,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中,高中階段要努力培養(yǎng)的學生是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新型人才。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師需要及時地認清自身在教學中的新位置和“處境”。要進一步發(fā)揮好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想方設法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更積極的表現(xiàn),以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努力鼓勵學生發(fā)揮好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更多表達自我主見和鍛煉的機會。
第二,開放而具有自由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加之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都是助力教師開展好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策略。計算機這門課程是一門注重實踐性和具體實用性的學科門類,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若在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不清楚的地方,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也將很難跟得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教師就可以很快地判斷出學生是否已經(jīng)清楚地了解所學內(nèi)容。而對敢于直接與教師進行眼神交流的學生,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基本上可以忽略掉對他們的提問,這些學生一般都已經(jīng)比較清楚地了解和領會到了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對于那些眼神迷離,或者不敢與教師進行直接交流的學生,在教學中就需要加強與這些學生的互動。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教師可以將學生不懂的知識點進行更加清晰地講解,助力學生更好地掌握好計算機技術專業(yè)知識。
當然,教師能夠有效地開展好教學工作,與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之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開放而具有自由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學生高效而舒心地學好計算機技術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學生在一個充滿活躍性和開放性的教學空間里會表現(xiàn)出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與之相反,學生在一個比較壓抑而嚴肅的環(huán)境中只會感受到學習的壓力和被動性。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好計算機教學工作,作為教師就需要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開放而具有自由性的課堂教學氛圍,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為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
第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是促使學生個人能力得以提高的關鍵,也是助力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對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教師不能一味地向學生講述理論,而忽視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筆者認為,適時地給學生提供自我鍛煉和提升的機會,對于學生的計算機學習來講是有益無害的。因此,筆者建議,為了更好地開展好高中階段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應當給學生更多的自我操作練習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在自己親自示范和操作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計算機學習現(xiàn)狀進行及時地反思和總結,發(fā)現(xiàn)自身在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總體水平。當然,通過觀察學生在操作中的相關表現(xiàn),教師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好接下來的計算機教學工作,調(diào)整好自己的教學進度,從而更高效地開展好自身的計算機教學工作。
第四,定期開展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比賽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競爭中感受到學習的動力和自主提升的必要性,從而更好地促使教師有效地開展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基本能力學科被設置。在學生面對著繁重的學業(yè)壓力的前提下,教師應當如何有效地開展好計算機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并使得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呢?
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比較有意義和價值的比賽活動。比如說,PPT設計大賽,當然,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教師在設置競賽主題方面,可以不做強制性的規(guī)定,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設置自己喜歡的主題和背景。通過這種類型的比賽活動,學生也可以比較及時地發(fā)現(xiàn)他人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情況,從而比較及時地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出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及時地對自己的課程學習進行補救。當然,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教師也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和優(yōu)長,從而更好地開展好自己的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