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詠梅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人類正式邁進了信息大爆炸時代,在繁多的網(wǎng)絡信息當中,人們需要具備良好的甄別能力,判斷網(wǎng)絡信息中的是非真?zhèn)?,特別是學生,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敏捷,加強他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是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的基本素質。本文針對新時代的教育背景展開研究,分析批判性思維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旨在能夠通過方法的提供,案例的支撐,幫助初中語文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思想叛逆時期,他們逐漸形成了個人的思想意識,并開始標榜獨立,因此,在這個階段的教學,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避免強制性教學引起適得其反的效果。在初中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積極深入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行為想法,打造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多多引用實事案例,與學生進行縝密的研究和分析,給予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理性地看待世界,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促進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一、導入時事熱點事件,通過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
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看清一個事件的兩面性。[1]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導入時事熱點事件,讓學生通過時事案例的分析增強邏輯判斷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舉例說明,在語文部編版教材中,一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入課程,本單元講述的是那些擁有崇高品質和堅韌毅力的人的故事?!妒乙鳌分小胺凵硭楣菧啿慌?,要留清白在人間”,道出了作者歷經千辛萬難也不改初心。李大釗為了喚醒人民的覺醒不懼萬難,慷慨赴死,還有那些在苦難的日子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zhàn)士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國才找到了正確的道路,變得越來越強大。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感受,教師可以導入時事熱點事件,帶給學生更加鮮明強烈的感受,通過時事熱點事件的導入,學生根據(jù)事件做出分析,并對于學歷和就業(yè)等敏感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高是非判斷能力。
二、通過深入閱讀,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初中的閱讀教學,除了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要讓學生通過場景、事件的描述,理解作者字里行間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積極為他們介紹寫作背景,幫助學生了解蘊藏在文字下面的深刻含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拓展學生思想的廣度。[2]
舉例說明,學生在閱讀《駱駝祥子》這一作品時,首先老師要給學生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后讓學生自行閱讀,書中主要描述的是老北京一個勤勞樸實的車夫祥子,他靠給人拉車糊口,維持生計,在這個過程中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騙,成親后又不幸喪妻,冰涼的社會無情地剝削著這些社會底層人民,就連一點點努力生活的希望也被現(xiàn)實所摧毀,因此,曾經頑強不屈的祥子變了,他學會了吃喝嫖賭,變得自暴自棄。老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官僚資本主義橫行無道,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老舍先生在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祥子努力奮進,無論經歷了多少的苦難都可以從頭再來,但是那時的社會沒有給祥子更多從頭再來的機會,于是祥子再也看不到希望,逐漸淪落為舊社會的犧牲品。學生通過閱讀《駱駝祥子》,根據(jù)教師的引導,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努力的內涵,老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同樣類型的讀物,例如余華的《活著》,書中的福貴也是同樣遭受舊時代壓迫的底層人民,看著最親的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他無法抵抗,只能靠著頑強活著與生活做無聲的斗爭。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理解祥子、福貴等舊時代底層人民的困苦,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依然有這樣頑強不屈的人,而當今時代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努力。
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采取合理恰當?shù)慕虒W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更多書籍和文章,加強學生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促進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會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策略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4):51-52.
[2]石慧.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