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學科都有相應的核心素養(yǎng),這些核心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鑒于閱讀是核心素養(yǎng)中最基礎的一個,所以教師要將閱讀教學重視起來。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呢?本文從概述、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閱讀素養(yǎng)
【作者簡介】徐婧,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陳俊學校。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針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出了國家所需要的全方面發(fā)展的英語人才。不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否則會使課堂教學變成“四不像”。對此,下面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一、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概述
小學階段的教學又被稱作啟蒙教學。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太多的生活經(jīng)驗,沒有亂接受什么思想,教師、家長怎么教學生就能成長為怎樣的人。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是很重要的。那么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簡單來說,包括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語言能力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指的是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思考、學習的能力,涉及的內(nèi)容有語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語言意識、交際策略;思維品質(zhì)指的是學生的思維辨析能力,包括了以下幾種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理性表達能力、運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活動的能力;文化品格指的是基于文化內(nèi)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對各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明白不同的國家之間是有文化差異的;學習能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情感策略、交際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四個方面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靈活性體現(xiàn)出來,要給學生一定的尊重,要讓學生占據(jù)主體地位,要實現(xiàn)因材施教。
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 留白、補白。很多人認為,留白只出現(xiàn)在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目的是使作品變得更加精美,為鑒賞者留下想象的空間。但其實,在教育界留白也常被運用、借鑒。
比如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M行留白,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思考。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獨立學習探索能力可以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可以得到強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有留白自然也就有補白,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力有限,所以編寫者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能會選擇一小段,使這部分文本變成了空白區(qū)域。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索,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拓展,進而將其中的細節(jié)挖掘出來,對文本中的空白部分進行填補。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留白與補白巧妙地進行運用,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
2. 設計運用。(1)通過主動思考于細節(jié)部分進行補白。通過翻閱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中所有文本的篇幅都是比較短的。而簡短篇幅的文本都有這樣一個特點:經(jīng)不起推敲。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文本的細節(jié)抓住,讓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力發(fā)揮出來,將自己的推理能力利用起來,嘗試猜測、解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文本進行補白。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Our dreams”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然后將這樣的問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What is the dream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dream? Please communicate in small groups when you get your answers.因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會有不同的想法,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想一想其他的女孩有怎樣的夢想。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成了主體,對知識進行了探究。因為教材中只是簡單地描述了女孩們的夢想,有很大的留白,所以很適合學生進行補白。不過,在補白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將每個人物的特長、愛好、性格特點搞清楚,要讓學生在符合人物的實際情況下抓住文本的細節(jié),進行仿說仿寫訓練。由此可見,教師將補白教學運用起來,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主動積極地探究知識、學習知識,可以使文本內(nèi)容變得更加豐富。借助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地得到了鍛煉,在得到思維發(fā)展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
(2)讓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擴白。小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而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很多文本是沒有固定的結尾的。所以,教師可以將這一部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發(fā)揮出想象力進行擴白。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At Christmas”的時候,教材中呈現(xiàn)了這樣的文章:圣誕夜的時候有人提出了吃火雞,除了Mr Trukey以外的人都同意了,所以Mr Trukey很不高興。講到這里文章戛然而止,是缺少完美的結局的。所以,教師可以發(fā)揮出引導作用,讓學生嘗試想象文本中的角色bobby與sam是怎么安排Mr Trukey的。由于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所以可以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說出不同的答案。比如:Don't be sad. If you are still sad, you can go to China. Chinese people don't eat Turkey at Christmas.又如:Don't be sad, Turkey in our eyes is very cute, although your name is Turkey, but does not mean that we like to eat you ah!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所在,課堂教學的氛圍也會變得異常的活躍。同時,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就能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為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擴白,使文本變得更加完美,可以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所在。
(3)進行相應的拓展活動。光靠課堂教學相對比較單一,很難真正地讓學生理解英語知識的內(nèi)涵,也就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教學完后要讓學生將知識進行立體化拓展。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實踐,通過設置一定的拓展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而提升。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中的Unit8“Happy New Year”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對知識進行教授,然后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Imagine and act。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這樣的情境: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 Xiao Li's friends and relatives come to visit her home. 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conversation they will have? Try role-playing this scene.在情境的引導下,學生會進行思考,會嘗試進行扮演、對話。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將自己的思維放飛,將自己的想象力發(fā)揮出來。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得到培養(yǎng)。此外,通過補白,學生的記憶力可以變得更強,就能夠更好地記憶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與發(fā)展。
(4)讓學生進行速讀文本。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中的Unit8“Chinese New year”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快速地進行文本閱讀。閱讀完后,學生需要將語篇中的內(nèi)容、脈絡理清。由于學生的個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進行引導。如: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article? What happened? Where is the venue? Time is?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將語篇的邏輯思路理清。通過這樣的速度,不僅教會了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讓學生能夠快速地理解閱讀文本,還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的閱讀量,為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5)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習氛圍的有效營造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大綱的要求,適時地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知識,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中的Unit8“Chinese New year”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裝扮教室,比如可以在窗戶上貼窗花,可以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設計,可以播放相應的音樂等。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將一些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融入,比如:發(fā)紅包、節(jié)日祝福等。借助這樣的課堂情境,學生就能設身處地進行理解,真切地感受到英語知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構建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核心素養(yǎng)等都得到提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教育部門的要求貫徹落實。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留白、補白;通過主動思考于細節(jié)部分進行補白;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進行擴白;進行相應的拓展活動;讓學生進行速讀文本;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將立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才能使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讓學生通過更多的途徑與方式學習英語知識,為學生后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春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素養(yǎng)教學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5):351-352.
[2]王玲林.淺析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閱讀教學[J].新課程導學,2020(12):31.
[3]陳敏敏.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小學時代,2019(31):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