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達 丁俊嶺
摘要: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骨科疾病,該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習慣存在極大的關系。該病主要癥狀表現是腰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若長期持續(xù)這一現象會對硬囊膜與神經根部造成壓迫,繼而誘發(fā)腰痛與坐骨神經痛等不適癥狀。我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率比較高,所以患者的治療需求較高。中醫(yī)針灸療法是常用中醫(yī)外治法,可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發(fā)揮一定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該法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針灸;骨科
【中圖分類號】R24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骨科慢性病,發(fā)病人群無明顯年齡特點,疾病發(fā)生與患者的生活習慣、自身職業(yè)息息相關。疾病發(fā)生早期,癥狀表現并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在疾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會有明顯疼痛癥狀發(fā)生,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前往醫(yī)院確診疾病后,多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給予治療,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是常用方案。但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疼痛癥狀,控制炎癥水平,并不能解除壓迫,治標不治本[1]。手術治療可解除壓迫,緩解癥狀,改善腰椎功能,但具有較大創(chuàng)傷性,且醫(yī)療費用較高,部分患者無法接受[2]?;诖耍R床積極探究新的治療方案,中醫(yī)針灸成為該病的新選擇。
一.毫針針刺療法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毫針針刺療法時,多通過中醫(yī)辨證與中醫(yī)辨病,結合確診結果在患者的病變近端、遠端選擇相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近端取穴針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發(fā)揮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目的[3]??蓪植垦装Y區(qū)域造成直接刺激,可有效減輕或是消除患者神經根炎癥水腫。聯合遠端辨證取穴,可有效解除痙攣癥狀,松弛病變部位肌肉,加強鎮(zhèn)痛作用,改善人體全身癥狀。臨床進行針刺治療時,多患選擇大腸腧穴、腎俞穴、環(huán)跳穴、夾脊穴穴、關元俞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等。有調查[4]指出,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后,明確患者的法并不為L5/S1,并進行相應毫針針刺治療,持續(xù)治療30d,患者的疼痛癥狀消失,腰椎受限現象顯著緩解。
二.灸法
灸法是毫針療法與艾灸聯合后的總稱,聯合應用可發(fā)揮顯著的活血散瘀、疏通經絡功效,適合在瘀滯型與寒濕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中應用?;颊卟捎镁姆ㄖ委熎陂g,其中毫針療法與上段方法一致,但同時需聯合患者累及患肢的太陽經穴與少陽經穴,然后應用艾條循著經絡進行灸治[5]。有調查研究指出,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太溪穴、腎俞穴應用補法,在環(huán)跳穴應用三寸毫針直刺,快速進針后實施提插捻轉手法,直至患者產生通電樣感受并朝患側放射到小腿部位,然后應用兩寸毫針快速直刺患者的陽陵泉穴、委中穴、夾脊穴以及懸鐘穴等,實施提插捻轉手法,得氣后在腎俞穴與太溪穴針柄裝上艾條,持續(xù)30min艾灸,可有效治療患者,治療有效率達到92.3%。
三.電針療法
電針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用治療方法,在針灸得氣后連接脈沖電流,促使電流在經絡穴位上作用,可進一步發(fā)揮顯著的刺激作用,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達到疏通經絡與調節(jié)氣血的功效[8]。在應用電針療法時,將陽陵泉穴、環(huán)跳穴、足三里穴、委中穴與昆侖穴等作為主要針灸穴位,可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有研究指出,在常規(guī)取穴的基礎上聯用夾脊穴電針深刺,相較于單用常規(guī)取穴電針治療,持續(xù)治療2療程后患者的治愈率并無顯著差異,但疼痛緩解情況存在顯著差異。也有研究[10]指出,為對照組患者提供腰夾脊穴、委中穴、陽陵泉穴以及伏兔穴常規(guī)針刺治療,電針組患者則在俯臥位基礎上直刺腰夾脊穴2.5-3.0寸,配穴陽陵泉穴、伏兔穴、委中穴,結合配穴標準深度進行針刺,得氣后與電針儀進行連接,應用斷續(xù)波,逐步增強電流強度,持續(xù)治療30分鐘,連續(xù)治療20d,電針組的愈顯率80.0%顯著大于對照組66.4%,可見電針治療效果理想。
四.結束語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后給予針灸治療,可有效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疼痛。
參考文獻:
[1] ?張喜云. 分析腰間盤突出癥采用桂枝白術附子湯聯合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9,19(52):220,243.
[2] 曾冠楠,諶少穎,李鳳新,等. 溫針灸結合三維牽引對腰間盤突出癥患者脊柱穩(wěn)定性及ODI指數的影響[J].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21,30(1):46-47.
[3] CHOTETAWAN TANAVALEE, WORAWAT LIMTHONGKUL, WICHARN YINGSAKMONGKOL,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repeat discectomy versus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eurosurgical Society of Australasia,2019,66202-208.
[4] TIAN, QING-HUA, LIU, ZHONG-JUN, LIU, HEI-FEI,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and Percutaneous Disc Cementoplasty for Painfu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Patients over 60 Years[J].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JVIR,2019,30(6):894-899.
[5] 旋菲,張文龍,旋靜,等. 可增強止痛功效的載藥針灸針治療腰間盤突出癥疼痛患者30例的臨床研究[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86):194-195.
作者簡介:林昱達,男,1990年10月出生,籍貫吳川,研究方向針灸推拿,學歷碩士,中醫(yī)科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