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珍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只有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滿足小學生不斷增長和變化的學習成長需求。其中,識字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部分,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素養(yǎng)持續(xù)成長的基石;同時,不少小學生又容易在識字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傷害到他們的學習熱情,降低學習成果。所以,識字教學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點關注對象。以下將從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抓住漢字特點和提升學習趣味三個方面展開相關討論,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我國的小學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大家普遍都認識到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正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但我們也要看到,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仍然比較落后,教學中充斥著大量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違反了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成長規(guī)律。不僅效果達不到預期,還引發(fā)了學生的畏懼與厭倦情緒,得不償失。因此,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亟待改革,呼喚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盡快出現(xiàn)。
一、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上文提到,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上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小學生在識字教學中交頭接耳,心不在焉等情況的出現(xiàn),都是具體的表現(xiàn)。究其根源,在于教師并沒有將學生視為課堂上的主體,沒有從學生角度思考和設計教學形式。所以,教師應該先加強對小學生的了解和自身的學習,把握住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然后去積極嘗試新的教學形式,并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不斷推陳出新,讓學生能夠一直對識字教學帶著強烈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都普遍喜歡兒歌的特點,使用教唱兒歌的方式來進行識字教學。為了進一步提升兒歌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要選擇或創(chuàng)作出生動有趣的兒歌內(nèi)容,還要有較強的韻律感,能夠帶給幼兒愉悅的聆聽感受,而且簡單好記。必要的時候可以與小學音樂教師配合,共同選擇和創(chuàng)作兒歌。又如,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搜集與識字教學有關的各種動畫視頻資料,經(jīng)過篩選剪輯后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鼓勵學生對視頻中的情節(jié)進行模仿,也能通過有趣的形式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二、抓住漢字特點
除了教學形式之外,漢字本身的特點也應該被教師充分利用起來。漢字是我們每天都要使用的,因為其司空見慣,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讓人在想起漢字的時候總覺得漢字比較抽象。但實際上,漢字是非常形象的。就以“象”這個字為例,與大象這種動物的外形就有非常明顯的直接關系。當然,漢字中也有一些文字并不能與具體事物的直接形象聯(lián)系起來,但只要用心思考,總能發(fā)現(xiàn)其創(chuàng)造的來源。漢字的這種特點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識字效率很有幫助,教師一定要利用起來。
例如,在學習“雨”等與天氣有關的漢字時,教師應該從形象思維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因為這是小學生所熟悉和習慣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天氣的卡通圖片,然后讓學生對比這些卡通圖片和具體的漢字,學生很容易就會發(fā)現(xiàn)相似的地方,或者從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明白漢字是如何構成的。而在學習“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之與“上”進行對比,讓學生自主嘗試從這兩個字的含義上去發(fā)現(xiàn)和總結它們的區(qū)別。而通過形象認識,學生同樣可以很好地完成這項學習任務,通過漢字的特點實現(xiàn)高效的識字。
三、提升學習趣味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有趣,要適合小學生的能力水平和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只有這樣,識字教學才能順勢而為,師生雙方才能實現(xiàn)默契的合作,共同去追求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小學生的特點之一是注意力,或者說興趣愛好經(jīng)常會發(fā)生變化,被其他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師既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又要不斷對其中的趣味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的學習趣味實際處于一種不斷積累的狀態(tài)。還可以抓住時機,鼓勵學生的自主行動,由學生自己來創(chuàng)造趣味。
例如,在學習《青蛙寫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表演短劇。在表演之前,教師要告訴學生這一教學計劃,讓學生充滿期待,隨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自主預習,嘗試在教師的指導下去完善本組表演的具體情節(jié)和各種細節(jié)。學生為了在表演中能夠有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一定會認真去預習生字。教師也可以嘗試指導各個小組在各自的短劇中加入不同形式,與識字有關的情節(ji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最后學生通過短劇表演實現(xiàn)了識字,理解了課文,又獲得了快樂,一舉多得。
總之,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識字又是學生在語文學科取得良好學習成果的支柱。大家一定要重視識字教學,要以小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工作,尋找有效策略。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創(chuàng)造出越來越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美.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效[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 2019(3):2.
[2]周鳳. 探究小學語文教學識字教學的具體策略[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9, 000(001):P.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