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繼坤
摘要:其實古詩學習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在學生初學漢語的時候,家長很喜歡教導學生背記一些簡單的詩句,比如“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又或者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學生可能并不理解這些古詩的意思,只是單純的跟隨家長進行復述,但是進入小學階段,古詩的學習不僅包含背記古詩,還包含理解古詩的含義,這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古詩產生了排斥心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時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學習;通俗易懂;動畫視頻;循序漸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學生在背記古詩時會喜歡古詩的簡短,但是在理解古詩時又會因為古詩語言的簡潔而感到為難,種種條件下導致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不高,從而導致學生對古詩理解愈加困難,如此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在本篇文章中,我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古詩,借助動畫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循序漸進不強硬要求學生這三個角度來闡述培養(yǎng)學生古詩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希望我的意見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古詩
古詩語言是非常簡潔的,一句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所表達的含義卻是非常深刻的,古詩的難以理解是阻擋學生對古詩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教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古詩重新進行描述,在保證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將其描述的更加童趣,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興趣,解決了語言不通這個問題,培養(yǎng)學生古詩學習的興趣就向前邁出一大步,之后的學習會更加輕松。
例如,在進行講解《靜夜思》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會背著一首古詩,但是真正理解這首古詩的學生并沒有多少,有些學生是被強迫要求背記古詩,并不樂意再去學習其中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則是不理解古詩的語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古詩,我會先簡單翻譯一下整首古詩的意義,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重新將整首古詩的意義串聯(lián)在一起,當然這些語言我都會盡自己所能用學生能夠理解的字詞,然后在課堂上將我所翻譯語句講解給學生。當學生能夠理解這首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含義,并且對古詩也就不是那么陌生的時候,接下來學習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時就會更加地順利,并且也能粗淺地給學生留下古詩學習并不是那么困難的印象,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古詩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個環(huán)節(jié)。
二、借助動畫視頻激發(fā)學習興趣
現(xiàn)在信息十分發(fā)達,網(wǎng)絡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畫視頻,教師可以在講解古詩是在網(wǎng)上尋找一些對應的動畫視頻,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現(xiàn)整首古詩,新穎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到趣味盎然。也許這些視頻并不是非常容易尋找,但是一旦找到,學生對于古詩刻板印象就會被抹除,哪怕找不到相應的動畫視頻,教師也可以尋找一些漫畫圖片,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課本中所描述的古詩,這有益于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講解《望天門山》這一首古詩時,我會在網(wǎng)絡上尋找課堂中可以運用到的素材,其中就有一個視頻,這個視頻是以動畫的形式上大下展示《望天門山》這首古詩想要表達的內容,我想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我站在講臺上進行古詩的講解,學生雖然也會聽講,但是學習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但是通過這些有趣的視頻,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肉眼可見的學生學習效率有所提高。其實想找到古詩對應的視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需要在不同的網(wǎng)站仔細的進行搜索,并不斷的對比不同視頻之間的優(yōu)劣,但是教師在備課期間所付出的努力都會有所收獲,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故事學習對于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所以我仍然會在故事講解之前有意識的去尋找動畫視頻。
三、循序漸進不強硬逼迫學生
有些學生背記古詩會比較迅速,但是有些學生在背記方面就有些吃力,教師一定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進行古詩的背記,只要學生認真努力,哪怕最終仍然不能流暢的背記博士,教師也不能過于苛責。雖然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希望學生在故事學習中更加積極,但是一味地強硬要求學生,反而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就是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貪功冒進。
例如,在進行講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時,我會要求學生背記這首古詩,其實這項任務是在學習每一首古詩時我都會布置的,但是我不會盲目的要求學生背景故事,而是會要求學生先將整首古詩熟讀。在我講解完這首古詩的含義之后,我才會要求學生對整首故事進行背記,這時候學生對古詩有著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熟讀之后對古詩也有著初步的印象,這時候進行古詩的背記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說學生背記古詩會較為輕松。如果在學生對古詩非常陌生的情況下,強硬的要求學生背景古詩,不僅會花費學生很長時間進行背記,最終背記的效果也不能夠保證,甚至這種強硬的要求還會敗壞學生對古詩學習的感官,所以我會學習漸進的進行故事的講解,并不會冒進的追求最終的結果,要記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句俗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如果學生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在學習時就會更加積極主動,也會更加認真,而不感興趣的事情即使迫于家長與教師的壓力進行學習,也會有所敷衍。為了保證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師最好想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會讓學生的教學壓力減輕很多,同時這些有趣的方法也可以讓語文課堂更加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陳云霞.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12):27-28.
[2]王林發(fā),劉海濤.小學語文教育專業(yè)實踐性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3(0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