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航
摘 ?要:群體去個性化使個體淹沒在群體之中,會大大的減弱了社會對其的約束力,為個體從事反常行為創(chuàng)造了條件。學生一旦出現(xiàn)群體去個性化現(xiàn)象,會給學校的文明禮儀等教育帶來很大的難度,剖析和思考學生群體去個性化現(xiàn)象及采取什么方法措施盡可能減少群體去個性化程度,減少群體去個性化所帶來的問題,對學校更好實施文明禮儀教育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群體去個性化;教育;影響
某天,學校舉行一場運動會,同學們有的是在賽場上當運動員,有的是當啦啦隊隊員,有的是當一名觀眾,操場熱鬧非凡,但熱鬧過后,原本干干凈凈的操場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垃圾,而在平時,也是這個學校,也是這群孩子,學校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為什么在運動會人多而且走動比較自由的時間,出現(xiàn)與平時完全不會發(fā)生的事情呢?
同樣,新冠疫情前,孩子們大多見到老師、同學都能主動打招呼,但自從疫情發(fā)生要求全體孩子都要戴上口罩后,主動向老師同學打招呼的人減少了,為什么戴口罩和沒有戴口罩,孩子們的文明禮貌程度會有區(qū)別的呢?
以上的情況固然說明孩子的品德教育、常規(guī)教育還待有提高,但也說明了當群體去個性化,就變得隱者無忌,責任被淹沒!
群體去個性化是心理學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它指的是個體如果淹沒在群體之中,會大大的減弱了社會對其的約束力,為個體從事反常行為創(chuàng)造了條件。比如黑夜比較白天偷東西的現(xiàn)象多,就是天黑了,使小偷淹沒在群體中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大大減少了大家對小偷的違法行為造成的壓力。同樣,運動場的人多而且流動性大,讓學生亂扔垃圾的行為淹沒在大集體中不被發(fā)現(xiàn)。大大減少了大家對孩子的違反紀律行為監(jiān)督造成的壓力,所以他們敢做出平常不敢隨便丟垃圾的行為。心理學家津巴多曾說,當群體去個性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人的自我觀察、評價意識會降低,對會感到內(nèi)疚、羞愧、恐懼等行為控制力量會被減弱,使人容易表現(xiàn)出環(huán)境或社會不允許的行為,促使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的增加。
學生一旦出現(xiàn)群體去個性化現(xiàn)象,會給學校的文明禮儀等教育帶來很大的難度,剖析和思考學生群體去個性化現(xiàn)象及采取什么方法措施盡可能減少群體去個性化程度,減少群體去個性化所帶來的問題,對學校更好實施文明禮儀教育有重大的意義。
在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中,群體去個性化的現(xiàn)象也很多。如老師對某個年級班的孩子不熟悉的情況下,孩子特別調(diào)皮,經(jīng)常在樓道、課室追逐、打鬧,不聽老師的話;又如下雨天,有的學生故意在人群中用腳踏水故意把水濺到別人;在大型的文藝表演或集會中,出現(xiàn)起哄、喧嘩的現(xiàn)象;在比較多人排隊的樓道,會有孩子故意在人群里推推搡搡……
導致學生群體去個性化的原因,因素很多,如戴了口罩,讓孩子覺得自身身份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他就變得肆無忌憚,自我要求和自我糾正的能力大大減低,特別對于是非善惡判斷力不強,自我角色定位不高,自律性不強,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尤為容易變得群體去個性化,隱者無忌!人多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推搡,他們以為人多或別人不會發(fā)現(xiàn)的時候,認為聚眾搗亂、過錯能推給別人就推給別人,責任過度的分散,難以追究個體責任的時候,孩子們違反紀律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孩子會認為法不責眾,而當孩子們知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責任到人,則很少出現(xiàn)違反紀律的情況。
因此提醒作為學校的我們,要在文明禮儀教育方面應該采取適當?shù)拇胧┖徒逃侄危岣吆⒆拥乃枷胨刭|(zhì),從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等方面要進行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加強、管理和教育,避免群體去個性化的現(xiàn)像!
針對身份不明確容易失去自我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現(xiàn)狀,作為教育者,我們要盡快短時間之內(nèi)把孩子們熟悉,盡可能可以喊出他的名字。孩子知道你是能認出他的,他對自己的很多行為就有所顧忌!
此外,一個醫(yī)生,當穿上白大褂,面對暈倒的人,就難以袖手旁觀,一個軍人當穿上軍裝面對為非作歹的任何事任何人很難不去制止。穿上了職業(yè)服,就會感到一種責任!校服、班服、學生卡的佩戴,就相當于給每個學校、每個班、每個孩子貼上標簽,增強大家對這個孩子的識別度,在多所學校共同聚集的會議,分區(qū)域分學校穿校服去參加,在本校學生的集會,每個班穿上自己的班服,佩戴好自己的學生卡,每個學校孩子的行為和責任就有了更多的約束。
對孩子分層分部門進行教育。每個學校、每個班都有風紀生、大隊委、中隊長、班干部等等,我們要對各層各部門的孩子進行強化教育與管理,加大力度標榜他們的身份、加強孩子們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度、自豪感和責任擔當,當孩子責任意識增強了,對自己的角色是很有自豪感的時候,他在群體中就不會做不文明的事情來。同時在學校各種的管理中讓參與學校管理的學生在群體活動過程中佩戴好自己的職位標識,讓他們在群體中顯得是多么的與眾不同,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自我要求自我管束能力并做出榜樣。
進一步加強孩子們的是非觀念、道德水平的修養(yǎng),強化組織紀律性,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這些才是治本的核心問題。
其實在群體的情景導致群體去個性化并不是必然的,有這種行為的人大多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遇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不堅持主見,比較喜歡迎合別人,這些人的核心就是自我意識的水平較低,信念不堅定,比較容易迷失自我,也就更容易不清楚自己的責任,當大家去做違反文明行為的事情,他也容易隨大流去做。所以有針對性有系統(tǒng)性提高孩子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必要的,核心的!
強化層級責任。人多不怕事,但也有時候是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就是在在群體中責任意識不明確所致,我們在學校管理也好,在班級管理也好,讓所有學生清楚中小學生守則,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知道自己的班公約,明白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任務。
群體去個性化為學校的教育會帶來許多不利,但學校也可以積極利用好群體去個性化的原理,為學校的教育帶來好處。老師可以創(chuàng)造匿名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向老師向?qū)W校敞開心扉,能讓孩子說出更多的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