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平
摘要: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仍未擺脫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許多教師仍然保留著單一化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點,忽略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展。對此,在當下數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中,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認識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真正內涵,運用切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知識體系形成和思維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為現代的教育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小學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極其重要,對學生以后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課本教學出發(fā),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設置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者的作用,和學生的互動交互極少,甚至會忽略學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導致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扮演的應該是一個指引者的角色,需要和學生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地位,教師首先設置問題情境,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最后兩者討論交流以共同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也是引用蘇格拉底啟蒙式教育法的體現。這樣可以實現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加減法運算時,由于一年級學生年紀尚小,并且思考問題的水平僅僅停留在表層,所以在加減法運算的掌握上相對困難。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相應的情境,如分糖果時,一共有8顆糖果,但是其中有1顆不小心被弄丟了,這時可以問學生還剩下多少顆糖果。這就是將減法運算結合相應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方法。還比如,由于粗心大意而弄丟了1顆糖果,現在教師又去購買了5顆,這時可以問學生現在一共有多少顆糖果。這就是將加法運算結合相應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還能提高教師和學生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打造出輕松歡樂的課堂氣氛。在可能性的大小學習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一個封閉的盒子內放不同顏色的小球,通過多次抓取小球并且記錄小球顏色的實踐,來猜測抓取某一種特定顏色小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二、借助信息技術,加強學生的數學分析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信息技術在教育中被廣泛地應用,課堂教學有了新的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改變長期不變的手寫板書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課堂中得到更快的成長和發(fā)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記憶,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和綜合水平。
例如,在教學“扇形統(tǒng)計圖”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播放扇形統(tǒng)計圖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的重要意義,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出扇形統(tǒng)計圖的使用范圍和使用的具體方法,通過大屏幕列舉出扇形統(tǒng)計圖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通過在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并結合實際生活內容,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開展調查畫出扇形統(tǒng)計表,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和整理,讓學生掌握扇形統(tǒng)計圖的具體繪制方法。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應該及時地請教數學教師,教師應該耐心地指點學生,給出學生繪制的思路,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班級討論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的要點,讓學生在互相的交流討論中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共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三、運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分層教學法對于因材施教有著重要的幫助。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習慣、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生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上有不同的認知,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具體來說,在教學中,首先要以教材的教學內容為連接點,在進行教學目標和教學規(guī)劃設計的過程當中,對于情況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的設計。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工作當中,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方案和預習所預期的目的,通過微課等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課前基本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率,而在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也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比如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完成部分的習題,而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要保障學生在一定習題完成的基礎上上升難度,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求其不斷提升自我拓展知識,完成更高的挑戰(zhàn),讓不同的學生在各自的層次上都有所收獲。在課后作業(yè)的習題布置上,也要運用分層次的設計方式輔助學生,另外,可以錄制一些微課視頻,對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那和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幫助基礎薄弱的同學加深理解。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錄制一些拓展性的強化性的視頻,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運用這種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的數學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能夠正確認知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心態(tài),從而一步步提升自我。
結束語
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注重的是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而不單單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這么簡單。因此,在小學數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非常重要。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立意.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科技資訊,2020,18(09):183+185.
[2]徐倩.淺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祖國,2019(23):172+151.
[3]林春輝.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8(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