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娟
摘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占至關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如何高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師必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文章分析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有效教學的概念和意義
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有效地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的基本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即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教學理念有偏差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只側重文章中的重點詞匯和語法的教學,很少涉及文章的寫作背景,把閱讀課上成語法課、詞匯課。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拓展,而且還影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會因為覺得枯燥而厭倦上閱讀課、做閱讀題,這樣的閱讀教學是低效的。
2.閱讀方法較單一,課堂互動少
有些教師在英語閱讀課中固定按“單詞—短語—句子—段落—全文”的模式進行教學,而且整節(jié)課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這種固定的閱讀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學習興趣。在閱讀課上,學生忙于做題然后核對答案,缺少互動。課堂上師生的有效互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是興趣培養(yǎng)、思維開發(fā)和知識拓展的好辦法。
3.缺少閱讀氛圍,忽視興趣培養(yǎng)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部分教師偏向于向學生傳授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步驟,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不注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導致學生體會不到英語閱讀的樂趣。在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部分教師局限于教材,而教材中的一些閱讀材料比較枯燥,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會讓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
三、初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教學策略
1.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好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輕松地打開英語閱讀宮殿的大門。教師要營造輕松的閱讀氛圍,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學會用英語思維去思考問題,提升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最后產(chǎn)生從“要我讀”到“我要讀,我愛讀,我會讀,我讀懂”的巨大改變。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在教學人教版八上Unit 5“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希沃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用音頻和視頻等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教師可讓學生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不同種類的TV shows,找出不同的人物喜歡哪種TV show,以及喜歡的原因,讓學生帶著疑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當閱讀中出現(xiàn)新詞時,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推測新詞的含義,同時也可以告訴學生新詞一般不影響閱讀,讓他們不必心慌。
2.鑒賞文本語言,關注表意功能
語言賞析的著力點是對其的表意功能、修辭手法、意義建構、審美價值等進行的挖掘。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新時代的閱讀教學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重擔,指導學生賞析文本語言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語言賞析也有利于推進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實踐,并能在新的情境里信手拈來、舉一反三。
例如,教學仁愛版八上Unit 3 The Little Match Girl 時,在文中第一句,作者就直接用It was snowy and dark on the last evening of the year 來描繪陰冷的雪夜;第二段又再次寫道:
The wind was blowing strongly and the snow was falling down on her long hair,用過去進行時寫景襯托女孩的凄慘;更悲者,A poor little girl was still walking in the streets with no shoes;最悲者,On the morning of the new year, the girl was lying against the wall, dead.最后一詞用形容詞dead 做伴隨狀語,告訴讀者小女孩帶著光焰里的美好幻象,孤獨地離開人世,借風雪的襯托,喚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同情。因此,教師要逐步引領學生品讀和鑒賞文本的語言風格,在解讀語言表意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語言學習的文化品格。
3.挖掘文本,滲透思維品質
思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智能結構的核心。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表現(xiàn)為:能在具象中抽象、在分析中推理、在比較中質疑、在聯(lián)想中創(chuàng)新,得體表達感情和情緒,以平等互動方式開展文化理解,意識到自身局限性并保持開放心態(tài)。
緊跟英語教學所要求的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要重點分析并思考英語閱讀新概念。英語閱讀素養(yǎng)目標被概括成“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方面、六個維度,其閱讀理解維度就是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思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歸納等思維方式,激活他們思維的邏輯性、發(fā)散性和批判性,在有意識的滲透中提升思維品質。
例如,教學Unit 4 一課時,教師可在讀前情境導入,挑選班上拼魔方用時最短的學生與樂高機器人PK,激活學生的思維動力,并提問:“How can the robot play with the magic cube so fast?”讀前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始,教師重在設計問題,啟動學生的先行認知,使其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并將學生帶入計算機話題情境。通過氣泡圖,學生頭腦風暴,說出電腦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情況。“頭腦風暴”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內在知識存儲,保證了課堂的參與度,實現(xiàn)了多元互動。
綜合探究活動設計中,基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就“Will it be good or bad if computer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先組內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按不同觀點將全班分成正方(for)和反方(against)兩大組,雙方各抒己見,展開辯論,順勢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看待事物,發(fā)揮積極的情感遷移作用。
自主探究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意愿,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fā)揮空間,解放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結束語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是為了應付中考,更是為提升學生的交際能力打好基礎。初中英語教師應因材施教,優(yōu)化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構建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引入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話題,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好課內外教材,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拓展閱讀空間,最終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楊慧.改進方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0年08期
[2] 張惠.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體現(xiàn)語言本質的思考[J];宿州師專學報;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