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
【關鍵詞】小學生;常規(guī)教育;小學語文;素養(yǎng);行為習慣
小學生的常規(guī)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步驟。只有小學生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常規(guī)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需要將其融入日常教學中,靈活選擇教育方式,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規(guī)范小學生的行為,從而提高學生遵守常規(guī)的自覺性。
一、以身作則,給學生做表率
小學生的模仿性很強,他們會時刻觀察教師的舉動,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學生產(chǎn)生影響。所以在日常教學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給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彰顯出語文教師的專業(yè)氣質(zhì),給小學生做出表率。我們要成為一個處處為小學生著想的教師,樹立起榜樣,這樣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更有說服力,才能讓小學生心悅誠服,凡是要求小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才會起到激勵的作用。如要求小學生做事要專心,一心一意,不三心二意,教師就要帶好頭,在生活中教師做事要有始有終;還可以給小學生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訴學生不要像小猴子一樣看到好東西就丟掉原來的東西,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能喜新厭舊,如要求小學生對人要有禮貌,那么教師就要帶頭有禮貌,見到人要主動打招呼,上課的時候主動向?qū)W生問好,下課的時候與學生再見。在日常師生對話時,不能講粗話,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如要求小學生愛護環(huán)境,那么教師就要帶頭做好環(huán)保工作。
二、寓教育于日常教學中
常規(guī)教育不是一紙空文,更不能棄之不用。語文教師要將常規(guī)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向小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幫助小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標。語文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入挖掘語文知識中蘊含的道德情感,為小學生有一個美好的明天而奮斗。比如,講人教版小學語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雷鋒同志的光榮故事和先進事跡,鼓勵學生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他身上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通過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深入了解雷鋒一生中都做過哪些感人至深的好事,引導和號召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爭做好事、善于幫助他人,積極奉獻愛心,將雷鋒叔叔當作自己生活的榜樣,多對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以此激發(fā)學生對雷鋒叔叔的崇拜之情,激發(fā)小學生助人為樂的情感。又如講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時,語文教師要向小學生傳遞飲水思源的道理,也就是做人不能忘本,讓學生知道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知恩圖報,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再比如寫作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通過寫景抒情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僅能鍛煉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使小學生的情感得到宣泄,使學生做事持之以恒,而不是三分鐘熱度。
三、正面引導,鼓勵表揚學生
在常規(guī)教育中,語文教師要以正面教育為主,以小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習慣。小學生在一個班級里學習和生活,難免會發(fā)生打鬧的現(xiàn)象,語文教師可以給小學生講歷史故事,抓住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實施德育,這要比單純的口頭教育有更大的效果。比如,給學生講“聞雞起舞”的故事,東晉將領祖逖半夜一聽到雞鳴,就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煉。告訴學生要銳意進取、積極向上、好好學習,長大后為國家做貢獻。比如給學生講“臥冰求鯉”的故事,晉人王祥冬天脫掉衣服,臥在冰上,為生病的繼母捕魚。告訴學生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同時,語文教師進行常規(guī)教育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注重情感教育。小學生都喜歡聽到教師的表揚,這會增強他們參與互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小學生互相學習。教師要善于運用鼓勵性的語言,當學生學習有進步的時候說:你真的很棒,以后要繼續(xù)努力,老師期待你的成長。當學生幫助其他同學時說:很好,你的表現(xiàn)證明你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老師因你而驕傲。當學生認真做值日的時候說:保持班級干凈衛(wèi)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你是一個懂規(guī)矩的孩子,老師以你為榮。
四、讓學生參與常規(guī)的制定
要想使常規(guī)教育發(fā)揮實效,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參與到常規(guī)的制定中,發(fā)揮小學生的聰明才智,使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比如想讓小學生遵守上下課的時間,樹立時間觀念,語文教師可以換一種方式,組織小學生進行討論:怎樣才能遵守和維護上下課的作息時間呢?小學生紛紛出主意,有的說上課遲到的學生要背一首古詩,有的說上課遲到的要為同學唱歌,還有的學生說上課遲到的要在班會上做反思。小學生的想法都很奇特,語文教師按照學生提的建議實施課堂管理,小學生都能按時進入教室,班級中的學習氛圍濃郁。比如宣傳集體觀念和尊師重教,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機會,讓學生出謀劃策,學生在班級的學習園地里張貼關于集體精神的作文,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演講活動,把養(yǎng)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文明禮儀熟記于心。再如,上課時小學生的坐姿不正確,語文教師給學生播放正確坐姿的宣傳片,讓學生談一談錯誤坐姿有哪些危害。小學生紛紛發(fā)言,如會使脊柱變形、會近視眼、會耽誤長個等,教師順勢讓學生再說說怎樣保持正確坐姿?學生恍然大悟,都表示以后會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距離的標準坐姿。如今,小學生在課堂上都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增強了自控能力,課堂秩序也越來越好。
五、結語
總之,小學生常規(guī)教育必須落到實處,擲地有聲,真真正正地為小學生帶來教育,而不是走形式、做過場。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次常規(guī)教育,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入手,規(guī)范學生言行,加強監(jiān)督檢查,引導家長加入常規(guī)教育的行列,為小學生終身發(fā)展提供幫助。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因此要多組織主題式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f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