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鳳榮
隨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幼兒教育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家庭和幼兒園作為幼兒早期成長和發(fā)展的兩個重要場所,對幼兒的成長影響巨大,家園共育作為一種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么,家長要如何參與幼兒園的管理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成長呢?
家長應多關注幼兒在園的情況,提高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例如,在送幼兒入園時,可以跟教師交流幼兒在家的情況;當幼兒生病了,應主動向教師告知情況,包括用藥劑量和注意事項;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時,也可以和教師交流……這樣,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才能在不斷的溝通交流中逐漸趨于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家長要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積極獻計獻策,和教師一同商量出更好的活動開展方式。
對于愿意參與班級管理的家長,教師可以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通過家長會的方式讓這些家長與其他家長交流、討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提高大家對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
我們可以利用家長的職業(yè)和特長,幫助幼兒獲得更加專業(yè)的指導。例如,請在消防單位工作的家長帶領幼兒開展專業(yè)的消防安全活動;邀請作為牙醫(yī)的家長為幼兒開展一次口腔健康活動……這些活動不但能為幼兒帶來更為開闊的視野,也能給教師帶來很好的學習機會。
教師要根據(jù)家長的工作性質(zhì)和時間,合理安排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時間。例如,在學期初邀請家長共同制定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計劃,學期末邀請家長參與學期工作總結大會。
教師可利用早晚家長接送幼兒的短暫時間與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幼兒的在園情況,并向家長提出教育建議;可利用“家長園地”“家長學校”“家長會”等方式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或“家長半日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教育活動中,讓家長真正體驗幼兒的在園生活。教師也可以到幼兒的家中進行家訪,在對幼兒和家長進行深入了解的同時,調(diào)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對家長提出一定的要求,請家長配合。如果家長完成了“任務”,教師可以對其加以鼓勵,以提高家長的積極性。此外,教師也應讓幼兒知道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并在幼兒面前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家長給予表揚和感謝。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應對每一個班級的家園互動工作進行科學管理,并鼓勵教師在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家長、教師和幼兒園都有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溝通方式。例如,幼兒園鼓勵教師使用園信通向家長發(fā)布信息,方便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活動或一些最新的教育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微博、朋友圈等平臺,實時發(fā)布幼兒的最新動態(tài)及自己的教育心得體會,并與家長進行交流。這些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使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讓班級管理在家長面前變得公開透明。
家長參與幼兒園班級管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長、教師和幼兒園需要從平時的工作出發(fā),逐步引導家長參與班級的管理?!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奔覉@共育對學前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多鼓勵家長,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特長,利用各種活動,提高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讓家園共育更好地推助幼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