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俊英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隨著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換代,一種科學有效的情境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一部分教育者的關注與青睞,而在實踐中也證明情境教學模式確實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值得借鑒與應用。對此,論述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構建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若想要構建優(yōu)秀的數學教學情境,就需要在課堂中營造出幽默和諧、相對自由的氛圍。學生在這樣一種課堂氛圍下,能夠有效提升課堂參與熱情,激發(fā)求知欲。
一、構建生活情境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到數學的影子。故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構建出與課堂知識相關的生活情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內容,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魅力[1]。例如,在教學“分數”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首先應當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即讓學生通過對分數的學習,能夠準確地識別以及讀寫分數,并充分理解分數的含義。小學生由于認知能力有限,再加上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分數,難免會有一些學生覺得分數的相關概念十分抽象難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構建出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吃哈密瓜嗎?”同學們聽到后紛紛饒有興致地說道:“喜歡。”這時教師就可以接著提問:“如果你們只有一個哈密瓜,但是爸爸媽媽都在家里,你們應該怎么分這個哈密瓜呢?”這時就有些活躍的孩子說道:“我會將哈密瓜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后各自拿著吃?!比缓?,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哈密瓜的圖案,并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將哈密瓜分成大小相同的六個小塊。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說法進行概括:“同學們在家吃哈密瓜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分哈密瓜的。”學生頓時恍然大悟,急不可耐地想要學習新課的內容。在這以后,教師就可以指著黑板上的哈密瓜告訴學生:“同學們,我們可以將這個哈密瓜看成是一個整體,并用1表示,但如果我們單獨拿出其中的一份,那么這一份就是,如果將另外的五份拿出,那么這五份就是整體的?!苯處煂⑼瑢W們日常喜歡吃的哈密瓜引入課堂教學中,對“分數”部分的教學進行了輔助,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分數”部分的相關內容,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構建問題情境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究其本質而言,就是一個探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此,教師一定要對課堂中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構建有趣問題情境的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章節(jié)的內容時,經過對軸對稱圖形的簡要概述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發(fā)現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隨后,教師讓學生把想到的軸對稱圖形畫在黑板上。這時候學生紛紛陷入了思考,不一會就有學生走向了黑板,開始畫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沒過多久黑板上就出現了許多的軸對稱圖形,這些圖形中有數字8、蝴蝶圖片、字母H以及球等。學生紛紛開闊了思維,教師看到學生的成果也感到十分高興,并對學生進行了高度的贊揚。學生在教師的贊揚下也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在課堂中形成了和諧良性的互動關系,有效改善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故此,教師在構建問題情境時,不僅要注意問題的價值,還應當注重問題設置的趣味性,只有兼顧二者才能收獲更佳的效果。
三、構建游戲情境
小學生年齡小,愛玩是大多數學生的天性。故此,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出游戲情境,定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效果[2]。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加減法的內容進行復習時,就可以開展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即在全班中挑選出十名同學,其中五名同學拿著算式的小卡片,另位五名同學拿著算式結果的小卡片,然后讓拿著算式卡片的學生喊出自己卡片上的內容,如一位學生喊道:“我是五加二,誰是我的好朋友?”喊完后就會有一位拿著數字7的學生應道:“我是你的好朋友?!痹谶@個游戲中,哪個學生找到自己朋友的速度最快就為游戲的勝利者。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受到好勝心的驅使,紛紛踴躍積極地投入游戲中,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數字運算能力,使得數學教學課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學生不僅玩得開心,更收獲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新時代背景下,只有能夠適應時代需求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脫穎而出,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構建不同的情境,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革新,更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活潑,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蔣園園.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芻議[J].好家長,2019(17):157.
[2]龔靜.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