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是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的基礎,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做好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關鍵。從“制定班級規(guī)矩,培養(yǎng)習慣意識”“借助動畫Flash,進行習慣教育”“設計體驗活動,強化習慣養(yǎng)成”三個方面對如何做好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予以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育;良好習慣;培養(yǎng)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幼兒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內容。近年來,堅持以幼兒發(fā)展需求為目標的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主要工作方向,這對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然而,考慮到幼兒的心智發(fā)育水平和認知能力,想要做好對他們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并非易事,這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設計,以確保他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性教育下獲得成長,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制定班級規(guī)矩,培養(yǎng)習慣意識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班規(guī)作為班級中的行為規(guī)范,其是班級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準則。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想要實現對幼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就必須借助班級規(guī)矩來約束他們的意識和行為,由此來幫助他們逐漸養(yǎng)成行為習慣。在實際工作中,考慮到幼兒心智發(fā)育水平,我們可以在制定班級規(guī)矩時,將其內容以兒歌的方式予以呈現,由此來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理解和記憶。例如,我在結合《幼兒日常生活行為守則》的基礎上編寫了“快樂生活歌”,兒歌的具體內容如下:
快樂生活歌
早早起床疊被褥,自己穿衣和洗漱。
見到老師要問好,遇到朋友要微笑。
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喧嘩來不打鬧。
每天堅持能做到,快樂生活多美好!
每天上學時、放學前我都會組織幼兒進行“快樂生活歌”的演唱,并將其制作成手抄報貼在班級當中,其目的就是讓幼兒通過不斷的唱、看、聽,來形成潛移默化的意識,并將這些意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為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動畫Flash,開展習慣教育
“借助動畫Flash,開展習慣教育”是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方法。對于幼兒而言,我們想要讓他們懂規(guī)矩、講禮貌,就必須先做好對他們的意識培養(yǎng),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哪些行為好,哪些行為不好,哪些習慣需要堅持,哪些習慣需要摒棄。在實際教育過程中,考慮到幼兒有限的認知能力和較高的興趣需求,我們必須讓習慣教育的內容能夠以幼兒所喜歡和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依托動畫Flash為基礎的幼兒習慣教育工作由此得以開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會借助貝瓦兒歌等網絡上比較成熟的兒歌軟件進行教育素材的搜集,并結合不同的習慣教育內容來進行相應動畫Flash兒歌的選擇,以確保幼兒能夠通過他們所理解和擅長的方式去進行兒歌內容的學習,并進一步了解兒歌當中關于習慣培養(yǎng)方面的內容。因為此類兒歌既有歡快的音樂,又有生動有趣的動畫Flash,所以幼兒會特別喜歡觀看這些動畫Flash。與此同時,我還對他們進行教唱,讓他們跟著兒歌中的卡通人物一起進行唱歌和跳舞,由此來進一步增強幼兒對兒歌內容的理解和學習效果,為他們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帶來支持與幫助。
三、設計體驗活動,強化習慣養(yǎng)成
設計體驗活動是增強幼兒學習體驗、強化幼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措施。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深刻意識到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而言,想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習慣教育內容,并將其真正記在心里,成為自己習慣養(yǎng)成的內在驅動,就必須讓他們真正獲得體驗,通過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體驗活動,讓他們獲得良好的體驗,并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意識,并在認知意識的引導下逐步養(yǎng)成自己的良好習慣。在實際工作中,我會根據不同習慣教育內容,為幼兒設計不同的體驗活動。例如,有的幼兒做事情磨磨蹭蹭,我就專門為他們設計了“作息清單”,其中包含“幾點起床”“幾點上學”等詳細的一天生活作息計劃,并要求家長能夠配合我完全按照清單上的時間執(zhí)行作息,經過一個月的實踐后,不僅幼兒做事慢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家長還反映幼兒已經能夠獨立起床、穿衣、洗漱和吃飯,這讓家長感到非常驚喜和欣慰。又或者有的幼兒在語言習慣方面表現欠佳,不會說禮貌用語,愿意說方言,我就專門設計了“兒歌繞口令”活動,“兒歌繞口令”的內容都是關于禮貌用語的,讓幼兒有機會去接觸最標準的普通話,并學會在與人交流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由此來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為他們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做好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可以實現幼兒素質教育目標,還能夠推動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其必須進一步了解幼兒的成長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設計,讓幼兒能夠以他們所能夠理解和擅長的方式去進行學習,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成為具有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嚴虎.幼兒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有效實施策略芻探[J].成才之路,2019(36):22-23.
[2]邵思渺.幼兒良好習慣形成的方法及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19(2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