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傳授給小學生相應的體育知識與體育運動技能,還能夠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全面發(fā)展,將體育文化、體育精神、體育魅力充分滲透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樹立起終身體育、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念。文章從打造快樂體育,創(chuàng)設體育情境,加強體育安全幾方面入手,探究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有效性;小學體育;探究
近年來,黨和國家給予了體育教育更多關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作為在學生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的體育教育,應與時俱進改進教學方法,革新教育觀念,加強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與探索,充分運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勢,科學鍛煉學生身心健康素質,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與我國體育事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
一、 小學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層面
目前小學體育課堂的現(xiàn)狀不受到學校重視,課程安排上一星期只有一到兩節(jié)體育教學,學校體育課安排比例較小,不能保證學生體育鍛煉量。并且小學體育教師沒有正確對體育活動做出指導,內容枯燥乏味,只是簡單地做一些熱身運動、跑步鍛煉和學習廣播體操,不能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這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出現(xiàn)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出現(xiàn)排斥體育課堂教學的情況。除此之外,學生做完老師指定的活動以后,剩余的體育課堂時間由學生自行分配,有些同學甚至把文化課程作業(yè)拿到體育課堂之中,這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二)家長層面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中,家長普遍認為文化教育占據(jù)重要地位,為學生大量選擇補習班。但卻忘了學生的身心都應該得到發(fā)展和鍛煉,家長應該鼓勵小學生在文化課知識掌握的同時也要在體育方面有所加強,而不是錯誤地去引導小學生只注重文化知識。學生家長要正確地教導小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學生層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將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都轉移到電子產品上,不愿意走出家門參與體育鍛煉,并且在小學教育階段的體育課堂中,由于教師對于體育課堂的不重視,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教學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更愿意在教室里學習和看書,或者借口逃避體育鍛煉。
二、 創(chuàng)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游戲打造快樂體育,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精神
研究小學生體育運動現(xiàn)狀能夠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小學生欠缺體育精神,認為體育運動又苦又累,所以不愿意學習體育知識,更不愿意主動參與體育鍛煉,體育精神的不足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面對這種情況,小學體育教師需樹立起陽光體育與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根據(jù)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學生參與度較高的游戲活動,打造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自然而然地
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激活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促使學生踴躍充分參與體育運動中,自行挖掘體育帶來的樂趣,克服體育運動過程的苦與累,享受體育鍛煉帶給自己的成長碩果。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足球》課程中“腳內側傳接球”的技術要點教學中,為了避免課堂氛圍枯燥沉悶,讓學生可以輕松理解傳球的助跑要點、支撐腳站位要點、踢球腿擺動要點、腳觸球要點、隨擺要點、踢球腳外展要點,并在訓練中保持熱情和認真投入狀態(tài),采取了游戲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找伙伴”游戲,學生8~12人一組,將喜歡的水果寫在紙板上,紙板內容相同的學生為“伙伴”,小組學生圍成一圈,只能將足球傳給自己的“伙伴”,一旦傳錯人或者沒接到,則由接到球同學開始自己與伙伴間的傳球,10分鐘后統(tǒng)計每組“伙伴”的有效傳接球次數(shù),選出最佳拍檔,教師密切關注學生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緩沖、回撤、迎球等問題,通過“寫紙板成為伙伴”的方式融入游戲,在示范中糾正學生動作技巧,便于學生理解與歡迎教師指導,整個訓練過程充滿“伙伴”間的歡聲笑語和團結合作,學生潛移默化提升了體育精神,真正愛上了體育運動。
(二)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情境,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基于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要全面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理念,重視對學生學習需求的獲取、分析,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提供與之相符的體育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評價,保證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從而實現(xiàn)提升教學有效性目標。在此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成熟完善,因此對于體育知識的理解較為片面、模糊,教師要充分引入現(xiàn)代教育技術,根據(jù)小學生思維特點和學習能力現(xiàn)狀,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體育教學情境,降低學生體育學習難度以及壓力,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領悟程度,學生理解了體育知識,全面觀察了體育動作技巧,學習效率和質量自然隨之提高,順利構建起高效體育課堂。
例如,在小學體育與健康《田徑》課程中“跳遠姿勢”的教學時,教師僅用語言、圖解、示范難以讓學生全面觀察和掌握蹲踞式跳遠、挺身式跳遠、走步式跳遠三種姿勢,教師示范的跳遠動作完成速度較快,往往學生來不及觀看助跑和起跳如何銜接時,便已經落地完畢,教學進度、方法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jié),這時教師采取了多媒體教學策略,利用視頻慢放、回放、暫停、重放等豐富功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學生結合自己對起跳姿勢的疑惑之處,針對性觀看相應視頻片段,逐漸掌握了跳遠的動作結構和關鍵技術,提高了學習效果。
另外,教師也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場所上進行創(chuàng)新,打造專屬的體育游戲教學場地。教師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來打造不同的教學情境,首先,可以利用指定的教室用作體育游戲教學。教室中配備多種多樣的教學道具,以確保各項游戲的順利實施。其次,利用室外體育教學作為體育游戲教學的場所,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室外教學場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到大自然當中,這種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吸引力遠大于室內教學,公園、高校都適宜作為室外教學場所來實現(xiàn)游戲教學。最后,帶領學生加入到游戲教學的構建之中。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跑步訓練時,可以構建《龜兔賽跑》這一主題,先對學生概述整個故事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再讓幼兒模擬龜兔賽跑的整個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還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教學環(huán)境的構建必須要符合生活化的教學主題和學生的接受范圍,不能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盲目進行體育游戲教學,另外在進行游戲教學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和資源,避免浪費。
(三)重視體育安全措施,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小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由于自身安全防范意識較差,加之掌握的自我保護措施不足,所以容易出現(xiàn)磕磕碰碰,引起體育安全事故,危機學生生命健康安全,一些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經歷或者看到安全事故后,內心對體育運動十分抵觸,影響了學生體育的學習與全面發(fā)展。對此,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體育安全措施,將其作為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必備條件,在課前充分落實安全防護工作,及時消除可能存在的體育活動安全隱患,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大綱,教會學生相應的體育安全、體育健康、體育活動自我保護方式方法,促進學生在安全氛圍中身心和諧發(fā)展。
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慢跑訓練前,先檢查跑步場地安全條件,然后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告訴學生熱身的必要性,引入慢跑體育安全事故案例,讓學生模擬訓練慢跑中扭傷、磕碰、摔倒后的正確應急處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將體育課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四)增加有效溝通時間,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互動交流也尤為重要,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都需要交流。通過師生交流的方式可以知道學生的不同需求和愛好,作為教師也要仔細觀察和傾聽體弱多病學生的想法,幫助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完成體育鍛煉。這樣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師的培養(yǎng)目標,也有利于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學。另外,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和學生和諧相處,做到平易近人,不要嚴肅刻板地對待學生,獨創(chuàng)自己的教學風格,這也有助于提升體育課堂的趣味氛圍,更有利于體育游戲教學的開展。例如,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廣播體操,采用‘模仿學習法,由教師開始模仿動作,學生再跟著教師也逐一模仿。教師模仿做錯學生的動作,糾錯形式利于學生記住動作要領,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體育課堂的任務。
(五)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
在小學教育階段的體育課中,時長一般在四十分鐘至四十五分鐘,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上會被時間限制。此時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借助信息化教學模式,例如運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具有時間短并且內容精練的優(yōu)勢,且這一優(yōu)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制作微課時也可以利用好這一優(yōu)勢,將微課作為實踐課堂的擴展與延伸。將復雜的內容利用微課,清晰簡潔地為學生講解與分析,組織學生在課下時間觀看微課,有助于鞏固課堂中所學的動作要領;也可以在課前觀看微課,提前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了解所學知識,做到微課和傳統(tǒng)課程的有效結合。
微課的主體分別是教師與學生,制作方是教師,而受眾方則是學生。教師在微課中也起到重要性作用,在制作微課時應該注意將微課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相統(tǒng)一。小學教育階段的體育課程中涉及了很多內容,包括田徑、球類、體操、綜合課等,例如長跑、短跑、健美操等運動項目,教師就可以運用微課對體育活動進行分解講解,但是對于高難度系數(shù)的運動項目,教師要在實踐課堂中進行動作要領的示范,微課起到輔助作用。
三、 結束語
總之,體育課是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在新課改背景下應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改革優(yōu)化小學體育課堂,采取有效方法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不斷總結教學有效性經驗,充分體現(xiàn)小學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李亮濤.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J].讀與寫,2020,17(26):237.
[2]韓倩嵐.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安全教育探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1(10):177.
作者簡介:徐建躍,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周恩來紅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