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祥德
(山東省鄆城縣中醫(yī)醫(yī)院中藥房,山東 鄆城 274700)
中藥炮制對中藥的作用具有重要影響,是中醫(yī)臨床用藥的一大特色,中藥材在制備成各種劑型之前,根據(jù)中醫(yī)藥理論,臨床用藥的目的,以及貯存、配方或制劑的不同要求 ,并結合藥材自身特點,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使之盡量滿足醫(yī)療需要。藥物炮制與否或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醫(yī)療效果,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jīng)驗,炮制專著也是較早形成的中藥分支學科?!侗静菝审堋氛f:“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氣味反失。”少數(shù)毒烈藥物的炮制,更是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fā)芽前采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大黃為不規(guī)則厚片或塊,表面黃綜色或黃褐色,中心有紋理,微顯朱砂點,習稱“錦紋”,質輕,氣清香、味苦而微澀。酒大黃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斷面呈淺棕色,質堅實,略有酒香氣。酒熟大黃表面黑褐色,質堅實,有特異芳香氣,味微苦。大黃炭表面焦黑色,斷面焦褐色,質輕而脆,有焦香氣,味微苦。醋大黃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斷面淺棕色,略有醋香氣。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jīng)。生大黃苦寒沉降,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積導滯、瀉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實熱便秘,高熱、譫語,發(fā)狂,吐血,衄血,濕熱黃疸,跌打瘀腫,血瘀經(jīng)閉,產后瘀阻腹痛,痛腫疔毒;外治燒燙傷。酒炙大黃其苦寒瀉下作用稍緩,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藥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如治眼暴熱痛,頭腫起的大黃湯。大黃經(jīng)酒蒸后,瀉下作用緩和,腹痛之副作用減輕,并能增強活血祛瘀之功。如治瘀血內停、腹部腫塊、月經(jīng)停閉的大黃?蟲丸。治跌打損傷,瘀血凝積,氣絕欲死,煩躁疼痛的雞鳴散。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微,并有涼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血熱有瘀出血。如治大腸有積滯的大便出血及熱邪傷絡,血不循經(jīng)之嘔血、咯血的十灰散。醋大黃瀉下使用減弱,以消積化瘀為方,用于食積痞滿,產后瘀停,癓瘕癖積。如治小兒飲食過多,痞悶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并治婦人氣滯血結,經(jīng)閉不通的三棱煎丸。
大黃中含有游離型和結合型蒽醌類衍生物,還含鞣質類,二苯乙烯苷類、萘酚苷類和苯丁酮類成分等。大黃經(jīng)酒炒后,結合型蒽醌有所減少。熟大黃、經(jīng)蒸、燉后其結合型與游離型醌類衍生物均減少,其中結合型大黃酸顯著減少。大黃炒炭后,其結合型大黃酸被大量破壞,但仍保留少量的各型蒽醌類衍生物。研究證明,炒大黃中,蘆薈大黃素和大黃素兩種成分的含量分別為生大黃的2.7倍和3.4倍左右;大黃炭則分別為生大黃的1.9倍和2.8倍左右。大黃鞣質類成分含量較高,約為10%~30%,以縮合鞣質與水解鞣質兩大類混合存在。研究結果表明,炒大黃總鞣質含量下降約18%,熟大黃降低50%,大黃炭減少近80%。制大黃多糖含量隨炮制次數(shù)的增加而升高。
大黃中結合型蒽醌為瀉下的主要有效成分,酒炒大黃瀉下效力比生大品降低30%,熟大黃(酒燉)、大黃炭無瀉下作用。炮制對大黃解熱作用無明顯影響,無論動物解熱實驗還是臨床某些病例均顯示:服用大黃生品或制品后體溫下降時間早于瀉下出現(xiàn)時間。說明起解熱和瀉下作用的不是同一種物質,而是不同成分在發(fā)揮作用。大黃其中游離苷元如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為抑菌、抗腫瘤的有效成分,其瀉下作用極其微弱。實驗表明,生大黃、制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菌種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酒炒與酒燉大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抑制作用較好,其他炮制品如醋炒大黃及大黃炭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的抑制作用明顯減弱但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仍保持較好抑制作用。
酒炒大黃消炎作用與生大黃近似,熟大黃、大黃炭消炎作用減弱。在臨床應用中,熟大黃(酒燉)治療成人及兒童化膿性扁桃體炎不僅有較好的解熱抑菌作用,還有較好的消炎作用。
大黃酚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傷口滲出,改善血管脆性,縮短凝血時間,促進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大黃中鞣質成分也可能與其止血、止瀉作用有關。實驗證明,生大黃、熟大黃、大黃炭內服,對實驗性胃潰瘍的出血和出血灶的發(fā)生均有良好的止血和預防作用。生大黃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臨床驗證中顯示止血速度快、作用好等優(yōu)點,在止血天數(shù)上明顯優(yōu)于熟大黃(酒燉),但熟大黃胃腸道不良反應小,患者易接受。
大黃生品、制品去鞣質煎劑,均對人血清中的特異性抗原體血凝反應有明顯的阻斷使用。熟大黃的阻斷效力明顯強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黃炭作用最弱。生大黃水煎液僅對血液流變學部分指標(低切、中切、血沉、RBC聚集)有一定作用,酒炙后對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均有顯著作用,作用比生品顯著增強,故認為酒制可增強大黃的活血作用。熟大黃尚具有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對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療作用,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降尿素氮作用等。
炮制能降低大黃的毒副作用,在臨床應用中,生大黃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而熟大黃則無消化道不適反應。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一種藥物可同時具有多種作用,這些作用雖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間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