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
摘 要:線上博物館是以新技術為基礎的全新展覽方式,將博物館中的優(yōu)質資源嫁接到云端,打破傳統(tǒng)博物館與參觀者間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方便受眾及時了解展館內部變化,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相應歷史文化知識,看到飽經滄桑、意義非凡的文物展品,拜讀最具權威性的歷史材料,對全面了解歷史進程、細致研究文化精粹有很大幫助。以高中歷史為例,對線上博物館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線上博物館;高中歷史;教學
高中歷史有著時間跨度長、系統(tǒng)性強、知識容量大、理論性強等特點,學生記憶負擔重,對距離遙遠的歷史難以引發(fā)情感共鳴,不利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線上博物館的出現(xiàn),為高中歷史教師提供了更多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同時,也為課程開展提供了新思路,其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讓學生走進鮮活直觀的歷史現(xiàn)場。在此背景下,歷史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觀念,將線上博物館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結合,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使其深刻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所在,為其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一、結合課程內容合理利用線上博物館資源
高中歷史教材是經多年教學實踐驗證總結出的精華所在,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借助線上博物館尋找所需的教學資源,結合多媒體技術,以新形式將更加精彩、豐富的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線上博物館對館藏文物的圖片還原和詳細講解,能取得引人入勝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歷史教學中教學內容固定、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文物來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其所處時期的歷史背景,有效掌握歷史事件,深入探究其歷史意義與價值。這種具體、生動的全新教學方式能以線上博物館展覽的特色主題為基礎來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感官沖擊,調動其學習興趣,積極融入課堂中,在了解更多知識的同時,對歷史學科產生濃厚興趣。
如在對部編版新教材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利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主題展覽中的三、四部分內容,通過虛擬參觀、觀看高清圖片、瀏覽文學著作與美術作品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有全面的認知,體會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馬克思主義精神的偉大,用心感受那些年、那些事,在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的同時,形成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利用線上博物館實現(xiàn)課上、課下相結合
在手機與網絡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大部分線上博物館都可以用手機或電腦端瀏覽,有效還原展館中的重要元素,其教育價值愈來愈明顯,也更加便捷。但考慮到高中生雖有手機但日常在校時間禁止使用的特點,可讓學生利用周六日時間和假期時間結合教師引導來有側重、有針對性地瀏覽線上博物館。
在此情況下,教師應有效利用線上博物館突破傳統(tǒng)課堂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根據下次上課的講授內容來為學生有針對性地推薦線上博物館中的優(yōu)質資源,并事先布置探究性作業(yè),讓學生根據瀏覽內容來進行思考與解答。如在《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8課“三國至隋唐的文化”中,教師可以將石窟博物館的網址推送到學生群中,并提出探究性問題:“三國到隋唐有哪些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哪些著名思想、科學技術上有哪些成就?”讓學生通過瀏覽線上博物館中的信息資源來進行深入思考,尋找到更多與其相關的圖片資料,提前了解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形成初步認知,這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教師還可以將線上博物館與微課進行有效結合,針對學科基礎不扎實、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讓其通過反復觀看微課的方式,理清思路,了解課程重點、明確探究問題,在從線上博物館中尋找資料,鞏固基礎的同時拓寬知識面。當然,學生這種休息時間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習慣養(yǎng)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幫助,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重難點問題,拉近師生距離,對問題較為集中的關鍵點可在上課時統(tǒng)一處理,切實保障線上、線下,課上、課下的有效結合,提高線上博物館的使用效率。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從權威平臺獲取史料的習慣,意識到網絡的工具作用,給學生更多思考空間與探究機會,使其養(yǎng)成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研究歷史問題的習慣,著力培養(yǎng)其歷史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線上博物館所體現(xiàn)出的教育價值,高中歷史教師應結合課程內容合理運用線上博物館中的優(yōu)勢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切身感受中外燦爛的文明。此外,要靈活運用線上博物館實現(xiàn)課上與課下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自主搜集與掌握更多有效的歷史信息,鍛煉自主探究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日后長遠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任玉潔.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館資源[J].讀與寫雜志,2019(12).
[2]董保強.博物館資源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為例[J].文教資料,2016(12):191-192.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