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悅
摘 要:現(xiàn)如今的課堂,學生和家長逐步更加重視對學生興趣教育的培養(yǎng),特別是美術課堂。一個極具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課堂可以散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并且感受藝術的魅力。更可以在現(xiàn)如今方便快捷的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利用圖文,視頻,動畫等技術,為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以此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等藝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習的效率。最大限度的結合新型教育的形式,打造趣味課堂,逐步幫助學生提升個人審美水平,陶冶情操。
關鍵詞:趣味課堂;信息技術;小學美術
隨著信息科技的新起,同時也席卷了教育行業(yè),衍生出了許多新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機構,這種新科技的誕生打破了以往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使老師和學生共同進入了一個新的相處模式。以此可以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打破了教育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并且構建了一個平臺供學生和老師深入交流,以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寓教于樂,不僅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增加了美術學習的趣味性。因此教師應該側(cè)重于此,尋求各種不同的渠道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可以利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設備打造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基于小學美術課堂,其課堂形式本就十分多樣化,并且充滿藝術性的作品內(nèi)涵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和認知予以實現(xiàn)。因為學生對于感知認知的過程更為敏感,而且遠超邏輯思維,因此老師可以通過直觀的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形式著手,用視覺來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令學生對美術有一個直觀清晰的構架,并且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目光以此促使學生接觸到美術的魅力所在,為將來積極投入到美術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在“穿花衣的熱帶魚”一課中,老師可以事先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制作一些可愛有趣的動物模具,例如波光粼粼的海洋,五顏六色的熱帶魚,靈動的水草,給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奇幻的海底世界,生動形象的魚群和生物群,盡可能的模擬出富有想象力的場景,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音效設備尋找與海洋環(huán)境相融合的背景音樂,用旋律,圖片,教具多種形式相結合,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未知的探索,激發(fā)對于美術課堂的興趣和向往,這樣學生會不自覺的被此吸引,并在將來的課堂學習生活中更加投入。
二、在教學中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提升課堂趣味性
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中,趣味性的構造尤為重要。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因選擇趣味性強一些的活動,調(diào)動孩子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靈活的運用現(xiàn)代的信息科技技術有助于此,可以將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與音樂相結合,令學生自主的參與其中,并在活動中逐漸學習和掌握到教學的內(nèi)容和知識,運用圖文音樂等使其記憶深刻,從而培養(yǎng)出興趣濃厚的美術課堂,學生也在這氛圍中培養(yǎng)起藝術的興趣和對美術的鑒賞能力。
例如在教學“手拉手,找朋友”一文中,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色彩和線條,并且學會簡單的使用。因此要融入于課堂的教學中,老師是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區(qū)別,教師可以設計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的小人物,人物的構成便是不同的色彩相結合,不同的餓線條搭配。在歡樂的音樂的引導下學生各自選擇并且代表不同的小卡通人物開展找朋友的小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和朋友一起做活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對色彩和線條的概念區(qū)別理解更深刻,進而打下豐富的知識基礎,在將來的繪畫實踐中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三、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意識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完整的個體,他們具有極大的潛能,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保護和培養(yǎng),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充分接受尊重他們,這樣有利于創(chuàng)新型思維的散發(fā)。每一幅藝術作品都極具作者的個人特色和自我思想烙印,是一個人的生活中細小事物的感悟感思。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余也給學生尋找一些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以供學生們互相賞析,使學生對于藝術的理解水平得到升華,在優(yōu)秀作品的影響下逐步提煉出自己的所思所感。
例如,在教學“中國優(yōu)秀工藝美術品”時,課程中有很多各個時期的手工藝藝術品,為了更直觀的給學生展現(xiàn)藝術品的精妙所在,并體現(xiàn)出我國傳統(tǒng)的工藝美術品達到的成就,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等設備播放歷史上優(yōu)秀藝術品的事物影像,通過給學生提供仔細觀察的方式,結合細節(jié)為學生講解課堂的知識和內(nèi)容。此外,不止藝術品的鑒賞和認識,教師更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各類藝術家的生平,主要思想,以此加深對美術品的理解,使其被藝術家的高尚品德和高雅情操感染,從小就建立良好的價值觀。
四、結束語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在美術課堂變得更加的得心應手,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去尋找與搜集去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資源與素材,從而徹底改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xiàn)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提高自身的美術學習效果。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掌握美、創(chuàng)造美,體會到美術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黃艷.信息技術帶動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13+33.
[2]任群.例談信息技術引領下的小學美術新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116-117.
[3]吳茂章.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小學美術趣味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8(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