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勤
摘 要:在社會發(fā)展新時期,要注重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高素質的現(xiàn)代化人才,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勢在必行。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帶“*”的文章,這說明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傾向于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就略讀課文內容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現(xiàn)在語文教師首要的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略讀課文;學習策略
實踐過程中,初中語文略讀教學的誤區(qū)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教師錯誤地認為略讀就是大概地讀一下,略讀與精讀之間的結合較差,略讀過程中的指導作用發(fā)揮不足,略讀教學沒有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因此,降低了略讀教學的使用效果,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需要對初中語文略讀教學進行改進。筆者總結相關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基于初中語文略讀教學的實際特點,探索提出改進的措施,期待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
一、對略讀課文學習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普遍表示出對略讀課文的不重視。包括教師學生在內,都沒有正確認識略讀課文的含義。這是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的結果。略讀課文的設置,其根源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自學習慣,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很多教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將略讀課文的時間安排設置為一節(jié)課,且仍舊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跟隨教師學習為輔。此外,對于閱讀課文的要求也相對較低,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即完成了這一內容的學習,嚴重損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然也不能達到學習略讀課文的真正內涵。
二、初中語文教材中略讀課文的學習策略應用
(一)以問題設置為引導,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明確才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在略讀課文中亦是如此。在學習略讀課文《在山的那邊》詩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思考分析文章講了什么內容,是否可以運用故事化的語言將其描述出來,文章中是如何描述“山”的形態(tài),而“我”具體又是怎么做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學會讓學生自主分析文章內容。將上述問題解決后,學生自己就能明白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可由學生進行述說后再由教師進行點評,對于把握不確切的內容進一步講解,如此則深化學生的理解。
(二)以掌握規(guī)律為前提,吸引學生自主學習
在學生掌握一定規(guī)律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放任學生自主學習略讀課文的內容。針對文章內容中的人物描寫的幾要素自己進行分析,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在學習略讀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時,讓學生分成小組自主學習,并選取代表上臺充當小老師,將自己認為文章中需要明確掌握的重點講述出來,并在學生完成后由其他學生補充,選出哪一小組的講解更加清晰準確。鑒于時間關系,教師可以將此內容放在閱讀課上或者自習課上進行,給學生留出充分的前期準備時間,從而進行講解展示。為了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從人物描寫的方式有哪些、課文敘述的方式是怎樣的、從哪里可以表現(xiàn)貝多芬的內心感受等問題中給學生提供參考,促使學生的準備更加充分。同時為了確保每名學生的活動參與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具體說明每位學生的工作職責,以此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三)深化理解,目標明確
為了消除教師對于略讀教學的錯誤理解,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過程中,學校首先要對略讀教學進行培訓,并聘請專業(yè)人士講解略讀教學的重要性、實施辦法和實施要點,制定專業(yè)的略讀教學實施目標,以此作為教師教學業(yè)績考核的一項內容,從而促進教師對這一教學方法的理解,并能夠有效使用。與此同時,在開展略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體現(xiàn)較強的目的性,轉變原有的感性閱讀思想,嚴格要求學生,開展有效的略讀。
以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為例,在略讀之前,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感情的渲染,講解或者播放一些有關母愛、勵志等方面的故事或者是視頻,還可以對史鐵生進行介紹,讓學生能夠理解,融入這一氛圍之中,然后確定閱讀的目標:如何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壓力,如何理解母愛的偉大等等,還可以通過略讀讓學生回憶起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情節(jié)相似的同類故事,這樣一來,略讀的過程就轉換為一種帶著濃郁情感的“心讀”,并且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使學生可以通過略讀進行思維拓展,提高略讀效果。
(四)提高學生略讀興趣,以趣化境
略讀過程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從文章中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能夠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會使略讀層次提高,更加專注,使學生入情、入心、入境、入理,避免只是簡單地進行文章大概意思的了解,要體現(xiàn)略讀的價值。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可以讓學生略讀之后,進行故事情況的大概講述,還可以適當提問,如果你是文中的某個角色,你會怎樣做等等。這樣一來既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使課堂氛圍活躍,但是,要注重時間的控制,畢竟是略讀。
三、結束語
進行初中語文略讀的過程中,要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注重略讀與精讀的結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對這一過程進行科學指導。與此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方法提高略讀效果,使學生重視略讀環(huán)節(jié),能夠身心合一,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楊.初中語文略讀課教學有效性例談[J].都市家教月刊,2013(8):42-43.
[2]陸春香.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其應對策略[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10):59.